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828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8-28

创新社会管理 护航市场经济

——六盘水市创建“无传销城市”现场见闻

□本报记者 董 瑶

  “2015年钟山区100%镇(乡、社区)实现无传销的创建目标,关键在创建机制及重点。为此,钟山区总结2009年以来启动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的经验,探索了‘三级联创’工作机制。今年,为持续推进创建‘无传销区’工作,全区建立完善以创建‘无传销区’为目标、以基层村(居)分类创建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区政府为一级创建主体,镇(乡、社区)为二级创建主体,村(居)、学校、人才交流中心为三级创建主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部门齐抓共管、横向纵向联动的‘三级联创’工作氛围。”在本次现场会首站——“凤凰社区服务中心凤苑居委”,钟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龚昌霖一边走一边跟记者聊道。

  一路走来,三个全市打击传销的“示范点”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布“防控网”

  2005年初,地处市中心城郊结合部的凤苑居委,传销势力萌芽,其中尤以铁路小区最为严重。为有力打击传销,凤苑居委将民兵队伍责任扩展到打传联动中来,通过摸底排查,重拳出击,一举摧毁非法传销窝点10余个,遣返传销人员近200名,令传销人员闻风丧胆。“为防范传销势力‘回潮’,凤苑居委将打传经历与社会管理工作相结合,总结出了‘五特定’工作方法。”凤苑居委解说员朱蕾介绍说。

  据了解,所谓“五特定”,一是特定的管理模式。采取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横向到边即居委和小区物管、院落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纵向到底即包组干部和网格员负责在日常工作中走访、排查是否有传销活动及人员。同时,居委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包组干部、包组干部与网格员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共同推进打击传销工作。二是特定的宣传方法。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网站、宣传栏、入户走访等载体,实行全方位宣传,全面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打击传销知识人人知晓。三是特定的登记制度。对辖区所有房屋出租户,安排网格员定期入户,定时登记,及时反馈承租人员相关信息;对驻居企业及工商户经营情况进行摸排登记,实时掌握其经营情况。四是特定的巡查时间。网格员工作时间入户巡查,结合党员到居委报到亮身份活动,党员志愿者及居委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两次大排查、大巡逻。五是特定的打击手段。居委一旦发现疑似传销人员,迅速上报,配合相关部门迅速查处,使不法分子望而却步。

  建“大数据”

  钟山区明湖社区作为区三级联创“无传销区”的二级创建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明湖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8月,辖有兴隆、龙苑、明湖、朝阳、玉源5个居民委员会,为有效打击传销,该中心采取以“网格”为单位落实“打、防、管、控”工作,目前共有网格党小组6个,22个网格。每个网格员对辖区内网格、出租屋、流动人口均认真建立台账,含群防群治网格台账、流动人口登记台账、出租屋排查台账、外出务工人员台账,并将各类台账信息纳入中心建设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大数据”智能平台。

  介绍人张宇璠说,为使打击传销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责任到位,居委与网格员签订了《网格员工作责任书》,同时,为便于管控到户、到人,网格员与辖区流动人员和房屋出租户签订责任书。坚持做到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房找人,层层推进;坚持“打、防、管、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筑牢了基层防线。

  其次,社区服务中心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打击传销工作,在22个网格形成了以居民委员会——网格员——居民为核心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每个网格员对所负责区域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动向明、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成为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据统计,该中心现有常住户8170户21352人,流动人口1636户6055人,出租屋2006套,封闭院落9个,半封闭院落6个,散居户1530户。

  此外,社区服务中心及5个居委分别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其中有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志愿者100余名、法律志愿者9名、平安先锋网格联络员29名、党员志愿者119名、大学生志愿者200余名、居民志愿者400余名。志愿者会同社区及居委工作人员开展综治、打传、禁毒、反邪、计生等工作的宣传,并向居民收集社情民意。志愿者的参与,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管控网。

  听“脱口秀”

