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569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5-09

遵义:借新政东风 助市场主体提速发展

  本报讯(陈 颖)遵义市工商局注册窗口紧紧围绕打造“小康遵义、法制遵义、人文遵义、平安遵义、生态遵义”的要求,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促使社会反响热烈,群众投资热情高涨,市场主体发展态势良好,改革初见成效。

  新政制度改革初见成效,诚在工商窗口高效便捷的办事效率。改革新政实施以来,从3月1日至4月28日的统计数据来看,遵义市工商局驻政务服务中心注册窗口在此期间共办理名称核准288个,办理设立登记152户,办理变更登记195件,办理备案登记9件,办理注销登记4个,其他事项4件,日均受理咨询量逾60次。遵义市第一季度企业分布各类市场主体也凭借私营企业24914户次,外商投资企业187户次的发展情况,在全省排名中位居第二,呈现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跃,增长势头强劲的大好趋势。有鉴于新公司法对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工商注册窗口在工作流程中明确审查、核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一审一核制,对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提高登记效率,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政策优惠带来的实惠。据统计,新《公司法》实施以来,注册窗口受理的288个名称预核准事项均当场办结,时效率达100%,办理的设立登记及变更登记的347户次企业,均远低于承诺的5—7个工作日,全部在一天之内准时办结。在1小时内办理设立及变更登记的企业达337户次,办结效率高达97.2%。

  新政制度改革初见成效,贵在推行政务公开。该局为全面推行新《公司法》各项举措,在登记窗口的显著位置和工作网站均设立公示栏等政务公开辅助设施及纸质宣传材料,将各项制度、工作职责、登记程序、应提交的材料、登记时限等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强有力的宣传力度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呈现出大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法人制企业的潮流趋势。4月18日,注册窗口迎来遵义市天宇建材市场的五位个体工商户,集体向注册窗口申请设立登记自然人独资企业,据申请人介绍,正是因为通过学习了解注册窗口在网络、电视、报纸、宣传单、资料手册等媒体上发布的有关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他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在用地用工、融资贷款、风险承担等方面的优势,达成共识将自己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法人制企业。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工商注册窗口在工作中注重宣传成功典型,增强了民众建立公司法人制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个体工商户的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氛围。

  新政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重在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工商窗口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窗口的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考核评价和投诉问责等工作制度,力争对服务对象的紧急情况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这一联动机制在遵义天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股份改造的事宜中充分体现了重要作用。近日,遵义天阳食品有限公司为进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而进行股份制改造,因挂牌时间临近,变更事宜紧迫,注册窗口与天阳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联络员机制,提供了个性化、人性化的“出诊”服务,主动加强与企业、金融、证券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助其上市,短时间之内指导帮助企业完善了上市所需的条件。同时,遵义市工商局注册窗口努力汲取本次服务经验,以进一步推进新政实施为目的,正紧紧围绕“开辟绿色通道,配备专人,制定方案”的形式,完善各项内外联动的机制建设,以保证在受理注册登记的过程中,能对企业上市目标、上市进度以及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做到“三个掌握”,并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新制度改革初见成效,质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有效应对空前繁忙的注册登记工作,遵义市工商局根据工作强度合理配置岗位,加强充实窗口一线人员数量,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各环节中。为响应遵义市政府整合资源、扩大规模的要求,遵义市公共交通集团进行改扩重建,需增加注册资本,但由于集团遗留股东问题涉及的变更登记事项十分复杂,所需材料繁多,注册窗口配备专门人员全程协助,窗口人员在协助指导过程中坚持做到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语言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效能规范、服务纪律规范,并最终凭借和蔼的态度,文明的举止以及热情高效的服务赢得了集团的认可。

  该局工商注册窗口一直积极探索创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宣传方式的路径,推行“每日工作法”:坚持每日处理,严格按照“审核和一”制,限时办结,保证注册登记的规范高效;坚持每日规范,按照各项规定和工作职责,严格规范窗口员工行为,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不断推进窗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坚持每日改进,立足窗口工作实际,找寻与发达地区间的距离,正确面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改进到位,不断提高 窗口服务水平;坚持每日学习,窗口工作人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组织工作人员对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讨论,消除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中的技术盲点。“每日工作法”的积极实践和推行,必将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市场主体创业活力的更大催生,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强有力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