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90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1-13

老照片里的“贵州公路史”

□本报记者 聂 毅

  2015年12月31日,贵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全省高速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省网信办、省交通运输厅主办,贵州新闻图片社、贵州画报社联手,隆重推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公路老照片。

  贵州第一辆汽车

  贵州第一辆汽车出现在什么时候?1927年!时任贵州省主席的周西成派人在香港为自己买了一辆七座雪佛莱轿车,这就是贵州第一辆汽车。

  在贵州没通公路之前,从广西到贵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狭窄艰难的古驿道,另一条就是走都柳江水路。周西成的雪佛莱轿车到梧州后改走水路,用船运到柳州,沿着当年柳宗元骑驴进黔南的路线溯都柳江而上,其间还遭遇了沉船和打捞事件,不得不把车拆卸开来,用人力抬运。一路上先后雇请了260多个劳力,辗转十多天,终于把这辆车弄到了贵阳,拼装起来。据说,现在贵阳市省府路的石板路就是为这辆车而修,当时这条路一直修到贵阳三桥一带。

  “晴隆24道拐”记忆

  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24道拐” , 古称“鸦关” , 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形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尽管连接弯道的直道很短,蜿蜒崎岖、一眼望去即是“穿肠”陡坡,但在沿线边坡的处理上,美军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采用的当时先进施工技术,至今尚可看到防垮塌、水处理漏巢等先进工艺。

  2002年,云南二战史学家戈叔亚发现并证实,著名的“24道拐”就在贵州省晴隆县(旧称安南城)的晴隆山上。

  今年底县县通高速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 1926年,贵州修建了第一条公路。1949年,贵州仅有公路3943公里,其中能够勉强通车的1950公里。1964年,贵州实现县县通公路。

  198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7999公里,然而没有一条一级公路。那时从安顺到贵阳要走将近五六个小时(现在去安顺市只需要72公里,用时43分钟) ; 从贵阳去兴义要耗上一天的时间,次日方可返回,遇到天雨路被冲断,得绕路到盘县再到贵阳。

  1986年8月15日,贵阳至黄果树汽车专用高等级公路破土动工, 1991年5月16日竣工通车。这是贵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全长137公里,东起贵阳,西至黄果树瀑布,它的建成标志着贵州的公路建设走向新的起点。

  2008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启动《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大计,计划用10年时间全省县县通高速。今年12月31日,全省88个县将全部通高速,目标提前三年实现!贵州由此成为全国为数不多,也是西部省份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并形成了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到今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将达到5128公里。预计到2030年,贵州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将增加到7400公里,形成24个省际通道。

  另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52万公里,实现了100%乡镇通油路、 100%建制村通公路、 64%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全省共有等级客运站436个,农村客运车2.1万辆, 100%的乡镇、 75%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预计到2017年,我省将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运比例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达100%的“4个100%”目标。

 

1977年,乌江回龙大桥建成通车。

1928年,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购进了贵州省第一辆轿车——美制雪佛小汽车。

长途客车经过盘江铁索桥。

贵州独山抗战公路上的深河桥。

晴隆24道拐。

上世纪60年代乌江公路大桥。

晴隆北盘江铁桥(史迪威公路遗址)。

鸭池河大桥(叶世义)。

上世纪60年代初乌江客船。

花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