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6507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0-09

浅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政协工作

□杜忠洪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政协组织,如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政协工作继续前进,再创佳绩?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政协在人们的认知中是一个“闲”部门,之所以“闲”,主要是一不决策,二不执行,也就是不发号施令。那么,政协就真的无事可做?随着我国对科学化决策要求的日益提高,民主化进程的日趋推进,政协要履行好职责职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这就充分说明,上级已经赋予我们把握协商议题、注重协商成效的使命。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履行好、完成好这一使命,就不能“闲”而不做,“闲”而不理。而要向惰政宣战,除去“二线思想”,静下心来学习、静下心来思考、静下心来专注研究问题。作为政协组织,就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视角地分析问题,从问题的数量、解决的质量、谋划的超前上做到善于谋断,以便准确地建言献策;要以一种只争朝夕,任期有限、工作无限的昂扬斗志履行好政协应有的使命,创新政协工作。精神振奋了,就要找准位置,依据政协工作的特点,应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越位、不错位、不丢位,只有理清了思路,政协工作才会主动。

  二、要为培养干部加压尽力。政协的紧急任务少,硬指标少,工作弹性大,相应的机关干部的压力小,担子轻。长此下去,容易形成消极、不作为的心态,这对于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极其有害。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各级政协组织就要根据政协工作特点,从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调研型”机关入手,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激励干部自我加压、开拓创新。要通过对干部的管理、教育、考评,使政协干部人人奋发有为,奋力争先,打造工作实、效率高的政协工作形象。同时,要注重同政协干部思想上多沟通、情感上多交流,纠正他们的思想偏颇,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政协机关干部锻造成思想敏锐、洞察力强、聚集问题准,能干事、干成事的全能型干部。

  三、要为委员履职积极搭台。政协委员是各行业的优秀代表,拥有了比别人更为有利的参政议政条件。作为政协组织,要为委员铺好路、搭好桥,使委员履职更为便捷、实效。一要健全制度。凡上级有关加强委员履职的条文,在与党委沟通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与上级要求相匹配的文件规章,通过党委印发到相关部门,为委员履职争取到制度上的保障。二要开通“直通车”。把政协各位领导的电话印发给委员、建立委员QQ群,方便委员随时联系,反映社情民意。在与党委政府领导充分协商的前提下,安排委员定期与党委政府领导直接对话,反映情况。三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要适时组织委员开展调查、视察、评议活动,并结合地方情况和委员实际,开展以委员“五个一活动”(每位委员一年至少要参加一次调查、视察活动,书写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提出一条建议,办一件有意义的实事)为内容的活动,激励委员“为民”、“务实”的建功立业。四要做到在政协常委会召开前,将会议协商讨论的重要内容印发给相关委员,给委员留足思考讨论的时间,为委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让委员履好职、参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