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般走来走去的人物
——评王猛舟小说集《娘妮》
□赵雪峰
王猛舟说,当人物在你的头脑里走来走去,你把他记录下来,这便是“小说”。
一
猛舟在后记中说《“俄罗斯”总统》就是他在县里工作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俄罗斯”总统时常在他的头脑里走来走去,他将“他”记录下来,但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小说”,他认为,它更像一个直白的故事。我恰恰认为,这是整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篇作品,正是《“俄罗斯”总统》的成功描写让我有兴趣读完整部作品。我曾多次发短信或电话十分关切地问他“俄罗斯”总统现在怎么样?他说是虚构的,至今打死我也不相信这是虚构的。过去我一直傻傻地认为小说、电视剧那些东西都是真的,当我完成50万字的长篇小说首届文学“金贵奖”获奖作品《皇天后土》后,我才知道,那些东西全是假的,全是“胡说八道”的!能把假东西写真是本事,而把真东西写假更是本事,我知道是王猛舟先生把“俄罗斯”总统这样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人物写假了,写成虚构了,所以我说猛舟同志太有本事了,居然把真东西写得那么假!这需要文学的功力。
“俄罗斯”总统这个人物的塑造极其成功。“俄罗斯”总统曾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被一群小媳妇脱过裤儿,可计划生育却被他抓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俄罗斯”总统把生态环境“恶”(俄)劣、贫穷“落”(罗)后的喀“斯”特地区由“三跑”(跑水、跑土、跑肥)变成了“三保”(保水、保土、保肥),“俄罗斯”总统也因而得名;“俄罗斯”总统是行动的思想家,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朴素的农民哲学家,是脚踏实地的创业英雄,因此,“俄罗斯”总统被媒体吵得红极一时,甚至他都感觉“红”得“遭不住了”;“俄罗斯”总统做过“三件善事”:修桥补路、造林栽树、办教育;也干过“三件恶事”:牵牛拉马、抓人结扎、上房掀瓦。但他把恶事做好,好事做好就不简单了;“俄罗斯”总统作为一个乡镇干部,曾陪县长到省财政厅要180万的县庆补助经费,他死磨硬缠、智勇双全,硬将180万变成了830万,为该县立下汗马功劳;“俄罗斯”总统还是“四寡理论”的发明者,一是“寡妇的裤子——‘扯’不得”,他当乡长时,每逢赶场天,总有很多群众来找他办事,遇到无理取闹或是过分要求的,他总是说:不要扯,不要扯,我是寡妇的裤子——“扯”不得哦;二是“寡妇睡觉——上面没人”,夹山乡石漠化治理,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宣传出去之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些乡镇书记对他说,你书记乡长任职都十多年了该提拔进步了,他说:“别做梦,我是寡妇睡觉呀——上面没人”;三是“寡妇生娃娃——大家帮的忙”,他被提拔为副县级干部,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反倒感谢大家说:“祝贺什么?我这是寡妇生娃娃——全是大家帮的忙”;四是“寡妇睡觉,经常换人”,正当“俄罗斯”总统对违规购车的事还在忐忑不安的时候,事情出现了逆转。大家都认为“俄罗斯”总统的“名牌车”肯定坐不成还要挨处分的时候,他恰恰是坐成了,坐稳了。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贵人”相助,“俄罗斯”总统化险为夷,变坏事成了好事。他对大家感叹:我“俄罗斯”总统是寡妇睡觉,不是上面无人,而是上面有人,还不是一个人,而是经常换人,换更重要的人”。“俄罗斯”总统“四寡理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这个“俄罗斯”总统故事太多,一言难尽。这个故事编得太好了,几乎完美无缺,没有一波三折,没有大起大落,却处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让人忍俊不禁,爱不释卷。作为首届文学“金贵奖”50万字《皇天后土》的长篇获奖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绝对是篇堪称经典的中篇小说。
