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制高点 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蒋兴华
编者按: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用途有哪些,为什么我省最适合发展大数据,为何说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是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发展大数据产业,我省有哪些优势?自富士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云”集贵阳掀起大数据浪潮以来,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本报从本期起拟在黔声版推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以飨读者。
依托大数据成效倍增
去年底,我省首个公路港——贵州马上到公路物流港在清镇市建成开业。据介绍,该公路物流港首次将大数据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全省公路物流信息化、组织化水平。
据该物流港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马上到公路物流港位于清镇的金清电子商务物流园内,紧邻沪昆高速、厦蓉高速、贵安大道、百马大道、金马大道等,距贵阳市区不足2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物流港占地700亩,包括大型停车场及信息交易区、专线货运区、配套服务区、汽配商业区、汽修加油站区五个板块,设计停放1600辆大型货车,可容纳500余家专线货运企业、500家中型物流信息企业、1000家微型物流信息企业,能提供3000余人的住宿生活等。该物流港通过搭建全国公路货运信息交易平台、贵州产品信息发布平台、驾驶员信用认证管理平台、车辆GPS安全跟踪平台和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云平台,打造起“马上到物流大数据平台”,将制造企业、农业产地、物流企业、社会车源、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动,有效解决了“车找货、货找车”的物流供应链难题。目前,该物流港已有3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2015年货运车辆进出量可达到45万车次。
3月16日,记者在有关部门采访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省交警总队依托大数据,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了交通违法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对高速、城市、农村道路的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路段、重点部位等进行了严密管控;加大了现场和非现场交通违法的查处力度。通过交警综合整理的权威大数据图表,就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现各类违法行为的数据分析,看看自己是否在其中,同时,也提醒广大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平安出行。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1日,全省共查处交通违法1355078起,比去年同期1160427起增加194651起,上升16.77%。查处量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贵阳、遵义、六盘水,查处量依次为:415413起,274691起,139716起。根据相关数据对比,由于使用了大数据监测,可以看出对闯红灯、随意变更车道、违停、超速、酒后驾驶等的查处量远大于往年同期。
另一依托大数据进行生产见高效的实例是:3月17日,贵州康心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二期——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正式投产。该项目的建成,成为贵阳市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大健康医药产业后台服务中心等多个开放平台。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康心智慧医药物流园一期项目销售额达5亿元,每天配送药物达600万件……
以上,是依托大数据进行的,据介绍,效果比原来好得多。
使用大数据 快速获得价值信息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
通常,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对企业销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得自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顾客来访记录,还有许多其他来源。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或虚拟化技术,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增长50%,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此外,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如同马云所言,记者上网查询得知,从海量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这对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能力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在经历了几年的批判、质疑、讨论、炒作之后,大数据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立即在众多领域掀起了巨浪。
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是,有专家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而与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便可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由此,什么是大数据,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该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业的潜力。
抢占大数据制先机 助推我省跨越式发展
大数据有什么特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政协委员曾国强介绍,大数据有四个特点或四个层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曾国强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据有关专家介绍,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是跨行业、跨领域的。记者了解到,2013年,“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的召开,似乎掀起了全国关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高潮。我省抢占大数据先机,是否意味着迎来了关键的发展机遇?
对此,曾国强说,当然,这是一个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转折点。当时,紧紧抓住信息产业的发展良机,是助推我省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重要增长极。2013年,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来到贵州的第一感受是:贵阳是一个宜居生活的城市,符合投资“零污染”的要求。郭台铭到贵州的第二天,就向外界宣布:富士康将在贵安新区投资建设第四代产业基地,走产业研发、软件研发、云端网络等高端发展路径。
如同曾国强介绍,记者采访得知,去年,我省凭借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引来了信息产业巨头,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贵州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坚守。继富士康之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驻我省。
省政协委员、省中医学院成职教学院副院长彭苏指出:自2013年以来,我省与北京在大数据产业上的合作持续升级。2013年9月,中关村科技园正式落户贵阳,为贵州与北京架起了共同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桥梁。2014年,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签约项目106个,有42个北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到贵阳投资或开展合作,投资额高达174亿元。可以这样说,比其他省市先一步,抢占大数据先机,我省迎来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贵州马上到公路物流港图片信息交易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