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协商平台 拓展协商渠道 扩大协商范围
——贵定县政协积极探索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纪实
□蒋天宏
黔南自治州政协协商民主试点工作自从去年在贵定实施以来,贵定县政协紧紧抓住试点工作契机,始终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原则,以“县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干什么”为基本工作思路,着力在搭建协商平台、拓展协商渠道、扩大协商范围、提升协商实效上下功夫,充分运用政协全体会议协商、常委会议协商、主席会议协商等例会协商的同时,力求在专题协商、界别协商、约谈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的形式、选题、实效方面有所创新,积极探索出具有基层政协特色的协商民主新形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基层政协协商民主模式,为党委和政府参好政、谋好事。
创新选题方式,紧贴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协商
县政协通过研讨和外出考察,结合工作实际,首先以协商议题的选择为突破口,一改以往“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老方法、老模式,采取县委出题、政府点题、政协选题、委员报题的方式,有效扩大了选题的范围,拓宽了选题的渠道。收集并组织实施的“助推贵定黔南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推行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补偿兑现方式多样化”、“贵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殡葬改革”、“调整县城赶集日”等协商活动效果突出、反映良好。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吴嘉甫在“助推贵定黔南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专题协商研讨会上就深有感触地说:“今天这个协商研讨会,它的价值在于贵定县在目前融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热潮当中,保持一份冷静的思考,我觉得是对的。”贵定县县长莫春开在“推行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补偿兑现方式多样化”专题协商会上也深有感触地说:“政协委员开门见山的提意见、出主意,使我们在重大决策前头脑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明晰。”
丰富协商形式,为党政民主科学决策献计出力
县政协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四种协商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协商载体不够丰富,形式运用不够均衡、不够有效的问题,较好地推进了协商民主工作的有序开展。
——突出专题协商。积极为助推贵定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言献策,举办了“助推贵定黔南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协商研讨会”,紧紧围绕园区的定位、模式、机制、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了80多条见解独到、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约请部分政协委员和社区、村居代表就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补偿与县政府及其部门进行协商。
——突出对口协商。县政协专委会积极与对口联系部门加强联系,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又涉及部门职责的问题开展了调研式、约请式、督查式等对口协商。根据县委安排,县政协牵头督查全县20个乡镇年初承诺事项履诺践诺及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各专委会在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入开展督查协商。县政协经济发展委积极与住建、公安、运管、工商及有关乡镇进行对口协商,报送的《关于调整县城赶集日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
——突出界别协商。约请教育界的委员就高中教育改革进行协商,提出的高中教育的机制体制、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以及学费等40余条意见建议已陆续转化为部门工作措施。约请农业界、经济界、工商联界的委员列席县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就农业农村工作、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与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突出提案办理协商。注重提高提案质量,抓好交办协商、办理协商、协商督办。去年的116件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为98%以上。
经过试点探索,贵定县在协商民主的内容、形式、程序、载体、机制及做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县委出台了“一意见两规程”,即《中共贵定县委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实施意见》、《贵定县政协协商民主工作规程(试行)》、《贵定县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规程(试行)》。
——试点期间,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民生工程选择协商议题,牵头举行例会协商、政务协商、研讨协商等形式的协商会议31次,参会人员990余人(次),向县委、县政府报送调研、视察、督查等协商报告20个,提出意见建议298条,促进县政府出台了《贵定县创新土地房屋林木征收补偿办法切实保障好被征地征房征林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实施意见(试行)》、《殡葬管理办法(试行)》、《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办法(试行)》等操作性文件。
——营造了党委重视主导、人大政府支持、政协主动作为、部门乡镇配合、各界积极参与民主协商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