二
作为布依族的猛舟,他的作品保留了民族最原始的胎骨,在《爱之药》里,我们看到为寻找我们布依民族的“爱药”而痴痴以求的男男女女。他写道:“也许,对于我的故乡和民族,我是个中了爱药的人。”这构成了《爱之药》的重要的两个层次。“我”从一个被同学斜视的以为要靠加分才能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全班第一被人另眼相看,甚至热恋,到想让“我”吃“爱药”的故事演绎,揭示了“真正站起来的布依土地”的力量。“三响坐地炮响过以后,山寨以欢迎宾客最隆重的礼仪将我们簇拥着进寨里……”这样的描写颇有民族风味,叙述方式颇有阿来《尘埃落定》的味道,老练而深沉。整个故事圆满,可他的整个推进又是十分文学的,“爱药”已经不是一般的“故事会”,他的艺术化的描写带着浓浓的布依味和文学味让人过目不忘。
《娘妮》是一部很反叛的中篇。《娘妮》带着浓浓的布依婚俗的反叛与抗争精神杀气逼人招摇登场。文章一开头就出现“戴假壳,落夫家”的激烈的打斗场面,这是我们布依族太真实的写照,“我宁愿死!”娘妮嘶声力竭地喊,奋不顾身用头撞对方下身,如烈马脱羁冲出虎口,逃向山野……娘妮去了哪里?到了省城一个同宗的堂哥家,并经人介绍进厂。由于她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深得哥嫂、邻居和厂里的领导同事的好评。但好景不长,哥嫂给她介绍男友她不喜欢,她爱上了可以当她爹的老头席总。倘若自己嫁给席总,家乡人是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他们会恶咒哥嫂,会宣布开除他们的族籍,会把他们当逆子看,不许他们回乡探亲、祭祖……进退不能的时刻,娘妮最后选择了自杀。都说无巧不成书,在她自杀的一刹那,被过去那个幼小的未婚夫看见救了她,而更巧的是过去这个未婚夫之妻病故,二人毕竟有过“娃娃亲”,且又有救命之恩,一来二去,二人终成连理。于是,故事由抗争又回到原点,由反叛又回到起点,由逃跑又回到逃回。是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还是说家乡的世界很单调,但家乡的人很可靠?我不知道该怎样看待这篇作品,他的容量很大,还不是反叛一词就可以概括得了的,这样的构思离奇、大胆、真实,但又带着反叛和荒诞,留下的空白很大,谁留下了空白,谁布局了空间,谁完成了未知构架,谁就可能通向成功和伟大,《红楼梦》的空白和未知就像一个世界控制你而成为经典和不朽。这篇作品《娘妮》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所以作家将它作为整部书名,其用心何其良苦!
三
说起空白、空间、未知,《荒野的呼唤》堪称经典。故事十分离奇,像一个童话。叙事主人公挂职扶贫来到盘江边上的布依寨,一番布依语交流后,同族同宗的民族自我认同感使他得到热情接待。为了寻求传说中的古文字、岩画、金银宝藏进入了大菁林。没有找到什么岩画、古文字,更没有金银宝藏,却陷入了茫茫的蛮荒世界,最后被一对野人式的男女救了。这一对男女的原始人式的生活令他颤栗,男的是个哑巴,咿咿呀呀说些只有他女人能听懂的话,白天喜欢打猎,夜晚喜欢做爱;而女人竟是自己布依民族的姑娘,却已不会说布依话,只叽里咕噜说些只有哑巴能听懂的话,他用布依话慢慢唤醒了她最初的灵性,偷偷带着她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正当他庆幸这个女人终于逃离那个蛮荒的地方时,她野蛮地推开我,转身朝那山野跑去,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她又回复到那蛮荒的世界去了。这个故事浸透了作者深深的思索,也引发读者去冷静探寻这其中的奥义。他留下的空间空白和未知构架实在太大。有评论家认为是一种面对野蛮的忧患和现代文明的呼唤,我不完全赞成。我截然相反的认为,这不是忧患也不是现代文明的呼唤,这就是对原始人性和原始人情的礼赞。小说末了写道“她一阵大笑,口里又叽里咕噜讲那哑巴才能听懂的语言”。