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773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22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绥阳(三)

□汪德仲

  (续接上期)1944年12月2日至4日,日本侵略者从广西分三路入侵贵州,先后占领了黔南独山、荔波、三都、丹寨4个县城,先头日军进抵都匀附近,但4日晚日军全线后撤。这次事变通称“黔南事变”,就在这当年的前几月,遵义黔北各县和绥阳县纷纷召开“七七”抗战七周年纪念会,随后人民掀起筹集资金慰劳抗日官兵的热潮。独山沦陷,何应钦、张治中、谷正伦、张道藩来遵开会作布防,陆军第97军两个师,在遵义县境内设防,军委政治部所属第十四临时教养院迁来绥阳县蒲老场。这时,绥阳又有52名知识青年自愿从军参加抗日,在县城举行欢送大会,进一步掀起抗日热潮。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绥阳人民举行集会游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滔天罪行,庆祝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但日本统治集团继续负隅顽抗。这时,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对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实行广泛的进攻。在此之前,史称《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芷江保卫战”,在日军的大败和中国军民的胜利而告结束。随着《波茨坦公告》的发表,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苏联向日驻苏大使通告,一面参加《波茨坦公告》,一面对日宣战,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狠狠打击日寇,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是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命张涛和夏禄敏(二人系绥阳人)办理日本投降事宜。张涛1944年任军政部特务二团团长,奉命布防日军进犯黔南独山的阻击,后改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特务团。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该团奉命组织一支武装队转往湖南芷江,负责保卫时任中、美、英、苏同盟军亚洲战区总参谋长兼中国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及其率领的受降代表团。这支武装队,由张涛团长选两名精壮卫士挑选精兵组成4个排担任保卫。同时,还有新六军也派一个连负责外围警戒。8月22日,驻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派他的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前来芷江进行洽降,我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肖毅肃中将和副参谋长冷欣中将接见,洽降于下午举行。会场牌楼札起一个标志胜利的“V”字。参加洽降仪式的还有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巴特勒准将。在仪式上,肖毅肃交给今井武夫《备忘录》,今井武夫献交《日军集结地区军事地图》。今井武夫在芷江只呆52个小时就乘飞机回南京去了。洽谈仪式的前后几天,芷江城内人流如潮,一片欢腾。1942年,夏禄敏任炮兵55团团长,担负长江中游防空抗日的工作,随即任何应钦司令部下总务处处长。1945年8月14日,他突然接到司令部命令,要他务必在9月2日到达芷江接受新任务。夏到芷江,司令告诉:“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央军校礼堂即将举行日本侵略者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投降,由我全权办理受降事宜”,并给他安排了降签环境、安全保卫、后勤保障三项任务。夏接受任务总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但能够亲自参加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又感到南京城都沉浸在一种胜利和欢乐的气氛中,人民都渴望和平和安居乐业,其心情溢于言表,只倍感责任重大,下决心要做好接受日军投降的工作。他搯指一算,离受降时间只有6天,筹备工作马上忙碌起来。夏担任的虽是筹备组副组长,但实际的担子在他肩上,他连夜紧张工作。此时的南京城,到处是战火摧残的印记,急需维修和恢复。这时,他与驻南京日本联络官池田大佐接上头,令池田大佐派工兵限时修作受降仪式的中央军校,这主要是受日军破坏严重的礼堂。在清理中清出18具发臭的男尸,这更激起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并勒令先葬后修。遭日本严重破坏一时无法完全修复的军校大礼堂,,为了应急,夏命日军只好用白布围起来,大礼堂和外围基本修复就绪。大门上嵌着“胜利和平”金色大字,门口孙中山铜像背后悬挂着斗大绸制的大红花,南大门牌楼匾额书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横标非常引人注目,军校礼堂肃穆庄重。

  9月初的南京古城,秋高气爽,笔直广阔的黄铺路两旁,经过修剪后的法国梧桐树焕然一新。十几座松柏牌坊在秋风中昂首挺立。黄埔路、中心路两旁,彩旗飘舞,一派节日景象。对此,夏禄敏又亲临巡视检查各路的布置和通往路道。9月9日这一天,南京城呈现出一派欢腾景象,在中央军校的路上,座座牌楼除挂满胜利标志外,还升起一面联合国国旗和52个成员国国旗,两旗之间站立一名武装警卫。清晨,成千上万的南京市民涌到冈村宁次的车子必经道路两旁,耐心等待受降仪式的开始。参加受降仪式的中方代表汤恩伯等20多位战区长官和重庆的代表陆续前往观礼席就坐。中、美、英、法军中的中、少、上将等代表在前排就座。东西两侧观察席有中国陆海空军将校和文职官员,还有盟国代表和美军军官,以及中外记者共405人,礼堂正中悬挂中、美、英、苏4国国旗,旗下为日本投降代表签字地。

