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546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3-27

罗盘跟着政策转

——遵义市创新道教管理服务群众纪实

□ 黄 荣

  遵义市创新社会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道士在农村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以参与殡葬改革为突破口,在公益性公墓选址、小城镇建设、公益慈善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缘起:群体性事件的启发

  人死入土为安是数千年来的习俗,在农村,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革命。2006年,凤冈县启动殡葬改革工作。2007年5月19日,凤冈县新建乡太河村一丧属不配合执行殡葬改革工作,将遗体下葬,有关部门强行起尸时引发上百人聚集,发生了有名的“5·19”起尸案,县、乡、村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一个多月时间才平稳了事态,干群关系深受影响和损害。同期,正安县新州镇新州村蚂蟥沟组也发生了有关部门强行起尸火化的群体性事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当地干部发现,凡有丧葬活动,丧者亲属都会请道士先生来主持,道士先生在整个丧葬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丧葬活动的简、繁亲属均听其安排。农村的丧事、新建房屋活动背后,都有道士先生择“葬期”、“追龙脉”、“看风水”的点拨。只有正确引导和规范正一派道士服务社会的行为,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凤冈县安排县民宗局、县民政局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全县正一派从业人员底数,率先于2007年7月25日成立了凤冈县道教协会,奠定遵义市道教团体参与殡葬改革的基础。目前,遵义市有道教协会1个,凤冈、正安、桐梓、余庆、湄潭、务川、汇川县(区)道教协会7个。全市有道教从业人员1.2万人。

  做法:罗盘跟着政策走

  道协成立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将殡葬管理规定写进道协管理办法,教育引导道教人员熟悉掌握殡葬改革的政策法规,用道教“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尊道贵德、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殡葬改革政策和要求作出积极阐释,让道士先生手中看风水的罗盘紧紧为政策服务。对违反规定的道士先生进行处理。几年来,凤冈县处理违规道教活动16起,查处非法道教活动6次,查处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道教活动18起,处理违规道教人员18人,取消教职人员资格2人;正安县处理违规会员11人次。加强队伍建设,凤冈县建立健全道教人员档案,县民宗局对道教从业人员进行登记备案。正安县建立道协工作三级责任制,即县级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会、乡镇道协联络组、村级道协联络员。掌坛师接到丧家邀请后,第一时间填写“死亡报告单”报到乡镇事务办,做到殡改工作级级有人抓有人管,消除殡改中私自下葬的隐患。为提高正一派从业人员素质,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培训合格发给资格证书。2007年8月以来,凤冈县集中轮训1100多人次,分散培训6000多人次;正安县培训7500人次。遵义市、县两级还注重为道协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正安县每年为道协预算专项工作经费且逐年增加,去年已达10万元;凤冈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道协办公经费,对服务社会好的优秀教职人员进行表彰,五年多来表彰了418人次,表彰资金累计达21万元。市县两级专门为道协安排了办公用房,添置办公设备,正安县乡、村均设有道教专职办公室。最终形成政府引导、民间管理、协会运作的殡葬改革工作模式。当地党委政府把这一模式形象地概括为“罗盘跟着政策转”。

  效果:和谐社会正能量

  遵义市、县两级道协参与殡葬改革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殡葬改革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通过政府的努力和道教协会的参与,全市遗体火化率由8.3%增长到55.42%,净增47.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凤冈县道协成立以来,每年遗体火化率、入公墓率达到100%,每年为国家节约土地近20000平方米,节约木材4000立方,也为老百姓节约了丧葬成本。同时,道协逐步扩大工作空间,在新农村建设、群众宅基地选址和建房,捐助灾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红花岗区政府重大工程建设中涉及坟墓搬迁的阻力时,道协出面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促进了项国的顺利实施。通过发挥道协的桥梁纽带作用,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幅度降低殡葬改革工作成本;党委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服务基层群众上尝到了甜头,宗教团体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壮大了组织,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