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商:促改革举措落地助地方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董 瑶
3月17日上午9点,阳光明媚。记者刚走进南明区政务服务大厅,就看到南明区工商局注册科副科长王伟站在特别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而新设立的窗口接待市民咨询。
“市民群众来咨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不用叫号排队就能直接办理,减少排队时间,方便有创业意向的投资者。”王伟说。
据统计,3月1日—20日,该局共受理电话或现场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工商登记指南》近千份。新增登记企业322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03.8%;新增认缴注册资金624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3.7%。新增企业户数和新增认缴注册资金均呈现“井喷”状态。
谈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后最大的感受,四海金泉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代理人王金凤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门槛降低了、服务更好了”。她表示,在企业启动之初,“实缴”改为“认缴”,就可以用这一笔资金先完善前期的投资,给企业一个缓冲期,再把资金补足,企业的后劲更足了。“工商窗口的工作人员有问必答,态度很热情,我们来办理业务也很顺心。”王金凤说。
据了解,自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发布后,南明区工商局通过召开大会、学习文件等方式传达改革精神,增强全局干部推进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后组织干部参加国家工商总局召开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工商系统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业务培训,并组织注册登记工作人员开展了6期业务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全局干部深刻认识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升了注册窗口工作人员在改革新形式下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该局及时调整和完善工商登记所需提交材料规范、相关表格文档,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在经费上加强保障,确保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该局积极向南明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方向,向各相关部门送呈宣传资料,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利用群众前来办事咨询的时机,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在政务中心LED屏播放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公告等形式,做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意义和股东出资责任、全面了解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作用和约束力,在群众中营造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在咨询和办理业务量大增的情况下,依靠耐心的讲解、细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网上名称预核准,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快速发展。2013年11月18日,该局在全省率先开通了企业网上名称预核准系统。企业办事人员可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申请名称预核准,极大地方便企业,提升了注册登记的效率,得到企业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有278户企业成功通过企业名称网上预核准,并到现场领取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同时,该局通过已开展的网上名称预核准积累经验,积极探索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和存档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更多便利。
南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创新监管方式、转变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从人员素质、服务监管理念转变、电子政务工作能力、注册登记数量激增等方面对工商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南明区工商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措并举认真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在省、市工商局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走前列、做表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深化改革作出了贡献。
南明区工商局注册科工作人员站在特别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而新设立的窗口接待市民咨询。(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