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572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5-15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和“两加一推”的主基调以来,全省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成长速度加快、要素保障改善、集聚效应增强、带动能力提高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同步小康建设的重要载体。

  为此,民进省委围绕我省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完善我省工业园区顶层制度设计,强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民进省委专题调研建言:

完善我省工业园区顶层设计 强化科学管理

□本报记者 杜 薇 顾 娜

  根据调研,2013年1至11月全省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6%,同比增长72.61%。全省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园区达到15个,50亿元以上的园区21个。仁(怀)习(水)工业园和小(河)孟(关)工业园等2个千亿级培育园区产值分别超过390亿元、350亿元。预计全年工业园区完成投资2400亿元,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3.4亿元。基础设施、规划修编等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加速形成。30个省级重点园区中,14个园区重点发展“四个一体化”,7个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3个园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医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

  顶层设计缺失致问题凸显

  在全省工业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的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对地理位置、资源、环境、交通、财力等因素考虑不周、“规模贪大”等问题,一些园区出现“虚壳”装项目等不实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业产业园区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

  通过调研,民进省委发现我省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大项目偏少,企业规模偏小,在短期内难以对我省工业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二是整体上融资难成,园区投融资平台实力较弱,普遍存在现金流不足、可经营资产少、贷款抵押物不落实等问题,难以取得银行授信和信贷资金支持。三是不少园区主导产业仍不突出,聚集效应不明显,标准厂房建而未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四是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环评滞后,仅有50%的工业园区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规划环评工作,有70%园区尚未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五是部分园区选址和功能定位对环境敏感区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安顺市夏云科技工业园区处于贵阳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与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范围重叠。

  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针对存在的问题,民进省委建议,紧紧围绕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投资突破3000亿元的主要目标任务,认真开展“园区攻坚年”活动,着力解决园区“装什么、怎么装”的问题,理顺管理,强化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推进全省特色园区建设。

  规范顶层设计,创新制度安排。一是理顺高新区、经开区、循环区和产业区的管理关系,整合省商务、经信、科技、发改部门的分散职责,所有涉及工业的各类高新区、经开区、循环区和产业区确定由一家牵头单位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二是组建全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负责打捆融资,满足园区建设长期融资需求。在工业园区特别是30个省级重点产业园区整合项目资源组建园区经营公司,盘活园区土地、标准厂房等存量资产,增强园区投融资能力。三是按照发展混合所有制要求,建立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收各类主体参与园区建设经营,推动园区建设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企业主导转变。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四是强化地方政府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责任,培育园区税基。实行产城一体,以产带城,划拨部分城镇规划区土地由工业园区经营管理。五是强化对园区资产、负债、预期收益和偿债能力的动态监管,建立科学规范协调的规划体系

  加强园区产业项目建设。一是成立专家组,分园区拟定高质量、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产业项目库。二是推进重大项目进园区。采取特殊政策,狠抓经营主体,扶持骨干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带动企业和项目,迅速形成园区产业聚集的向心力,增强园区内生发展动力。三是出台“贵州省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调整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各类园区之间的配套合作,增强贵州工业园区整体协调性和产业聚集能力。

  加强对园区的科学管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园区。二是加强科学考评和动态管理,建立园区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布局调整,对各类园区定位与布局作相应调整,对不适宜继续发展的园区予以关停,对适宜合并的予以整合,对需要重点加强发展的,给予集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