显然,女人担忧着哑巴,牵挂着哑巴,迷恋着哑巴,她的爱她的恨她的喜她的悲她的情她的灵全都留在原始森林里了,留在哑巴那里了,她能不回去吗?相比今天人见人爱,见人爱人,见钱爱钱,见异思迁,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爱不知要强100倍,人类发展到今天不知为什么会如此轻视感情,藐视情感,糟蹋灵肉?!这种“活化石”般的爱感天动地,让我们幡然悔悟,痛心疾首,潸然垂泪,沧然下跪!哭我为什么就没有如此执着的忠贞和坚守,哭我为什么就没有如此真诚无悔忠贞不贰的女人!还要什么文明、现代、忧患、呼唤这些没用的词语干什么?!因为我们的太“文明”、太“现代”、太“自由”导致了多少家庭悲剧和孩子悲剧,夫妻离异,双双自杀,夫妻离异,变态施暴,父母离异,孩子变异,父母离异,孩子跳楼,父母离异,孩子吸毒,杀人放火,一桩桩,一幕幕,历历在目,家庭细胞的裂变,已经危害到社会稳定。为此,哪怕仅仅为此,我们真的要发出“救救爱情”、“救救家庭”、“救救丈夫”、“救救妻子”、“救救孩子”、“救救爸爸”、“救救妈妈”、“救救家”的呼唤和呐喊!这根本不是现代对荒野的呼唤,而是荒野对现代的呼唤!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哑巴和女人的感情需要放弃还是需要坚守?哑巴需要抛弃还是需要带走?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这就是小说对人性的触摸。对人之初性本善的呼唤。哑巴和女人这种原生态的爱已经不复存在,这种至高至纯的爱和生态和食品一样遭到惨绝人寰的摧残,所以我们一定要保住生态底线包括原生态的爱,及其原生态的责任与担当。我固执地以为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潜意识和终极目的。当然,作为一家之言,未必正确,答案都在猛舟同志那里,而猛舟也未必有答案,作为“始作俑”者,他的想法也许已经无法控制一只破茧而出的飞蝶。小说的“未知”太大,如哑巴和女人究竟有些什么故事,是否存在救命之恩?是否有过生育等等等。这篇小说发表在九十年代初的《民族文学》上,这是一本全国最高民族文学刊物,其小说的空间空白艺术构架水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永恒与不朽!
他后面的一些作品也是奥义无穷的,看似平淡,甚至有些荒诞或是黑色幽默的故事背后潜伏着意味深长的寓意。如《干部楼下的空地》那个打杂的吴老者和那个“腐败”局长的矛盾,一句反复出现的“马克思不会饶你的”,我始终认为这里面埋伏着深不可测的东西,好如陈忠实短篇小说《树,是会说话的》里面反复出现的对白“树,是会说话的”;还有《我们场上的吴老者》,从吴老者手下流泻出来的英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潜伏着某种暗示。两篇主人公都叫吴老者,都是某种力量的代表,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欲哭无泪,欲喊无声!他们的悲剧力量在阿Q和孔乙己之上!包括那篇不到千字的《笔名》,也是带着刻骨的辛辣,对沽名钓誉,混淆视听,图慕虚荣者进行无情鞭打!其构思精巧,技高一筹。
猛舟是个“两栖动物”,“乌纱”大过“芝麻”,却在不停地思想一方生灵的安之顺之,暖之凉之,无论是经济的抑或精神的丰足与武装,他说“不敢懈怠”。看他慈眉善目的外表装满多少思想风暴,魁梧雄壮的躯体写满多少华彩诗章,才使一方石头变成财富呢?而在文道与政道的双足行走中,诗意的她又是如何的倥偬呢?因为官场还有人在写作,所以我不怀疑官场也还会有诗意;因为文人也还有人为官,所以我不怀疑文人也还会有热血;因为官中有文文中有官,所以我并不怀疑这个民族的素质。
我常常在思考,要是我们的猛舟兄不出仕,安心从文,其成就未可限量!会在当下的许多名士之上,我坚信不疑!猛舟同志在后记里说他的下个目标,将创作一部关于六马山糟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乡六马民国时代王仲芳、陆瑞光等人物从他幼年时代起总在他的头脑里走来走去,铭心刻骨。这些人物将会成为他笔下的一大群“俄罗斯总统”。我期待着他的长篇《六马山糟》早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