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73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22

  1989年进入能源领域,从扛煤气罐起家,王玉锁用25年时间将新奥集团打造成一个总资产超800亿元、年营收逾600亿元的行业巨头。但他觉得如今并非坐享其成之时,而是再次变化的局点。他提出“互联网能源”概念后,在公开场合谈“气”的频次越来越少,聊“网”的几率却越来越高。

王玉锁的创富“秘诀”

□方 雅

  这位中国“燃气大王”在进入能源领域之前,高考落榜、白手起家的道路颇为坎坷。王玉锁出生在河北霸州,三次高考落榜后,开始做些小生意。卖过葵花子、啤酒和女用泡泡纱背心,当过塑料厂业务员,但都没赚到什么钱。1986年春节,生意失败的王玉锁拿着100块钱,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了地头人家又不许租车了。

  他的人生轨迹被之后的一个决定改变。王玉锁在茫然之际,忽然想起倒腾燃气能赚钱,于是半途改道来到任丘,并联系设备与气源,开始“卖气之旅”。做饭烧燃气,那时对许多人来说是有门路的象征,他因此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王玉锁的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从燃气业务起步,构建了能源分销、智能能源、太阳能源、能源化工等相关多元产业。总资产逾800亿元,100 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遍布国内100多个城市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谈及三次高考落榜经历,王玉锁仍颇为执拗地认为是一种遗憾:“现在我还不断学习,可能跟没考上大学有关,心里永远有一种缺陷、缺憾。”尽管在事业上,他的拼命并不逊色于对完成学业的追求与渴望,“每天为保证把液化气拉来,我必须起大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夏天还好一点,冬天其实挺难受的”。

  新奥的发展路径与风格,脱胎于王玉锁勤勉踏实的创业态度。他将新奥吉祥物定为“敏捷的大象”,“我想到IBM提出的让大象能跳舞,大象看起来很笨重,其实它比较敏捷。比如一些杂技,让几个人排在地下躺着,只留很小的距离,它都能很稳地一步步走过去,可想而知它的细致。大象跑起来速度也蛮快,它的敏捷是藏而不露的”。

  而今,“大象”的步伐与清洁能源、泛能网、能源淘宝等关键词联系在了一起。

  “泛能网”构想

  “我觉得,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能源体系还是‘舶来品’,完全引进发达国家的能源体系。”凭借近30年能源领域的摸爬滚打经验,王玉锁如是形容中国现有能源格局。

  “发达国家的能源体系,基于他们的人口结构、资源条件和技术发展等,应该说是既能满足需求、也相对清洁化的。但在中国不行,我们改革开放才30多年,现在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供应有很大压力,或者说能源安全有很大压力。”王玉锁表示。

  我国能源格局大部分由“三桶油”把持,他从未抱怨这种夹缝中的生存。“我倒是觉得要打造一柄宝剑,就得先用粗粝的石头来打磨,到一定程度后再用细滑的石头打磨,最终才会显得锋利无比。过去25年我们在用粗的石头打磨新奥,接下来应该用细密的石头打磨了。”

  改善能源技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已成当今中国能源格局当务之急。对此,王玉锁指出了现代能源体系的几个关键点:一是从能源结构上,可再生能源优先、气体能源补充;二是从输配上,分配式为主、集中式为辅;三是要回归客户主权,即用户、用能和供能要互动,实现既是用能端、亦为用能生产端。

  这种构思,更像是在憧憬构建一个能源方面的淘宝。“整个现代能源体系已经回归我的能源我做主,即能源用户主导阶段,分布式能源应该是未来主要发展的一种功能形式,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得靠一个技术支持,就是互联网。”王玉锁说。

  “千家万户分布式能源所产生的余能,通过网络集中,或通过网络就近消纳、就地消化,这样就使现代能源体系得以实现。”王玉锁将互联网用于能源消费的想法已初见雏形,即新奥集团正在积极推进的“泛能网”。

  “泛能网就是智能的用供能一体化设备,用互联网把它互联互通,形成一个互备互开的生态体系。”其中到底“泛”在哪儿?王玉锁说:“首先它是泛入,我们把可再生能源和气体能源,包括环境势能都输到智能设备里,通过智能设备的转换,可以变成泛出。”

