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政协
□张克文
1997年我调入钟山区政协工作,至今已经有十多年。回忆起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有许多体会和感想。今年时值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应《贵州政协报》征稿,写下以下文字: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些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从调入钟山区政协十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着她的使命是长期的,她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伟大的中国梦想而长期存在;她的事业也是在不断前进发展的,她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发展,人民政协的事业是永远的“进行时”;她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的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复兴梦想中不可忽视。因此,人民政协的使命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始终离不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她是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作为人民政协的一名工作人员,为政协事业而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和光荣。
二
在钟山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工作期间,我常常深入老城、场坝学习组。老城、场坝学习组是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坚持到今天的区政协基层学习组,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我常常同老城、场坝学习组的老同志们一起学习。他们来自社会基层,最了解基层群众的情况。他们常常反映社情民意让我及时反馈给区政协领导。每次学习完,我总是将他们反映的社情民意及时反馈给区政协领导,受到区政协领导的好评。从经常下基层联系基层学习组中,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最能够反映社情民意,最能够了解和体察民情,是名副其实“人民”的政协。因此,每次我深入基层学习组都有收获,都不觉得苦和累。
三
1990年,老城、场坝居民吃水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地十多位政协委员了解情况后写提案,要求尽快解决。钟山区政协对此提案十分重视,深入基层调研,充实提案内容,形成调研报告报相关部门,并通过驻区市政协委员联名向市政协提出后,引起市区两级政府的重视,把解决该片区供水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并列为有关部门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目标。市政府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投资430万元埋设管道从窑上水库引水。1991年9月,老城、场坝饮用水主管道开工。开工后,老城、场坝片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从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只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认真办理好委员提案,就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政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历史功勋不可磨灭。
四
1995年,贩毒、吸毒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钟山区深受毒品危害。面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区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根据了解的情况讨论研究并提交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禁毒问题”的建议案,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禁毒问题”,打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三禁”人民战争……
这份建议案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钟山区禁毒委员会”,在区公安局增设了缉毒科,按照“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在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专项斗争,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从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最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建议案的办理,最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正因为有了钟山区政协的第一份禁毒建议案,钟山区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人民战争,为还我一方净土作出了贡献。
五
回顾在钟山区政协工作的十多年,我深深感到:人民政协是最能够锻炼人的地方。以前我不会写调研报告,在区政协工作期间,区政协领导常常安排我写作调研报告。我在同委员们一起深入基层调研后,才开始学会写调研报告。我从不会写,到不断地写,先后写作了《对凤凰新区出土文物的调研报告》、《钟山区名人故居的调研报告》、《钟山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等近二十篇报告,渐渐地我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区政协领导的好评,并将它们收编在每年的区政协调研报告集中。
人民政协是最能够培养人才的地方。我爱好文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而正是在人民政协这样的地方,让我有机会发挥我的特长。我在深入基层调研、深入基层学习组学习的同时也是深入生活的过程,这给我提供了许多写作素材。终于,我写的文学作品得到了认可,我成为钟山区作家协会第二届秘书长,我先后在《双水》、《凤鸣钟山》、《贵州政协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如果我离开了人民政协这个舞台,我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回顾在区政协工作的十多年,我十分感谢区人民政协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深感人民政协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六
在钟山区政协工作的十多年中,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常常同区政协委员们一起外出考察学习。2012年,曾经到过浙江、福建沿海一带考察学习。每到一处,当地政协均热情款待,互相交流。这种氛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就是一家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家庭般的温暖。因此我更加热爱人民政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