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53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3-14

调结构 突优势 全力推动农业产业跨越发展

——务川自治县实施“六个一”产业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 潘 建

  近年来,务川自治县紧紧围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强力推进农业“产业致富”战略,按照“巩固烤烟、主攻畜茶、后续果药蔬”的思路,大力实施“六个一”产业工程,全县农业产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已形成12万亩烤烟、“100万只羊”草地生态畜牧业、14万亩茶园、14万亩核桃、7万亩金银花、10万亩蔬菜魔芋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围绕产业建基地

  以“六个一”产业工程为抓手,强化产业基地建设。近年来,务川自治县以科技投入为依托,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对接福建中烟、湖南中烟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建成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省级现代烟草农业基地、特色基地单元、烤烟科技示范园各1个,烤烟产值连续两年突破3亿元大关,烤烟生产工作连续两年获遵义市第一。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总体要求,抢抓务川自治县先后被列为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县、全省1000万只优质肉羊工程项目县、全省羊产业扶贫试验区等机遇,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2012年末务川自治县山羊存栏32万只,出栏商品羊20万只,建成了3000只能繁母羊规模的4个核心原种场、30个二级扩繁场、100个养殖小区、1200户养羊大户“金字塔”式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务川自治县抢抓被列入全省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核桃产业种植适宜区等机遇。发展壮大茶叶、核桃、金银花等主导产业,全县重点建设茶叶万亩基地2个、金银花万亩基地2个、核桃万亩基地1个。“六个一”产业联结示范基地15万亩,参与农户6.1万户,带动农户户均创收1.6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龙头牵引增效益

  按照“一个产业有一个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一方百姓致富”的思路,该县分别引进四川正东农牧有限公司、山东临沂鲁安金银花发展有限公司、江一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高原春茶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省、市、县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运行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带动1000户农户脱贫致富。

  园区引领创品牌

  围绕“六个一”产业工程,切实加快推进以正东羊产业示范园区、江一畜牧产业示范园区和建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的省级草地生态畜牧业高效示范园区建设,创建务川白山羊品牌;选择生产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区域,以乡镇为主、综合配套,狠抓市级茶叶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都濡月兔茶品牌;启动烤烟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纯甜香烟叶品牌;推进核桃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务川山核桃品牌;推进金银花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务川寿蕾品牌。

  突破瓶颈攻产业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近三年以来,务川自治县引进了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一线开展“六个一”产业技术指导。全面推行县、乡镇技术人员“三定五包”责任制,将产业技术人员的责权利与农户的效益挂钩。采取现场培训等形式,培训干部、技术人员、产业大户2万多人次,使其掌握了产业发展常规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治等技术。

  二是突破资金瓶颈。利用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的政策机遇,每年整合发改、交通、水利、林业、农机等涉农资金不少于1亿元,用于贷款贴息、疫病防控、品种改良、科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组织信贷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发展“六个一”产业;每年县财政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用于工作经费和奖励;同时,向国开行贷款2亿多元、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元全部投入农业产业建设。

  优质服务推产业

  一是提供发展保障。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六个一”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强力推进“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三大战略,实现“减贫摘帽”目标的决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引导和扶持,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务川自治县已征地2000多亩,建好“七通一平”,打造大坪绿色食品园区,出台了包括土地、税费、融资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二是排解发展障碍。县四家班子领导经常深入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研究推进重大项目部署、重大问题的解决。项目联系领导亲临一线指挥,项目责任单位、服务单位简化办事程序,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全程代办、并联审批制,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按照“程序最少、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要求,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手续办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速度。成立重点项目建设特别督查组,定时通报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典型,对扰乱项目建设环境的不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打击,有效优化了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采取五零服务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跟踪服务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督查机制和年度考评机制等五种机制,采取外来客商零投诉、征地搬迁零上访、项目落地零收费、项目推进零拖延、服务保障零差错“五零”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县四家班子带头抓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2013年务川自治县在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招商推介会上发布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成功签约项目5个,签约资金6.45亿元。

  突出重点抓羊产业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县”目标,创新发展理念,提速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分户散养向现代集中规模养殖转变、从放牧方式向舍饲和半舍饲相结合方式转变、从无序生产向“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方式转变的“三大转变”。

  一是种草养畜。按照“养畜必须种草,草畜平衡配套”原则,大力实施“种草养羊”工程,有计划地建立一批高产、稳产的青饲料场,改良一批草山草坡,建设一批人工草地,盘活一批“五旁四坎”及荒坡地、次生林地、林下草地及退耕还草地。同时,推行规模舍饲模式,羊舍一律实行高床漏缝式标准化建设,完善其设施功能,将羊粪有效转化为有机肥,供种草之用,有效使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了山羊全圈养、零排放、零污染。目前,已种植饲用甜高粱、扁穗牛鞭草10万亩,建成人工草地7.1万亩、改良天然草地5.2万亩,净增山羊36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1/3来自山羊产业,12.5万人摆脱贫困,实现了生态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羊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良繁引领。羊业发展的关键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务川自治县以务川白山羊为母本,以波尔山羊、简阳大耳羊等为父本进行品种改良,健全了山羊良种自繁、自育、自给体系,实现了品种多样、质量优良、疫病可控、管理有序的目标。全县山羊繁殖率从2007年前的170%提高到220%,存活率从2007年的不足80%提高到93%以上。

  三是机制创新。为有效提高农民养羊参与率和收益率,务川自治县一直致力于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中介主推、农民主业的羊业发展机制。政府主导就是负责羊业发展规划、协调、服务、组织实施,解决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问题。企业主体就是以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发展产业和投资建设为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引领务川山羊产业,增加务川山羊品牌效应。中介主推就是完善山羊产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山羊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组建技术服务团队,解决养殖户的技术问题。农民主业就是按照“权属不变、产业分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山羊产业化从业群体,使之从种植业转向养殖业,从农民变为牧民,将山羊产业作为其主业,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山羊产业的扶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