  简言之,泛能网就是“泛入”+“泛出”,可将天然气、风、光、地源热、水源热等多类能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匹配与调度。同时,利用泛能站集成,形成多个泛能站之间的能源调配,在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方面形成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智能用能方式,实现能效最大化。

  干政府想干的事

  在高度垄断的能源行业,新奥的生存哲学与政商之道令人称奇。“我们在任何时候思考这种正常关系,都应该承认有一点不同或各自定位,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在此情况下,首先你一定要干政府想干的事。”王玉锁认为,政府是规则制定者、资源掌控者,甚至是裁判员;相对应,企业角色则是“重新配置,通过配置资源来产生价值”,应承认政府对经济个体之间的协调作用。

  “我觉得目标一定要一致,做城市燃气、液化气,政府实行价格改革,需要企业去实践,我们就这样抓住机会了。比如国有企业改革,企业为政府解决国企的亏损问题、补贴问题、服务态度问题,这些问题你都给解决了,何乐而不为?”寻找“政策风口”,似乎是新奥的制胜法宝。

  今年初,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环保政策、执法部门及能源行业震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场抗击雾霾的环保辩论,对中国现有能源结构的反思也浮出水面。王玉锁表示:“传统能源体系内各自为政,系统柔性差。”

  他举例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力推新能源并未迎来蓬勃发展局面,河北张家口风能发电空转至今未获利,说明在传统能源体系里做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实现。他还分析,因雾霾严重提出的以气代煤,正遭遇改后停用甚至回改的“反煤运动”,这种传统能源体系的简单清洁化,遭遇失败是必然的;必须打破传统能源体系,建立全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如何在实际交涉过程中赢得政府部门信任也是技术活。“首先你得有过往业绩,实力和资质不是纸上的,而是指人才、管理方面。其次,你得跟政府沟通,阶梯性地从基层开始,让他们一点一点地认为需要干这事,包括法律程序都走好。到了领导那里,一看下边人都同意做,法律手续也是合规的,当然要支持你。这样做就不会出大问题。”王玉锁说。

  他重视与整个政府机制的接轨和融入远超单纯“搞定头头”。“以我的经验,你只把一把手搞定,后边不一定能成,即使成了也很别扭。这里面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强拧的瓜是不甜的,一把手也不可能老在那儿。”

  王玉锁觉得,这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不存在“一锤子”买卖。“要经得住未来的考验,不能给自己挖坑。”

  他“不给自己挖坑”的原则性,还体现在官商角色分明的处事底线中。“做企业挣钱和做官员绝对不能兼得,我很少说绝对的话,但这个我说是绝对的,是完全不可能的。”

  50%财富用作公益

  随着新奥集团的国际化与规模化,王玉锁迅速积累了超百亿元财富。“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其以178亿元排第27名,“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第115名、世界富豪榜排第690名。

  王玉锁在平衡在职员工与退休人员利益后,决定将剩余财富用作公益。“我退休后,会把新奥的利润分成两半,50%给财富创造者,其中1/3给退休人员。企业发展到今天,退下来那帮人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所以不能让他们退休就没人管了。50%的2/3给创业者,在岗的人要拿分红。另外50%我用于公益事业,首先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

  这种财富观,王玉锁也对子女言传身教:“要让他知道,这个家庭虽然富,但并不是你的。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创业,我都会给你经费,但后面靠你自己走。”

  “我常常给团队的人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是在给孩子们做榜样。如果我们现在有点钱就颓废、不想继续干了,那是对他们不负责。这就是我对富二代的理解。”在王玉锁看来,财富来源于创造,坐吃山空、崇尚享受的观念不应在富二代中传播。

  与此对应,他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颇感兴奋。“我原来反对大学生直接去创业,认为这是扼杀年轻人的激情。我们是创业过来人,其实失败一次很伤元气。所以觉得大学生没经过任何教育培养,毕业后就让他去创业,确实是不科学的。”不过,王玉锁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

  “从去年开始,我好像觉得年轻创业的机会太好了,为什么有这种感觉?第一,现在互联网时代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感觉,给大家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社会转型中产生的机会,我们这帮人抓住了,就能发展到今天。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新的转型期,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互联网恰好能帮助年轻人,搞投资就是他们喜欢干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金和资本市场机制。”王玉锁说。

  在他看来,机会和资金的齐备给这一代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广阔舞台,去追逐梦想、享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