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78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6-02

贵州召开能源项目政金企合作融资推介会——

金企携手“不差钱” 破能源产业“寒冬”

□本报记者 李 丽

  5月29日,2015年贵州省能源项目政金企合作融资推介会在省能源局召开。此举旨在确保全面完成全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为能源产业走出“寒冬”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

  贵州省发改委、省能源局高度重视此次推介。经层层筛选,收集了372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870亿元,需金融机构提供支持资金1351亿元。

  记者注意到,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后的短短10余天内,就有10家金融机构与90余家能源企业达成协议,签约金额达426亿元;还有不少协议正在达成中。会议现场签约9家,其余会后签约。

  能源投资低迷 项目建设“差钱”

  今年1—4月,贵州省能源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77.53亿元,同比减少4.83%。从行业分布看,新能源及煤炭综合利用完成投资46.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27%;油气行业完成投资1.75亿元,同比增长38.89%;煤炭行业完成投资85.94亿元,同比减少4.83%;电力行业完成投资42.9亿元,同比减少24.49%。全省重点能源项目完成投资100.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5%,同比减少18.42%。

  从环比数据看,4月份能源投资降幅较3月的9.63%收窄4.8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全省能源投资仍会维持同比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将继续收窄。

  总体来看,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1—4月全省能源投资完成同比减少;特别是煤炭行业,由于市场低迷、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实际完成煤炭投资同比继续下滑。但另一方面,因市场对贵州能源矿产资源看好,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等发展的良好预期,新能源、油气投资积极性高,增长较为强劲。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能源项目建设仍存在资金需求量大、保障不足、融资渠道少、落实贷款难、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能源投资的比例低等问题,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能源投资活力,促进能源项目投资建设。

  今年3月2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针对工业增加值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的实际,决定研究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努力提升煤炭、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后,《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面世,出台了23条具体支持政策;5月4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下发,提出了30条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措施,其中强化金融机构支持的内容有4条。

  推动金企“联姻” 激发投资活力

  据介绍,贵州省能源项目投融资合作推介会已举办三年,全省能源发展政金企合作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不少经验、搭建了稳定平台。一是金融支持能源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三年来煤炭、电力的投资总量增加,各家金融机构功不可没;二是金融支持能源发展的办法不断增多;三是金融支持能源发展的程序不断简化;四是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金总量不能满足能源发展需求,惜贷、抽贷时有发生;抵押担保条件太严、过于机械,方式方法不多;资金到位缓慢,短期贷款占比高;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等。特别是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扩能改造认识不够,支持力度和信心也不够。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大安排部署的关键之年。”贵州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分析称,能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基础产业,涉及国家安全和老百姓福祉,是贵州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优势产业。“如何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能源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这无疑将为能源企业加大项目投入、开拓市场提供政策支持;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国家调整金融政策措施的重大部署和深刻意义,这无疑将为金融机构新增授信、拓展客户提供金融基础。”

  历经多年努力,贵州能源在煤电产业的规模、效益优势凸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已初具雏形;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全省能源结构正朝着煤电油气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方向迈进,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能源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这将促成一大批“高大上、白富美”的能源项目落地入驻,资金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深入合作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

  但是,“当前银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金企对接方式比较单一,需要在形式上、内容上、深度上、广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省级层面的协调机制不是很健全,没有形成常态化,信息也不对称。”张应伟表示。

  据悉,近期贵州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拟向社会推出带有标志意义的十大能源项目工程包,包括煤电基地项目、煤炭转型升级项目、水电优化开发项目、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煤层气开采示范项目、页岩气开采示范项目、电网及“小康电”建设项目、天然气管网及存储设施建设项目、煤制油项目、煤制气项目,预计总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还拟向社会推出省气政策工具包,如“贵州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油气改革实施方案”等;向社会推出若干示范试点,如省级绿色城镇示范、天然气替代试点、分布式能源示范等,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能源企业合作的动力。

  图为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在推介会上签约。(记者 李 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