  当现场观摩团来到红岩社区服务中心东风西路居委时,打传志愿者曾老师正在为辖区群众表演“脱口秀”,“将打击传销的知识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大家听,让群众更乐于接受。”东风西路居委介绍人杨贵明微笑着说。

  据介绍,为扎实深入推进打击和防控传销工作,实现齐抓共管、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该居委不仅创新使用“脱口秀”方式宣传,更探索出“113”工作模式,即:“一堂一队三长制”,并成功运用到打击传销工作中,将触角深入院落、楼栋、家庭,扎实推进创建“无传销居委”工作。

  杨贵明表示,一堂,即一个道德讲堂。通过“道德讲堂”形式多样地举办法制讲座,深入讲解与传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采取图文并茂的培训会、聊天谈心的“院坝会”,做到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讲堂;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会场。活动中邀请受传销毒害群众与居民互动,用鲜活事例现身说法,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生动形象地揭露传销的危害。据了解,自2014年开设“道德讲堂”以来,该居委已开展与打击传销相关的讲堂6期,院坝会5场,共有2000余名群众走进讲堂,走进院坝会。

  一队,即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居委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不但是创建“无传销居委”的积极分子,而且凝聚了党群的有效力量,深受居民群众欢迎。他们既是宣传员,自觉参加宣传活动;又是排查信息员,经常活跃在小区的街头巷尾,积极参与居委事务,只要发现可疑人员就及时报告,居委能及时掌握信息,及时解决,达到使传销组织陷入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无处遁形。

  三长,即院长、楼长、庭长。根据居委6个院落分布的实际情况,通过居民推选出有一定协调能力,责任心强的9个院长、56个楼长、1944个庭长,并颁发聘书,公示院长楼长职责、相片、联系电话等信息,形成“三长”工作在居委全覆盖。一方面,“三长”负责详细掌握每个院落、楼栋的基本情况,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居委会与居民之间双向互动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居委不定期召开“三长”会,组织居委两委及院长、楼长进行现场办公,向庭长和院落居民征求打击传销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长”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使“113”成为激活居委群众自治“存量”的强力催化剂,并将这种“存量”转化为自治的主动能量、转化为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能量,成为植入群众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跃神经末梢,有效地激发群众参与创建“无传销居委”的自觉性和热情,真正实现居民自治。

  观摩结束,正要离开东风西路居委时记者看到:运动场里,7、8名大姐正兴致盎然的编排舞蹈;树荫下,老人们悠闲的打着扑克牌……空气里,满是幸福、和谐的味道。

  记者手记

  8月25日,小雨如酥。六盘水市创建“无传销城市”现场会在钟山区召开,记者与参加“现场会”的近百名代表一道,现场观摩了该区“凤凰社区服务中心凤苑居委”、“明湖社区服务中心”和“红岩社区服务中心东风西路居委”三个全市创建“无传销城市”示范点。

  深入严谨的网格体系、规范完善的档案建设、热情专业的群众志愿者无不让记者感叹,钟山区“三级联创”的工作的确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令人惊艳的三个“示范点”,正是通过像今日这般“细密如雨”的工作,滋润长成的“春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今年上半年,省、市督查组对钟山区打击传销及创建“无传销区”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月,省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简报转发了钟山区完善“三级联创”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创建“无传销区”工作的做法,同时,提出希望各地认真借鉴。

  8月25日,六盘水市打传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副市长范三川(前排左一),市打传联席会议制度副召集人、市工商局局长向萍(前排左二),钟山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龚昌霖(后排左一)一行参观钟山区红岩社区东风西路居委。(记者 董 瑶/摄)

 

  8月25日,东风西路居委志愿者用“脱口秀”向辖区群众宣传打传。(记者 董 瑶/摄)

 

  8月25日,参加六盘水市创建无传销城市现场交流会的各区、县代表在钟山区明湖社区服务中心参观学习。(记者 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