  会场是正方形,受降席坐北向南。负责全场大门警戒是经过精选的金武周加强排。该排于9月5日随何应钦、张涛分乘两架飞机去南京的。接着还有特务团副团长令狐禹畴也率领一、二营部队去到南京护卫。8时50分,冈村宁次的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由中方战士一个班押解乘车去会场,在总导吉普车随后的车辆上,坐有中方上将参谋联络官王武,再就是押着日军冈村宁次、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等。最后是一个班的押解战士及其警卫人员余贯而入。8时52分,中国特派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步入会场,在受降席红色桌前上方就座,正中桌上摆放着时钟,另摆漆盘一个,里面放有一套签字用的“文房四宝”,《降书》、《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及受降签字后何应钦的讲话稿,一起摆到案头。坐在受降席上有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安、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司令张廷孟、陆军中将萧毅肃。站在何应钦两旁的有陆军司令部总务处处长夏禄敏和陆军总务警卫团少将团长张涛,担任警戒巡视和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8时57分,天气晴朗,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小林浅三郎、今井武夫等7人距会场10公尺前把帽子脱下,在中方军训部中将王俊和翻译的引领下, 光着头由正门步入会场坐在下方。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受降仪式由何应钦主持。日方在投降席列队向中方受降最高长官鞠躬敬礼,接着冈村宁次十分不愿地解下那把曾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军腰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9时6分,何应钦将蒋中正签发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交转送冈村宁次。这时,夏禄敏特别看了看这个家伙,他正低着头,走到何应钦面前两脚立正,一个90度的大鞠躬,9时9分,他双手呈交上日本大本营授予签降的全权证书及有关文件给何应钦。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把日军编制、人数、装备等清册双手捧交给何的参谋长肖毅肃。何应钦宣读冈村宁次呈交的全权证书及相关文件后,把日军用中、日两种文体书写的《降书》正副本,交肖转给冈村宁次阅读后,手握毛笔,颤颤抖抖地在两个降书上写下“冈村宁次”四个字,并从衣袋内取出图章歪斜地盖在他的名字下面。何应钦接过冈村宁次签字盖章的《降书》审阅后,并在上面签字盖章。命萧毅肃转给冈村宁次保存,同时,还将《第一号命令》一并交给他保存。这时,夏禄敏发现日军侵略者,在听到何应钦宣读完中国领土13个战区的受降军官及日方联络官官名后,个个都感到绝望,精神颓丧,呆若木鸡。受降仪式时间不长,整个仪式进行了30分钟,随即,何应钦宣布日本投降代表退席。受降仪式一结束,冈村宁次一行即退出会场,由我方部队押走。

  八年抗战,历尽艰辛。张涛、夏禄敏亲眼见证了日寇低头签字投降情景,其激动心情实非语言所能表达。历史将永远记着1945年9月9日9时至9时30分这30分钟。这也是张涛、夏禄敏终身难忘的30分钟。傍晚,夏张应邀参加举行的日本投降交接仪式后的欢庆宴会。“抗日战争胜利了!”胜利者的激动、兴奋、喜悦之情,令夏禄敏彻夜难眠,后来他说:“日本降签的当时,我始终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为了那些惨死在日本鬼子刀下的中国百姓,在心里百感交集,同时又看到日军代表都剃着光头,低头请降,脸色难看,以前那种嚣张跋扈的气焰不见了,日本侵略中国都彻底失败了,胜利最终属于中国人民,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永远铭记在曾饱受日军蹂躏的中国人民心中,其激动的心情实非语言所能表达。”由此,他把受降典礼的陈设和签字用的文房四宝以及冈村宁次的佩刀、马鞍等重要历史性的证物,都妥善保存到解放以后交政府。当时,他还参与从日本引渡前南京卖国头子陈公博、周佛海、李鸥一等回国,以及对在南京的日本重要战犯谷寿夫、川岛芳子等的拘留工作,还目睹审判屠杀南京30万中国人的罪魁祸首谷寿夫游街示众并绑赴雨花台刑场枪决的情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