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 推进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
□黄光雯
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议是武陵片区政协组织按照“平等协商、互惠互利、通力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组成的武陵地区政协工作横向联络组织。近年来,会议秉承“交流、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以“广泛交流,共同磋商”,积极探索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先行先试之路径,围绕把武陵山片区建设成为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美好图景,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印江自治县政协作为该联系会的成员单位之一,立足工作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政协组织深入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年-2020年)》全面实施的作用和优势。
体现政协履职优势
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协组织在关注武陵区域发展、推进片区扶贫攻坚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 “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四大作用,其优势体现在履行政协职能的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协商催生《规划》出台。从2005年开始,全国政协紧紧抓住武陵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这一重大课题,在连续7年跟踪调研基础上,协调民主党派、党政部门、政协专委会和地方政协等力量深入调研,提出的加大对试验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立与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等建议,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采纳,对《规划》的制定和出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参政议政促进《规划》实施。从2009年开始,湘鄂黔渝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20余个成员单位连续六年,围绕《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繁荣武陵》等9个主题共商武陵发展大计。2013年3月,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等在湘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
三是民主监督跟踪《规划》实效。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第二十三次联系会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发展的建议》,第二十八次联系会编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持政策的建议》,第32次年会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龙凤协作区政策支持的建议》。
找准履职工作着力点
一是建立横向多方互动的工作机制。一如既往地发挥好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中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联系会成员单位应立足自身工作履职特点,在年初,将边区县(市区)联系会议共同选定的1至2个课题列入边区县(市区)政协组织年度工作要点,以常委会视察、专委会调研课题等方式,积极开展《规划》中区域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调研、视察活动,全面发挥政协在监督体系中应有的作用,督查《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边区县(市区)上半年的联系会议,重点汇报审定《区县(市区)联动调研视察课题的工作方案》,下半年联系会议,及时沟通交流《规划》项目的实施发现的问题,汇总带区域性的共性问题,共同为解决共性问题建言献策。第三要拾遗补缺共同推动《规划》全面实施。按照《规划》的实施年限,“十三五”应对《规划》进行全覆盖。当前正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也是片区规划与行业规划加强对接的重要机遇期,边区县(市区)各级政协组织应同心协力,高度关注各地《规划》、“十二五”规划实施与“十三五” 规划谋划衔接情况,及时互通全面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意见,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层层递进将《规划》还需完善的项目和政策补充到“十三五” 规划中去。
二是建立上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上自全国政协,下至省、市、县各级委员会,拥有完整的四级组织体系,统一按照人民政协章程进行工作、履行职责,形成了一个有序运行的政治组织系统。政治协商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此,联系会成员单位应着力构建“县、市、省、中央纵向四级联动机制”。一要积极争取湘鄂黔渝四省(市)党委政府重视边区县(市区)联系会议履职,重视湘鄂黔渝四省政协各级组织为《规划》实施提供的建议意见。以此,统筹将边区县(市区)联系会议汇总的区域性共性问题的建议意见,将四省(区)政协全体会议商议形成的有关推进武陵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共识,以驻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利用全国政协协商平台,提交至全国政协及其全体会议。二要积极争取国家民委重视支持边区县(市区)联系会议履职。国家民委是《规划》实施的具体联系单位,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2014年7月24日至30日,王正伟就《规划》实施的情况,率队在武陵片区的省市调研,并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指出:国家民委作为武陵山片区联系单位,按照国务院赋予的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沟通协调,加强督促检查的职责要求,举全委之力,推动片区规划落实。目前,国家民委已选派78名司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员,进驻武陵山片区,为此,边区县(区市)政协单位所属的市政协要积极行动起来,市与市的政协组织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就片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主动与国家民委联络员的沟通反映;边区县(区市)政协每年两次的联系会议应分期分批邀请国家民委驻四省(市)的联络员到会指导,进一步发挥他们开展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反映情况的优势和特长,共同推进武陵山片区试点联系工作。
三是推进武陵绿色产业联盟的政府行为。边区县(市区)政协工作联系会第三十次全体会上,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作了《结绿色农业联盟,探武陵小康之路》的交流发言,对武陵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如何通过绿色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享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意见,有前景展望,有困难分析,还有建议意见,但是需要边区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因此建议将这个材料再提炼,把他作为湖南省、张家界市两级政协乃至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委员大会发言或联名提案,为大武陵区域内71个县级发改、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在策划项目、打造品牌提供参考意见,为国家出台支持大武陵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四是成立政协组织武陵书画艺术联盟。武陵山水如诗如画,边区县(市区)政协组织内书画人才济济,这不仅是我们履职的特色,更是我们推进工作的优势。因此,在33次联系会议之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再次倡议成立大武陵政协组织书画艺术联盟,灵活有效的团结和整合黔渝湘鄂武陵山区书画艺术人才,开办大武陵政协组织书画艺术联盟专业网站,创办《武陵书画艺术报》,在武陵山区域内各种报刊媒体上进行宣传推介,在国家级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宣传推介边区县(市区)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地方特色,实现艺术与市场的良好对接。以武陵山区域书画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扶贫攻坚与促进民族团结相结合,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