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8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6-18

干给群众看 带着群众干

——贵阳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工作记事

□本报记者 刘启靖

  “要是在以前,为了收发包裹,还得去县城来回辗转。” 5月26日下午14点,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王玉敏在村级综合楼取到了自己几天前网购的包裹时感慨地说。

  今年3月,贵阳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进驻立碑村,通过走访,工作组了解到网购包裹不能送到村里这一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干部吕志强带领村干部到县城的顺丰等9家快递公司商谈并达成合作协议,在立碑村村委会设立“立碑片区便民快递网点”,解决立碑及周边阳朗、猫洞等10个村1万多群众网购包裹配送问题。同时,每收发一个包裹,网点从快递公司抽取1-1.5元的利润,这能为立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4万元左右的收入。

  网点成立以来,很多没有网购经历的村民也开始“触网”,网购成为村里QQ、微信平台的热门话题,更有部分村民开起了网店,努力推广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随着全面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深入推进,这样可喜的事例,正不断从贵阳各地涌现出来。

  科学安排部署 点燃驻村为民激情

  今年以来,贵阳市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抓手,精心选定帮扶对象、选优组强驻村队伍,突出部门支持推动、加大培训保障力度,完善督促管理机制,确保驻村干部蹲得住、干得好,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驻村帮扶奔小康的新高潮。

  阳春三月,春寒料峭。满含着全市人民的期待和祝福,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人民的重托,由1672名机关干部、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组建成330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扬帆起航,集中奔赴广大农村,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

  入村第二天,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驻村工作组就着手开始了入户走访工作。“村里渴盼已久的白茶种植项目,至今还没有落地,不少村民很有意见,近段时间我们要勤跑快跑,力争项目尽快落地,并产生效果。”驻村工作组组长高忠莉在她的民情日记本上写着。入村后,她和同事们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走访一户、记录一户,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春耕备耕、信访维稳等工作融入到走访过程中,几天下来,走遍了右二村所有村组,哪个组适应发展什么产业、哪些群众想做什么、群众有什么困难,记满了手里的本子。

  从农户家中到产业园区,从田间地头到山林水渠,驻村干部们的身影矗立起推动同步小康永不懈怠的争创旗帜,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突出部门支持 发挥联动式帮扶实效

  市直单位派出干部的驻点村,大多是经济相对薄弱的偏远村、贫困村。如何提升驻村帮扶实效、有成果,确保驻村干部蹲得住、干得好,成为开展好驻村工作的首要课题。为此,贵阳市于3月8日至9日举办了全市2015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培训班,对市、县选派的292名驻村工作组组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各区(市、县)也分别采取集中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通过涉农惠农政策讲解、农村工作经验交流介绍等,对全体驻村干部进行了岗前培训。各派出单位也当好“娘家”和“后盾”,联合驻点村所在乡镇为驻村干部解决了吃、住、行等方面保障问题,解决了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再过一个月,木厂二组到建新村的通组路要开修啦!”5月下旬的一天清晨,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沉寂了一夜的修文县龙场镇干坝村木厂二组沸腾了。大人、小孩,脸上不无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长久以来,由于没有直接通往位于白龙大道旁的建新村里的路,干坝村木厂二组的360余户居民,不管是大人出行赶场,还是小孩上学,都得要绕两三公里的路。驻村干部陈岩峰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和派出单位市编委办联系协调资金。

  市编委办相关领导积极与修文县移民局沟通协调,陈岩峰也常常去“跑腿”,不到一个月,一条投资50万元的通组路就“板上钉钉”。“有了这条路,大家出行就方便了,可算是梦想成真啦!”村民赵及伦感叹道。

  强化督促管理 确保实驻实促实干

  3月11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活动办联合组成督查组对10个区(市、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走访。对个别落实驻村工作情况较差和存在一定问题的区县,通过下发《工作提示》给区(市、县)委书记、组织部长等办法,及时进行了敦促整改。

  定期例会、信息公开、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以“六查六看”为核心的督查指导遍布重点村的每个角落,盯紧盯牢驻村工作。贵阳市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各单位将派出干部的驻村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先选优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把干部驻村、服务群众作为考核一项重要指标,确保驻村干部守纪律、讲规矩。

  为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息烽县对驻村工作开展多次督查。查是否到位,确保驻村干部到岗到位;查是否深入群众,杜绝干部“到村不入户、入户过过路”的现象等。乌当区通过随机调查、走村入户等形式对驻村干部食宿、考勤及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集中暗访或专项督查,促使该区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全部到位,并对无故到位不到岗的干部所在单位、驻村干部本人发放“关爱提示函”,进行提醒教育。

  目前,全市各级驻村干部已进入工作角色,真正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每月驻村工作时间达到20天以上,实现了“真蹲实驻”。

  争当“五员”表率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前段时间,观山湖区百花湖乡哪嘎村的绿壳蛋鸡养殖大户钟世奇“火烧了眉毛”。由于错过了最佳售卖期,自家积攒的3万多枚鸡蛋“卖不出去”,而且库存量越来越大。除他之外,村里还有10余户农民的鸡蛋积压下来,总数达到5万多枚。

  村民们正愁着不知怎么办好的时候,刚入村的驻村干部们就前来积极协助跑市场,有的深入养殖户家中了解鸡蛋库存量,有的在外找部门、访超市,一场销售鸡蛋的攻坚战就此展开。在驻村干部的宣传帮扶下,销售渠道逐渐拓宽,绿壳鸡蛋进入了城区居民家中,迈进了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并销到凯里、遵义、毕节等地。“有了驻村干部的帮助指导,养殖绿壳鸡致富,我更有信心了。”养殖户钟世秀说。

  这只是驻村干部主动争取社会各界资源,争当“五员”的一个缩影。

  入村以来,驻村干部日复一日,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自觉融入群众,付出真心,争当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党建指导员和致富领航员,真正实现群众得实惠、农村得发展。

  修文县洒坪镇青山村驻村工作组为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与村党支部成员一起将“党员积分榜”从一个模糊的理念一点一点变成现实形,强化了村支部党员管理。

  观山湖区百花湖乡杨庄村一村民因修路导致另外四户村民的土地被渣土淹没,发生损害赔偿纠纷,该村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连夜主持双方进行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自省市2015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驻村干部千方百计帮助基层和群众抓经济、促发展,全市330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已走访群众7万余人次,协调项目204个,协调解决资金735.65万元,解决困难问题498个,办理实事好事1091件,化解矛盾纠纷48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