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680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2-02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打造品牌 服务发展

□武鸿麟

  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明确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四次、五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毫不动摇地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坚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也对全省企业改革发展和社团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贵州省企业联合会今后总的发展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为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改进作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贵州省企联真正建设成为党委政府靠得住、企业信得过、省内有影响的品牌社会团体,为促进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省企联重点业务活动品牌建设。坚持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把协会重点活动发展成为参与广泛、社会影响力大、富有成效的品牌活动。一是积极开展2014年优秀企业家评选和举办2015年全省企业家活动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企业家成长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二是围绕“发布信息、交流探讨、搭建平台”的宗旨,深化拓展贵州企业100强工作内容,撰写出版《贵州企业100强发展报告》。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大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促进我省大企业健康发展。三是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做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发布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有关工作,加大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四是开展优秀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总结、推广优秀企业文化经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我省企业文化发展方向与规律。五是继续参加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按照商务部等18部门的要求、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2014年贵州省企业信用评价,宣传企业诚信创新实践和经典案例,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弘扬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良好社会风尚。

  ——切实发挥省企联作为雇主代表组织作用。要在省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参加劳动关系带有全局性、倾向性重大问题的协商,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利益。要认真听取企业和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继续做好劳动关系领域立法参与工作,及时总结各地企联开展企业维权工作的经验,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全省企联系统维权工作水平。积极争取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制订《贵州省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条例》。要按照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努力推动全省企联系统组织建设,提高工作能力,与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工商联共同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局面。要明确全省企联系统雇主工作重点和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工作交流,不断推动地方企联雇主工作能力建设,形成省企联工作到位、市级企联组织完善、县级企联建设逐步推进的工作目标。

  ——积极发展会员单位。会员是企联的组织基础,省企联是省政府授权的企业(雇主)代表组织。要针对企业发展变化,在原来国有企业占主体的基础上扩大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非公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还要吸收发展各种企业的行业组织加入企联。盘活现有企业存量,发展增量,力争发展30家以上企业入会。对于规模较大民营和非公企业的企业家,应吸收充实到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的领导层里来。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省企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积极扩大为我省企业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加强全省企联系统建设。按照建设品牌协会的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加强与各地企联、行业协会的联系,发挥全省企联系统整体优势和作用。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本会工作机关管理效能。要加强作风建设,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要积极推进协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培养储备人才,汇聚力量、协调行动,促进协会的健康发展。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各地企联、省级行业协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互相学习、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省委、省政府制定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目标,对全省企联系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任重而道远。省企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服务宗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开创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工作新局面,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武鸿麟

  (作者系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