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88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12-23

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访凯里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向杰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工商联的发展,与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政协的重要界别,工商联从成立之日起就发挥着积极作用。由于工商联会员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使得工商联界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协委员越来越多。新时期,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充分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记者采访了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委员、凯里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向杰。

  记者:工商联会员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协委员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在政协组织的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请介绍凯里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是如何建言献策的。

  向杰: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工商联的政治优势。近年来,凯里市工商联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把参政议政的落脚点放在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为凯里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目前,凯里市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共25名,其中工商联主席任职政协副主席,每年“两会”期间组织委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撰写高质量提案60多件,其中有很多被列为重点提案、优秀提案。在政协凯里市第八届委员会以来的四年时间里,凯里市工商联先后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生存状况、自主创新、文化建设、党建、新农村建设、光彩事业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同时,我们还坚持组织委员一年视察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重点工程,从不同侧面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记者:凯里市工商联界别委员主体作用发挥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

  向杰: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事业上卓有建树,经济实力强,可以说是政协界别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虽然与其它界别的政协委员一样,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在政协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工商联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记者:请具体说。

  向杰:我认为表现在:一是看问题比较偏重于自身的利益,认识具有片面性和狭隘性。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他们的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他们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在现今社会发展中,他们虽也关心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国家和地方事务,但在履行政协参政职能过程中,他们中只有绝小一部分人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各种问题,绝大多数人往往是就自身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来看问题、谈问题、提意见。他们评判一个政策、一项措施的标准往往是从是否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多。二是他们在参加政协活动中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法人代表,大小事务缠身,企业中大小事都要过问,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比黄金还贵重。特别是在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困难的情况下,更加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参与政协活动。三是心存疑虑,不敢说话。有些委员虽然很想在政协会议或活动中,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得到政协的重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他们认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还是存在很大差别,普遍存在“枪打出头鸟”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怕穿小鞋的余悸犹存,既想一吐为快,又怕祸从口出。因而,遇到敏感问题采取不说、少说的态度。 四是他们对政协基本理论和知识、政协的地位作用以及政协业务知识缺乏了解。很多委员对于诸如“什么是政协,政协是干什么的”等基本知识都是一知半解。

  记者:刚才听了向委员的介绍和分析,觉得你对工商联界别委员中存在的问题很有研究和思考。

  向杰: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方面,有积极的一面,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还有做得不够的一面,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政协委员得不到很好的培训教育;二是他们还没能树立起自身作为政协委员是代表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这一阶层,代表着工商联这个界别的思想。

  记者:如何充分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主体作用,请向委员谈一谈。

  向杰: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委员规模,增强工商联界别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把非公经济人士列为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并指出“切实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但是,工商联在政协界别中规模还不够大、人数还不够多,与非公有制经济重要性不相匹配。改革开放以来,凯里市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税收贡献不断增长,全市财政收入绝大多数来自非公有制经济。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壮大,工作面和所代表的群体人数在不断扩大,界别现有规模已经不适应所代表的范围,为了加强工商联界别参政议政工作,很有必要扩大工商联界别委员的规模,以增强其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利用履职平台,增强工商联界别工作的针对性。工商联作为界别群体进入政协组织后,必须经常联系本界别群众,忠实地表达界别的主张和意见建议,及时宣传党委、政府方针政策,通过政协平台,开展协商座谈、联谊活动等形式,使界别活动更加丰富。同时要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界别诉求。工商联政协委员大多来自经济第一线,比较便捷地听到本界别群众的呼声。委员应把界别渠道作为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收集社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通过政协信息“直通车”,向党委、政府反映,帮助领导掌握实情、完善决策,不断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法制环境。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工商联界别工作的规范性。工商联界别健全自身的工作机制,是提高界别活动效能,实现界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界别召集人制度。界别召集人是开展和活跃界别活动的关键人物,对提高界别的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由本界别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人士担任。界别召集人有组织本界别委员履行职能的义务,也有对本界别委员评价和推荐的权利。同时,要建立界别活动考评制度。工商界委员们在政协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民主协商是工商联发挥作用的最主要保障,因此应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如果委员的代表意识不强,参与热情不高,仅仅把政协委员的身份看做政治荣誉,对政协工作不热心,活动很少参加,会议很少发言,这样的委员很难代表界别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通过考评对其淘汰。相反,那些履职有为、成效突出的委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宣传、表彰。这样,不但能够全面掌握工商联界别工作的开展情况,产生争先创优的激励作用,而且能更好地展示界别风采,提高社会对工商联界别工作的知晓度。四是依托政协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增强工商联界别工作的实效性。政协专委会是体现界别特点的组织形式,其特定的联系面和涉及领域,与相关界别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对应性。因此,专委会是发挥界别作用的主要载体,也是界别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托。政协中的提案委员会负责提案的征集、立案、交办、跟踪、检查工作、督促,推动提案的办理,经济委员会负责有关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前的讨论,就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调查、座谈等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工商联界别要依托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共同对本界别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视察,形成界别集体提案或建议。五是给工商联界别委员予帮助,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其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为此,不论是政协还是工商联都有责任组织他们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引导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地位和自身的历史责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帮助他们加强参政议政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政协理论的学习与探讨,了解在政协中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党委政府召开的征询意见会,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等,向党委、政府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愿望、要求和意见建议。要有针对性、常规性地组织他们对本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发展环境及与之密切关联部门的服务情况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使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市情,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如同向委员所言,要切实发挥好工商联界别委员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作用,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们熟悉企业运作之长,力争多办实事,使他们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基础上,履行好委员的义务和权利,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在政协组织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