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省物流业健康科学快速发展,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2013年9月中旬,民革省委会经济委员会专题调研组与省物流协会一同赴凯里、丹寨等县市物流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考察企业的物流流程,深入了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于10月中旬组织贵阳市部分物流企业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目前我省物流业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与挑战。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民革省委提出了《关于推进我省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民革省委建议——
集中力量打造重点物流业园 全方位发展现代物流业
□本报记者 杜 薇 顾 娜
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省GDP为68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687.4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8%。
目前,全省通过国家A级标准评估的物流企业有15家。全省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差、乱,成本高、效率低、利润低的现状。同时,物流市场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缺乏规范的联动管理。通过调研,民革省委认为我省物流市场经济总体活跃度不高,导致需求并不旺盛。
物流市场总体活跃度不高导致需求不旺
据了解,目前,全省各地的物流园区规划已经基本结束,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各种功能物流园区建设数量过多,规模大,投资大,有的甚至超过该地区GDP承载能力;园区有规划,无设计,项目很难落地;园区发展无较好的盈利模式,功能物流园区中商贸市场、物流地产比重偏大,真正物流用地及投入比例偏少;建设规模大,用地审批复杂,建设周期长,不能及时满足现阶段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注重区位优势,产业与物流不匹配,运营风险较大;缺乏统筹规划,新旧物流园区、新园区之间的竞争将会持续。
同时,由于产业的效率需求不突出,仓储作为现代物流业最重要的核心环节,目前没有体现其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仓储发展现状设施陈旧、效率低下、运营水平原始、配套物流装备与仓储容量不匹配;仓位面积利用率、翻仓率低,导致盈利水平较低;地价升值,仓储的发展潜力受限;普遍不具备配送能力,仓储多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造成城市交通环境恶化,物流只能小规模作业,适合小散弱的物流生态环境,对产业提升是一个制约因素。
“虽然,2013年来贵州经济增速较快,但还未形成良好的物流市场及环境,运输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参与该专题调研的一位委员告诉记者,“贵州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目前并无成熟运营的内河运输;专业场站严重缺乏,且运营还没有好的模式和经营环境;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高,利润率普遍偏低;车辆闲置率和空驶率高,运输方式单一,不足以支撑产业升级。目前,集装箱运输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南部二戈寨片区的改貌车站以及一些大型的生产企业,如黔轮胎、茅台、贵州烟草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客户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导致了城市与区域配送的难点越来越突出,并且城市配送涉及的管理层面多,没有联动导致现在的局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配送环境制约,最后一公里成本翻倍陡升,加之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我省物流流向大多从贵阳到各地州运送,而从各地州返程至贵阳时,没有较多物资支撑,致使返程车空驶率高,区域配送成本高。
据介绍,从生产物流角度而言,我省基本没有物流企业参与到生产企业的ERP(烟草、酒业、矿业还未调研),没有一家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能为生产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服务,导致许多进驻工业园区的企业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甚至直接影响到生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未给企业提供对应的政策指导及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企业得自行解决;省内运输方式及通道有限,企业生产原料、成品运输受阻;第三方物流企业门槛低,但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寥寥无几,不能为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提供充足服务;供应链物流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综合素质不高、经验缺乏、物流观念差、沟通协调能力差,不能有效推进整个链条的滚动。
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但从此次调研来看,除个别有意识的物流企业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信息化的基础。据了解,物流装备整体而言还很原始,专业化运输车辆少,集装箱还缺乏整体配套,仓储的物流装备严重不足,托盘、叉车、堆高机、龙门吊、正面吊的数量远远不足,不过这与仓储的面积、规模、满仓程度、运行的效率需求也有关系。而造成物流信息化滞后原因则在于小型物流企业管理者及物流从业个体户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使得物流操作还停留在原始、单一的阶段,对新型物流技术及手段不了解,缺乏专业物流人才对具体操作进行优化;在物流信息互通方面,没有建立起具有政府公信力的信息化平台,导致物流企业与货主,物流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得不通过既成的、原始的手段进行信息互通;很多企业只单一地看到物流信息化及装备现代化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而忽视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效率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物流从业人员20余万人,物流专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信息技术人员不多,专业化的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更是屈指可数。对于一些物流业刚起步的地州或者县级物流企业而言,专业化的物流技术管理人才更少;相当多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专业素质低、服务意识差、物流观念差,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低,效率低。
全方位打造我省现代物流业
针对存在的问题,民革省委在提案里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全省推动物流业发展的联动机制。现代物流业涉及面广,需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议从省级层面成立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或专职常设管理机构,确立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领导和协调全省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事宜,统一研究制定全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发展重点,协调解决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各地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确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当地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并明确各物流管理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及方向,让底层工作人员及物流企业能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快速高效解决有关问题及困难。
加大对宏观政策的详解及宣传力度,强化与物流企业的沟通联系。在政策执行层面,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对民营企业还是有诸多限制,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及时传达政策信息时,特别是基层的管理部门,应详细解释政策的实施细节,使得各个政策方针能够落到实处,物流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际好处,提高物流企业效益和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建议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要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制定出台全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并加强与国家有关规划的衔接,明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重点、标准和空间布局,指导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并强化项目、资金等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的硬环境。
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及管理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物流业园。充分利用已有设施,结合我省的工业产业布局,加快重点物流园区(中心、基地)规划布局和建设。整合资金、项目等力量,集中打造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物流园区,吸引分散的物流企业进驻,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同时,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管理,对于每个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布局、以及物流占地面积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及时跟踪园区的建设进度和运营情况,以保证能顺利持续运营。
要加快全省物流平台建设,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在通盘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物流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吸引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群体和社会运输车辆司机群体,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对有实力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
加强物流行业公共秩序建设和诚信建设,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政府要引导和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建设,首先应加大对物流行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力度,如许可制、执业资格的要求。加大物流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重点抓公共秩序建设和诚信建设,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诚信体系,现代物流建设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秩序,建议政府在这方面要多加强引导和推动,保证物流市场正常有序运行。
要强化资源整合,积极培育物流企业集团。针对我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资源分散,综合服务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布局不合理,增值服务项目少,以及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等情况,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联合,培育物流企业集团,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外面的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来,快速壮大我省的物流企业力量,为加快我省物流业快速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