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素质 树形象 保和谐 促发展
——记“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工商所”福泉市马场坪工商分局
福泉市马场坪工商分局地处贵新高速福泉路段,现有工商干部12人,担负着2个乡镇、10个行政村居,近1460余户个体工商户、300余户企业和3个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该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强化“四化建设”、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争领先,抓服务树形象,认真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服务发展,着力打造监管、服务、廉洁型工商。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干部素质
常言道:“打铁还要本身硬”,马场坪工商分局为了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职工行为,先后制定了廉政制度、上下班制度、着装制度、财务制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考核等制度,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推进了工商分局反腐倡廉工作,促进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干部工作责任感,自律性和公朴意识。同时,开展了向优秀领导干部汪洋和模范工商干部付凯,模范公务员胡学勤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全分局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
为了提高干部素质向质量要效益,马场坪工商分局将业务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运用知识,电脑操作,法律文书写作等,每个干部自觉将自身塑造成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多面手,全分局干部学习法律法规、钻研业务技能蔚然成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落实制度、实施综合监管的活动,全分局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至2008年以来办理的200多件案件中,没有因执法过错或程序不合法而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理消费者350多件投诉全部调解成功。
树立良好形象 融洽干群关系
该分局把树好“三个”形象作为加深同群众的感情,争取群众信任与支持的突破口,精心策划,充分调动内外因素,共同创建。该分局领导以身作则,响亮地提出了“向我看齐,跟我走”的口号,坚持做到了“四带头”,带头学习整改,分局长带头学、带头写、带头检查。全分局干部人人会用电脑,并通过了电脑初级考试,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发挥了“领导带头影响人”的作用,带头遵规守纪、公正执法。
该分局十分注意抓作风转变,树“好队伍”形象。针对个别工商干部过去在群众心中的不良形象,以作风转变为切入口,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办事群众,假如我是一名经营者”的换位思考大讨论,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问题;开展了以“百问不厌、百答不倦、百般真心、百般真情”为主题的“四百”活动,引导群众解“扣子”,突出发展理“路子”,结合辖区黄丝镇的地理位置,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使其走上致富道路。排忧解难想“法子”,比学赶帮争“位子”;开展了为群众讲话、同群众谈话、让群众说话的“三话”活动和“对照工商干部标准找问题、对照群众要求找差距、对照职责任务找措施”的“三对照”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疑释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吸纳农村群众和广大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依靠群众的监督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
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全局干部职工责无旁贷。该分局辖区的农贸场有一残疾人王某,需要开一个小吃店,该分局长在为其讲解办理流后,安排注册人员上门为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使其免受奔波之苦,并顺利开张营业。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该分局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高效率、有特色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注册登记职能,营造优质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政务公开制,窗口人员做到一口清。实行“阳光作业”,开通“绿色通道”既坚持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积极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辖区黄丝镇的邹斐设立20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该分局接待了他的咨询并宣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知识,安排人员帮助其起草了相关文件,指导他填写相关表格,仅用2天时间办理完结。截至目前,辖区内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户。该分局成立了党支部和个体行业协会,深入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个协工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积极支持、发展微型企业。2012年,政府出台发展扶持微型企业政策以来,该分局积极做好登记工作,共接待现场、电话咨询80余次,截至目前,办理微型企业42户。引导企业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实施商标战略和品牌工程,积极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全方位服务,引导企业注册商标4件。分局坚决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把帮扶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创业促就业。通过落实优惠政策,辖区内有3名下岗职工走上了重新创业道路,实现了再就业。
推行承诺服务机制。该局向社会公开承诺:“保证辖区屠商决不出售病死、注水猪牛肉,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否则,由工商分局预先赔偿。”在开展“打假护农保春耕”的农资专项治理活动中,分局对辖区内种子、农药、化肥等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8名违法经营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收缴过期农药11件,劣质复合肥3.4吨,关闭一非法复合肥加工点,并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农资购销台账,使农资经营一目了然,保护了农民利益免受损失。实行快捷服务机制。
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群众给工商干部打分制,彻底解决了少数工商人员作风粗暴的问题。通过公开栏、告示牌等形式将办事的依据、程序、标准及结果进行公开,实行阳光作业;设立举报箱,请当事人和群众对干部职工的工作态度、廉洁情况、办事水平及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改变了过去少数干部吃、拿、卡、要的现象;执行上班着装制,上班时间必须着工商制服,在进行行政执法时必须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实行处罚公示制,对受处罚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公示,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在泉市工商局进行的行风群众测评显示,马场坪工商分局的群众满意程度达99%以上。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需
分局辖区有2镇、10个村、51190人、85%以上是农民,如何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化调整,分局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建立“一会两站”,完善农村消费者投诉网络。
针对农村的广大农民文化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属消费者中的弱势群体,有的不认识假冒商品、买了假冒商品不愿投诉的实际,该分局加强在农村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宣讲如何投诉,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条件。使12315深入人心,使农村消费者学会投诉、敢于投诉。
为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分局在辖区10个行政村,利用村委办公室和办公电话设立投诉站,公布投诉电话,制作投诉卡,将分局长、工作人员的工作责职、联系电话、投诉方法、公布在卡上,方便群众投诉。对设立投诉站的村委领导班子进行常识性培训,使他们可以调解一些简单的消费纠纷,并能做好投诉记录。遇到比较复杂的纠纷及时向工商分局反馈,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保护群众利益,分局建立打假维权制度。利用“12315”投诉电话,加大了打假维权力度,做到了“有诉必接、有报必查、有假必打”;并根据商品季节性特点,突出每个季度打假维权的侧重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场坪工商分局在全市基层工商分局的综合考评中,常年名列第一位,2010年评为“人民满意工商所”;2012年6月,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2011年度全国工商系统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