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622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8-13

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活力

——松桃自治县强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 洁 李 勇

  “今年春节黄金周的游客比去年多了一成,主要是体验原生态乡村旅游生活的居多,仅住宿和餐饮收入比去年增长30%,特别是苗族刺绣更受游客们的青睐。”苗王城乡村旅游示范户吴明书感概地说。

  吴明书是从2011年办起乡村旅游的,在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的大力扶持下,生意越做越大,住房从以前比较简陋的普通木房发展到现在装修十分考究的农村吊脚楼,在她的带领下,全家共5口人都在从事旅游业。仅2013年全家的旅游收入就达20余万元。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该县是1956年全国成立最早的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积淀厚重,生态条件良好,曾先后获得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绝技绝活艺术之乡、全国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6块金字招牌,其中有3块为松桃所独有。

  搞好科学规划 整合旅游资源

  自2012年以来,松桃自治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开发工作,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大力发展以民族文化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旅游规划上,县委、县政府提出 “五县五化”发展战略,按照“苗王故里、绝技之城、神奇苗乡、美丽松桃”的品牌定位,突出抓好“一山(梵净山北线)、一河(松江河)、一城(苗王城)、一湖(九龙湖)、一街(文化旅游产业一条街)、一基地(苗绣基地)”六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九龙湖、苗王城、苗王湖、潜龙洞、桃花源等景区建设。

  “资源最具震撼性,凡是到过松桃桃花源自然风景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里的空气质量是世界上少有的,其浓度最高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平均为13万个以上,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因此,我县利用这一独有资源,提出了与国际旅游终结地接轨的定位。”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分管副局长麻雪峰在谈到桃花源的规划时特别兴奋,“桃花源规划是从旅游业发展定位、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空间布局功能区块的划分等内容入手,就如何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重点项目、打造旅游小城镇、树立旅游品牌、深化品牌、延伸品牌等,将所有的人为景观融入到现实的自然原貌中,使其保持原有的秀丽景色。”麻雪峰如是说。

  据了解,该县在“十二五”期间,共编制了40个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建设资金达835.2亿元。其中,旅游交通建设工程11个,规划建设资金62.2亿元;旅游精品工程7个,规划建设资金235亿元;特色风貌村镇工程3个,规划建设资金92亿元。旅游商品开发和购物工程2个,规划建设资金53亿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1个,规划建设资金55亿元。生态保护和开发工程13个,规划建设资金296亿元;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工程3个,规划建设资金42亿元。

  盘活民间资本 加大资金投入

  松桃县虽说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财政经费紧张,许多景区景点尚待开发。

  对此,该县始终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融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景点开发,到目前为止,该县已启动的旅游项目总投资达8.52亿元,其中旅游配套服务建设3.02亿元;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5.5亿元。累计实现利税1034万元。全县旅游社会资金投入3.5亿元。

  据悉,目前在建重要旅游景区及景点6个,己推出旅游精品线路6条,开发乡村旅游景点9个。按照全力打造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目的地和丹霞民族文化旅游城的发展思路,在县城新建了一个民族文化广场(世昌广场)和一个休闲文化广场(七星广场)等现代旅游项目。同时在乡村重点发展了一批以正大乡万亩茶园基地、苗王城景区、盘信镇大湾苗寨、龙世昌烈士故居、盘石响水洞、寨英古镇等为典型的乡村旅游景点,还在桃花源景区完成了287亩,共31800株的樱桃、花桃、新川中岛、脆蜜桃、甜桃和冬桃6个品种的桃林种植等

  此外,随着旅游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旅游资源的吸引,旅游公司和旅游服务行业发展迅猛。目前,县内已注册旅游开发公司7家,旅游娱乐单位12家,旅行社门市部4家。旅游商品生产步伐加快,现有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7家,旅游手工艺生产作坊560余户,10家旅游商品销售点,开发设计生产了一大批具有松桃特色的旅游商品。还专门成立了铜仁市首家由村民自愿组成的苗王城旅游协会。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有15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有4000余人。旅游服务及导游持证上岗人员207人。

  值得一提的是,松桃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利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旅游的战略决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发展旅游业急需的是资金,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此,松桃本着“眼前让利、长远得利、平等互利”的原则,不断创新融资体制,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吸引国际国内投资者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眼下,苗王城、九龙湖、潜龙洞、桃花源等重点景区十分看好,特别是总投资35亿元的九龙湖景区,先后有重庆、广西、云南等客商前来投资,协议总额10亿元,撬动民间资本4亿元,该景区占地3400亩,其中水域面积1000亩,分三期共6年建成,按照AAAAA级景区打造,森林覆盖率达90%,是天然的旅游度假胜地。

  打造旅游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

  在宣传旅游上,松桃县明确提出了“一山、一河、一城、一湖、一街、一基地”的战略思路。全力打造“苗王故里、绝技之城、神奇苗乡、美丽松桃”文化旅游品牌。其中,“打造品牌、提升产业、调整结构、发展经济”成为该县决策者们的共识。如正大乡以苗王城AAAA级景区为平台,以万亩茶园为重点,精心打造观光农业。寨英镇通过每年举办“滚龙文化艺术节”,瓦瑶村每年举办花鼓艺术节,盘石镇每年举办鼓社节,干沙坪村每年举办梨花节,孟溪镇每年举办花灯节,九龙村每年举办情人节以及每年县城举办新春七天乐、“四月八”,龙舟节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活动吸引国内外广大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旅游。

  此外,“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促销机制是松桃铸造品牌的又一特色。该县组织旅游、文化参加国际、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组织队伍前往重庆、深圳、广西、湖南等主要客源地促销。近年来,该县还与重庆、张家界、凤凰等地结成“旅游合作伙伴”,在张家界等主要客源地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开通了重庆至苗王城、张家界至苗王城旅游专线。

  不过在当地人看来,松桃的旅游品牌,最让人着迷的,还是那迤逦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该县有上千年历史文明的梵净古都——寨英古镇,六百年风雨沧桑的苗疆古军事城堡——苗王城,以及由此诞生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南方长城,神秘而古朴的中国戏剧活化石——苗傩愿戏以及离奇的巫文化;赶新年场、放社、四月八、六月六、赶秋节等多种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合为一体,其中苗族花鼓、绝技绝艺、苗族“四月八”、长兴“六月六”、盘石舞狮节、孟溪花灯等独具特色,名副其实地成为松桃最具分量的文化旅游名片。

  据悉,下一步,该县将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一园四区”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力争到2015年,游客接待量达到665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30%;旅游总收入突破65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处,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将松桃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备、服务优良,集梵净山生态旅游、佛教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苗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苗族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型国内知名旅游区。

苗王城一角

苗族绝技——走砂刀

中国滚龙艺术之乡——寨英古镇

潜龙洞景区游客如织。

一年一度的黔湘渝边区龙舟赛在清水江举行。

苗家八面鼓舞

花鼓迎宾

寨英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