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761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04

紧扣协商民主 聚焦改革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红花岗区政协2014年工作亮点采撷

□李 勇

  2014年,红花岗区政协紧扣协商民主,聚焦改革发展,着眼“十大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业园区建设、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切实履行职能,为新常态下红花岗区经济社会追赶、转型、跨越做出了新的贡献。

  紧扣协商民主 积极探索创新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全区各镇(街)、村(社区)都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广泛开展协商民主工作,初步形成“三个四”工作格局(四有: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专项经费、有工作制度;四开展:开展调研视察、开展民意收集、开展宣传教育、开展扶贫济困;四服务: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委员)。组织编写《协商民主在基层》一书,对区协商民主在助民生、促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以及如何深化协商内容、拓展协商形式、转化协商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建立区政协智库专家委员会。为进一步拓宽协商民主渠道,提升协商质量和效果,成立了区政协智库专家委员会。全区按照《红花岗区政协智库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荐各类优秀人才共126人,经主席会议多次研究,提请常委会议审议,最终决定聘任44名同志为区政协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制定了《区政协智库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对专家委员工作任务、履职形式、管理方式、出入渠道等进行了规定。

  ——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了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专委会议工作规则,完善了《委员(界别)管理办法》、《关于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推进协商民主的实施意见》、《镇街政协联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建立了《专题协商工作制度》、《对口协商工作制度》、《界别协商工作制度》、《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制度》、《政治协商意见建议办理反馈制度》等,有效推动了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聚焦改革发展 议政建言显实效

  ——围绕重大问题协商建言。在区政协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上,重点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按照区委《2014年度政治协商计划》,重点对《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情况》、《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率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重要工作进行协商,提出要更加重视我区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有目标的精准招商、选商,打造有特色、高效益、可持续的工业集聚区,建立巩固“创模”成果的长效机制等意见建议。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协商座谈,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干部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紧贴新形势议政建言。按照区委“解放思想明思路、聚焦问题找方法、转变作风抓落实”、“论发展·找差距”工作要求,区政协多次召开主席扩大会议,组织政协委员、常委和智库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区情实际,梳理发展瓶颈和优势,向区委提出红花岗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以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和积极推进依法治区为抓手,切实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东扩、南延、西保、中提升”战略等意见建议。

  突出为民宗旨 民主监督更为有力

  ——精心组织调研视察活动。对区发改、住建、民政等十余个单位和部门,西部三镇、东南片区四镇以及经开区进行集中调研,提出意见建议150余条。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拆迁安置还房等问题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切实落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相关规定的建议案》和《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拆迁安置还房的建议案》。对IT产业园、中职教育等重要工作进行调研,形成《IT产业园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议案》等。对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停车难、停车乱等民生问题进行视察,并提出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促成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切实加强提案督办和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四届三次全会以来,共收到提案185件,立案156件,办复率100 %,承办单位与委员沟通率100%,满意率95%,基本满意率5%。其中16件提案列为2014年区委区政府领导领衔督办提案,8件提案列为区政协“践行群众路线督办提案”。认真反映和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委员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整理社情民意200余条,为区委区政府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制定更加符合民意的工作部署提供决策参考。

  关注民生实事 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深入

  ——扎实推进智力支边工作。组织农技和医卫专家开展“三下乡”活动,发放农技资料5000余份,义诊500余人次。联系香港慈恩基金会捐助南关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和镇隆等3个社区图书室近2万册图书,价值30余万元。捐资15万元,资助29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联系湖北工商联募集资金近8万元,对我区考入湖北的1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联系大地公益基金向金鼎山镇学校捐赠价值近15万元的寝具484套,校服893套。

  ——深入开展帮扶工作。指导对口帮扶点巷口镇制定《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创建实施方案》,协调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区政协主席班子成员深入遵义市黔兴油脂公司、溧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镇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社区(村)办公条件、小街小巷整治、文化墙建设等,协调委员企业大刚交通运输公司在高考期间为高考学子免费开通17辆高考爱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