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引资引智 竭心尽力助农致富
——玉屏自治县政协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纪实
□姚愿福
2014年,玉屏自治县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与有关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的联系,牵线搭桥开展智力支边工作,有力促进了该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牵线搭桥,促进医疗教育长足发展
经县政协牵线搭桥,使县人民医院成为省智力支边办重点帮扶医院,同时促进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与县人民医院建立骨科帮扶合作点,开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方面的医疗帮扶合作,接收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带动县人民医院全面提升骨科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百姓的就医需求。
同时,县政协组织协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计妇中心等医疗卫生界政协委员、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卫生、计生服务队深入乡镇、社区,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关爱百姓健康。为老百姓送药、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讲解卫生保健、安全饮食、合理用药等卫生常识,发放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计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资料。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共免费义诊1500余人,发放感冒、消炎、发烧等方面的常用药品价值1.2万余元,发放孕期保健、艾滋病预防、计生政策法规、糖尿病、妇产及儿童等各种宣传资料5000余份。
2014年7月份,县智力支边办与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联合对全县高考优秀贫困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争取到20家爱心民营非公企业捐资19.2万元,对48名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进行资助,让他们圆了大学梦。同时还为爱心企业家和受资助学生制定了联系卡,给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为让贫困山区学生平等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适应城镇生活。县智力支边办利用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平台,加强对外联系,得到了民建省委的大力支持,在玉屏黔东民族寄宿制学校开设了继2013年来第二个“民建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帮助50名偏远乡镇优秀贫困小学毕业生到城区中学寄宿就读,实行单独编班,资助他们完成初中学业。除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外,50名学生每人每年还将获得2000元资助。据了解,这些农村贫困学生进入“民建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学习以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自信意识明显提升。
引资引智,提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扶贫攻坚是智力支边工作的重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是智力支边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则是提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县智力支边办组织政协委员、县智力支边成员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举办了油茶嫁接技术、水稻高产栽培、蔬菜种植等培训班,培训农民群众450余人。经过培训,使农民学到了技术,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他们科技脱贫、科技致富的意识。
同时,积极参与全县“科技活动周”活动。紧紧围绕“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主题,开展了科技知识大讲堂、科技一条街、科技进社区进农村进园区“三进”等科普宣传活动。向群众集中宣传普及科技知识,重点宣传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相关内容。同时举办了果蔬栽培、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300人,发放培训资料1200余份。
集智聚力,帮扶支边联系点成效凸显
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和康惠植物油厂是县政协的智力支边联系点。2014年,县政协深入茅坡大棚特色蔬菜基地、康惠植物油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帮助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支持。
一年来,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茅坡村大棚特色蔬菜基地更新了160个钢架大棚,新引进了木瓜和草莓大棚种植栽培,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00余万元。同时,帮助康惠植物油厂完善了地理标志保护、QS标志申办等工作,使该企业去年生产茶油650余吨,销售收入达16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5人,并荣获了“贵州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铜仁市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和“铜仁市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