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878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12-03

严以用权重在端正“五观”

□王保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对我们践行“三严三实”,尤其是“严以用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政协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看待权力、用好权力,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关键是要严格端正“五观”,按照党的宗旨去行使权力,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敬畏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权力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具体用权行为。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才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正确的权力观能造福人民,凝聚党心民心,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心系群众,秉公用权,清正廉洁,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扭曲的权力观会损害群众权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遍观苏荣、白恩培、周本顺等人的违法犯罪经历,无一不是思想出了问题、党性修养出了问题,导致权力观发生变异,将“公权”作为“私产”,用权任性、为所欲为,最终沦为“阶下囚”。政协虽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不管官帽子、钱袋子,看似和权力不沾边,但人民赋予了政协话语权、监督权和影响力,如果乱用也会出事,甚至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作为政协领导干部,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始终敬畏党纪国法、敬畏手中权力、敬畏服务的人民,切实增强严以用权、廉政勤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到为民用权。《党章》规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蕴含的核心要义就是“不求回报”和“毫不保留”,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它变成为个人或少数人牟取私利的工具。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人民的利益需求为导向,为民用权、秉公用权,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作为政协领导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将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理念贯穿履职全过程,做到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切实当好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沟通桥梁,发挥好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要关注民情民生,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办理、民生监督等形式,认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积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要树立公心意识,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咨政建言都要紧扣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绝不能以个人好恶、一己之私滥用权力,不辨是非为少数既得利益者走动呼吁,切实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第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做到依法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用权一定要依法”。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给权力运行“划红线”、“设禁区”,使权力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对于政协领导干部而言,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用好“话语权”和“监督权”,依法履职、依章参政、依规办事,努力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要规范履职程序,依照宪法和政协章程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推动政协履职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要严格按规定程序确定协商主体、内容和方式等,使协商过程成为可量化的操作过程,不搞突击协商、随意协商、事后协商,保证协商质量和效果。要带头学法用法,坚决杜绝违法用权行为,建言献策做到于法有据、于情有理,以实际行为带动影响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

  第四,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做到履职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事业观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是履行工作职责、实现自己理想的行为规范”。现在有的同志面对从严治党高压态势,感叹“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消极履职。政协系统个别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退居“二线”、无用武之地的错误思想,这些都是事业观弱化、异化的表现。作为政协领导干部,应更加自觉聚焦干事创业,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围绕党政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实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山地生态高效农业等中心任务,为党委分忧、为政府助力、为群众解难,做到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要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求突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沉下身去摸情况、静下心来想问题,力求建言见物、见事、见思想,真正做到协商有方、监督有力、参政有为。

  第五,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做到廉洁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的底线,为官要用权为公,守住公与私的分界线”。决心从政就要耐得住清贫,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好廉洁从政的关口,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廉洁齐家、尚俭戒奢、艰苦朴素。要做好自我监督、慎权慎行,增强党性修养,自觉净化朋友圈,约束好身边人和家里人,始终心有所畏、权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台上台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加强班子成员间的监督,将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制定决策、选人用人等重大事务中,对发现不严不实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朵、扯袖子,不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积极打造“数据铁笼”,加快政协办公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以刚性的纪律要求和制度约束来规范权力运行。要自觉接受委员、界别群众、舆论媒体等各方监督,并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让权力在群众眼皮底下运行,干部在阳光下工作。

  践行“三严三实”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从严从实的要求,用“严以用权的十条要求”规范自己,主动聚焦“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奋斗目标,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发挥优势,创新履职,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尽最大努力。

  (作者系贵阳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