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检验检疫四举措助推临空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 张 洁)今年以来,贵州检验检疫局按照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卫生监督工作方面的要求,创新手段、强化监管、深化服务,把开展“检企合作”作为探索检验监管新模式的突破口,构筑口岸食品、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促进贵州临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卫生监督轮岗不离岗。主动求变,打乱以往行政班,航班值守分离的模式,整合现有人力资源,所有人员实行“行政班+航班值守+行政班”模式,将监督单位“包产到户”分配到每一个组,确保卫生监督工作24小时轮岗不离岗,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是企业责任细化不弱化。制定《贵阳机场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台账》印发口岸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让监管企业从容应对,切实维护了食品经营单位合法权益,保障口岸食品安全。
三是培训宣传变调不跑调。培训秉承“切合理解习惯”与“围绕食品安全”两大原则,对内容进行全面的“包装”,力求以平白朴实又符合当前理解习惯的流行语言,以及直观生动、表现力强的图片传达食品安全相关规范,确保培训宣传实效;积极运用新媒体,“双渠道”搭建QQ及微信公众平台,畅通检企沟通途径,及时解答监管企业问题。
四是风险分析严谨不拘谨。以“风险分析、分级管理”为原则,完成口岸30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动态评级工作,结合贵阳口岸实际特点,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每月对各自经营场环境、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等方面所进行自评,破除以往仅以日常监督评分表为主的单一评级模式,转为“评分表+责任书+自评表”相互补充的风险分析模式,切实提升了食品安全精细化监管效能,夯实了评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