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915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2-05

孙立人在都匀练兵抗日的前前后后

□李继刚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祖籍安徽舒城三河镇(今属肥西)人,清光绪26年10月17日(1900年12月8日)生于安徽庐江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 。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之誉。

  孙立人在入缅作战前,就曾率领税务警察总团于1938年底至1941年底在贵州省都匀市整整训练了3年。

  崭露头角

  1928年孙立人在海外学成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今国立政治大学),任中尉军训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此间孙立人在训练上下了很大功夫,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9月税警总团开拔奔赴淞沪会战前线。税警总团驻守蕰藻浜(吴淞江北支流),后因侧翼被优势日军突破,被迫退守苏州河(吴淞江南支流)南岸。成功阻击日军橡皮艇七次渡河。之后孙立人在苏州河周家宅一线血战中被日军火炮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都匀练兵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蒋介石收集残部,重整旗鼓。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在蒋介石的默许下,成立财政部缉私总队,孙立人任少将总队长。重组的缉私总队为淞沪会战后伤愈之税警总团残兵(未受伤的被团长黄杰带走改组为40师)加上新募为主,规模3团,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孙立人将缉私总队由原本之三团残兵新兵逐步扩张至六个团规模。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进而逼近长沙。孙立人驰电重庆,请求将缉私总队转迁贵州,以便在大后方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训练部队。他的请求得到了蒋介石和宋子文的许可。

  1938年年底,缉私总队迁到贵州都匀。不久,总队恢复了财政部盐务局税务警察总团的名称,孙立人任总团长兼贵州第三绥靖区指挥官。总团部设八个处、一个教导队,下辖八个团。

  在都匀练兵中,他根据税务警察总团的实际情况,学习美国军事训练的长处,制定出一套教练实施方案,先在教导队试行,然后推广到各团。他练兵强调体育训练,在税务警察总团专设体育处,有专职体育教官十多人。体育设施较为完备,训练项目也较为齐全,球类、体操、田径、游泳等应有尽有,并且规定每年3月到9月,部队必须坚持天天开展游泳活动。总团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运动大会,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了部队的素质,而且培养了官兵们紧张活泼的生活作风,严肃了部队的军风军纪。

  孙立人除了注重加强军事训练以外,也十分重视政治教育。总团设有政治处,团设政治室,营设教导员、训育员。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部队里有国民党组织,发展国民党员。对国民党的各种组织活动,孙立人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在一次会上,他说:“我不管什么党不党,一个军人能为国家为民族尽一份力量,就是这样的。”1941年的“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中央曾严令各部队彻底清查共产党人,孙立人对此无动于衷。孙立人率领税务警察总团在都匀经过两年的训练,使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

  1941年12月,税务警察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师长,齐学启任副师长。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出中国军队开赴缅甸,协同英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孙立人获悉这一消息,便立即向蒋介石送上请战呈条,要求出国远征,抗击日寇。蒋批准了他的请求。

  国民党军队出国以前,蒋介石命令军事委员会派出点校小组,分别到即将赴缅部队的集结地点校。在贵州兴义,点校小组对新三十八师进行了点校。结果,几十个点校委员对该师的训练非常满意。

  缅甸抗日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 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1942年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仁安羌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灭日军第33师团主力1200多人,解救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内的七千多名英军和被日军俘虏的英国军人、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五百多人,并把被日军夺去的英方一百多辆辎重汽车和一千多匹战马交还英军,英军第一师官兵对此感激涕零。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后复掩护盟军转进,转战经月。1942年5月27日走出林区,抵达印度,军容整肃,锐气不减。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和新22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10月,中国驻印部队改编为新1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38师和廖耀湘新22师。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第2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占领于邦后,孙立人攻势不减,于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22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孙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据日军战史记载:“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军队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1944年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22师两面夹击,3月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叩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38师和新22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1军和新6军。孙立人任新1军中将军长,下辖新38师和新30师(后廖耀湘新6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50师编入新1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2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1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立人指挥新1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2次缅甸战役。

  台湾落难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令孙立人率部北上,参与内战。但孙立人既非黄埔子弟,又非陆大学生,在国名党部队中自成一系,加之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终被蒋介石用明升暗降之法,提升为东北“绥靖”区副司令兼长春警备司令,被迫将部队交给了黄埔出身的五十师师长潘裕昆。

  1948年8月,蒋介石正式委任孙立人为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训练班(驻台湾)主任,长沙、武汉、洛阳、西安、成都、桂林、广州等地都设立训练处,统归孙立人指挥。1949年,孙立人又出任台湾防卫司令,1950年3月升任台湾“陆军总司令”。但好景不长,1954年6月,孙立人被免去“陆军总司令”职务,调任“总统府参军长”,旋即以其部署所谓发动“兵谏”的罪后,被当局看管征询。同年10月,蒋介石下令将孙立人交“由国防部随时考察,以观后效”。从此被软禁长达30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