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平在全省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电视电话会上强调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本报讯(特约记者 卜 锐)9月24日下午,全国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下称《条例》)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省政府立即召开全省视频会议,对贯彻落实《条例》进行动员和部署。副省长王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贯彻好落实好全国会议和国务委员王勇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其核心实质和主要内容,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王江平指出,当前,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务院制定出台《条例》,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前提条件,更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条例》的重大意义,认真按照《条例》各项要求,各司其职、抓出成效。
王江平强调,全面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条例》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利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着力解决因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导致的监管服务不到位、市场竞争机制失灵、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其目的是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维护交易安全、保障公平竞争。在贯彻实施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贵州实际,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把握主要特点。《条例》主要有强化信用约束措施、强化部门联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形成社会共治四个方面特点。各地各部门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牢牢把握这些主要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地区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明确主体责任。《条例》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和企业是不同的信息公示主体,应分别履行好信息公示义务。各地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增强工作的责任性和主动性。三是保障企业权利。各地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条例》过程中,既要落实好信用约束措施,强化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又要注重对企业的正面引导,教育和帮助其不断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四是注重执法公正。各地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条例》的同时,必须抓好依法行政和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建立完善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王江平强调,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一是及时做好《条例》的培训工作。各地各部门不但要抓好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还要抓好对企业的学习培训。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能够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精神,熟悉企业公示信息的操作流程,熟练回答企业在公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指导其完成相关操作。各级国资委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培训,各级工商联要组织商会进行培训,各级个私协要组织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培训。通过对企业的培训,使其详细了解《条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够按照规定报送并公示企业信息。二是切实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条例》的宣传工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政策宣传,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等各项制度的重要意义,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并监督企业开展信息公示工作,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的良好氛围。
图为会议现场(卜 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