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840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9-22

从打工仔到创业家

——记贵州他山物联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金峄

□本报记者 董 瑶

  “当有人非法闯入您家中,即时监控会迅速反馈至您的手机;当家中天然气泄漏或者忘关电器出现火灾隐患时,实时报警反馈到您的手机,同时系统自动关闭天然气阀门,并自动开窗通风,保障您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贵州他山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金峄一边指着陈列柜上的器材,一边向记者介绍到。

  但从一开始,李金峄并不是做安防系统工程的。回想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李金峄说,那得从16年前说起。

  他乡打工的日子

  1999年,中专毕业的李金峄怀着满腔的热忱参军入伍,三年的军队生活,打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这也为他之后艰苦的打工和创业生活打下了基础。

  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李金峄来到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深圳,应聘到了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做安防工作,由于思路清晰,工作认真积极,李金峄很快升到了主管的位置,工资也节节攀高,但是,年轻的李金峄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想有更多的学习和尝试。

  2007年,李金峄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了他在宅急送做快递员的日子。“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送快递,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整个人已经累得不成样子了,倒头便睡。天热的时候更难熬,一天下来,胳膊和脸都晒得通红,到后来直接脱皮。” 李金峄回忆说。

  汗水加倍,工资却没法和以前相比。很多人很不理解他,觉得他是自找苦吃,然而李金峄却一笑置之,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多吃点苦,多走点路,多接触一些人,多了解一点社会。

  第一桶金的教训

  2010年下半年,李金峄回到贵阳,在自己亲戚的建筑公司帮忙,经过半年的业务熟悉,他觉得搞建筑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门路,而且当时贵州正处在大力建设的阶段,于是,2011年年初,李金峄承包了一个建设项目,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那是我承包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所以非常的认真,每天都在工地上呆着。由于承包的建设项目在乌当区,而当时我住在金阳,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出门,一天都在工地上跑上跑下的,和工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能回到家里,每天都是一身的泥巴。” 李金峄说。

  然而,工程做到一半的时候农忙时节到了,很多工人都要回家收庄稼,工地上一时间出现了严重的工人短缺现象。李金峄赶紧回到老家找工人,但是一时间难以找到技术熟练的人,他不禁犯了难。“这时候有个从前认识的朋友推荐了一个安顺的小包工头,带来了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当时解决了我工人的问题,但是这也为之后的‘东窗事发’埋下了祸根。” 李金峄说。

  工程在工期内完工了,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质检,拿到了自己的承包款,李金峄眼看着自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非常欣慰。“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小包工头拿到工人的工资以后跑路了,工人们找到我要工钱。”李金峄说。

  在再三寻找无果后,为了让工人们过个好年,李金峄毅然把自己赚到的钱拿了出来,并且把多年打工的积蓄也拿了出来给工人们发了工资。一年辛苦下来,不仅没赚到钱,还把多年打工的积蓄也全部赔了进去。

  执着向前的信念

  在消沉几个月后,李金峄并没有被第一次创业的重击打倒,他又开始寻找新的创业项目。

  分析贵州的发展形势,高科技、物联网、大数据等词语始终萦绕在李金峄的脑海,他最终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而经营范围则包括物联网系统开发、智能家居及设备、无卡停车场系统、智能玻璃一卡通等。

  于是,李金峄先后到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习这个行业的先进技术。回到贵阳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最后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让李金峄把打工的积蓄几乎全部投了进去,也同样由于第一次创业的失败,让很多人对他的第二次创业不是很看好。“借遍亲戚朋友也没有借到多少钱,最后把老家的房产做抵押贷款了20万元这才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 李金峄说。

  2013年底,启动资金解决了,但是如何开办公司、如何进行公司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公司如何运营等等问题也是摆在他面前的大问题。“那时,恰逢全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我免费参加了SYB的培训,取得了微型企业的创办资格,也学习到了公司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这对李金峄来说,就是一阵“及时雨”。2014年初,贵州他山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苦尽甘来的喜悦

  “我们先是通过网络营销、电话营销、打海报、朋友介绍等方式进行营销宣传,锁定目标客户,然后主动上门拜访客户,给客户做详细介绍。但是由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等业务比较新潮,很多客户很感兴趣但是却不太敢尝试,几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接到一单生意。” 李金峄说。

  找到问题,各个击破,李金峄带领着他的团队,耐心地向客户介绍,仔细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功夫不负于心,越来越多人了解了他们的业务。一年来,通过李金峄团队的努力,公司先后和贵州大学、东风汽车售后服务部、紫云工业园等有了合作。李金峄表示,尤其是到2014年底,很多单位和个人因为担心春节期间的安全问题,都找到公司,希望可以在春节前帮自己装上安防系统,那段时间生意多得忙不过来。

  “现在,公司的市场不断拓展,在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地都有合作项目,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额已达近百万元。马上,贵安新区合作项目就要启动。每天虽然忙忙碌碌,但心中信心满满,因为国家的好政策是我坚强的后盾,公司的员工是我有力的臂膀。” 李金峄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