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502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2-31

提高创新力 增强凝聚力

——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工作回眸

□社遵宣

  率先办起网站、开通QQ群、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民主党派工作方式的创新……一件件信息,一篇篇调研、一个个措施,善于突破和创新的九三学社遵义市委,今年以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组织发展思路

  ——严把入口关,积极探索建立预备社员机制。今年已有20余人递交了入社申请,为了增强入社积极分子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认识、对政党制度的理解、对九三学社参政党的了解,暂纳入预备社员管理,请他们先参加学习和活动,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让他们感受作为参政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如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舒梓中,纳入积极分子管理后,撰写了《打造医联体的优质高效服务链》。

  ——把入社积极分子的着眼点对准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才俊。如在遵义医学院,九三学社遵义市委把入社积极分子的着眼点放在青年博士等高级人才上,由基层委员会加强发掘和联系。

  ——坚持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组织制度。九三学社遵义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好服务,密切联系基层和社员,联络社员感情,加强社内高层次社员(博士)联系,从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高级人才;每遇在元旦、春节、重阳之际,慰问老领导、老社员、住院社员等,送去组织的关怀。

  ——不断完善育人用人机制,加强社内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与各级党组织的对话交流,搭建平台,在社员干部培养锻炼、选拔使用上达成共识和协商沟通的良性机制。今年向各级中共组织部门和中共统战部门推荐县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8人。鼓励安文洪、王雨波、黄光祥、冯春林等社员参与遵义市县处级干部的公开选拔,王雨波考取遵义市药监局总药剂师。

  创新组织建设方式

  ——创新学习形式,加强社员思想建设。在学习中共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活动同时,抓住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的契机,举办社章、社史和社的优良传统教育演讲比赛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知识竞赛;组织观看王选、闵乃本先进事迹录像,学习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培育社员的荣誉感。

  ——创新组织体系,提升组织整体功能建设。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基层组织结构,在开展了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基层组织调整工作基础上,加强了与各大专院校、红花岗区中共党委统战部的联系,加强了社员管理;为更好地参政议政,九三学社遵义市委下功夫思考调查研究工作,确定投入经费和大量精力,调整成立了社会法制、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和农林五个专门委员会,制定了《九三学社遵义市第四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其成员由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委员、各基层组织负责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部分骨干社员组成,一大批热爱社组织,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社员扩充到参政议政队伍,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组织保证;制定了《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参政议政调研课题管理办法》,鼓励社员和专委会积极申报调研课题,开展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今年五个专委会深入调研,分别完成了《关于构建300万及至40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战略规划研究建议》、《关于加快推进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遵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9+3”义务教育中职中专学生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关于工农并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关于中心城区集贸市场科学规划、转型升级的调研》等调研课题,为九三学社遵义市委的参政议政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社员政治参与度,增强参政议政能力;为丰富基层组织文化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九三学社遵义市委成立了九三学社遵义书画院、中青年社员联谊会和摄影爱好小组,在新老社员之间搭建交流和沟通平台,在促进对外交流和宣传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创新基层活动内容,改善机关服务基层方法,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化建设。九三学社遵义市委研究制定了《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关于支社组织生活的有关规定》,统一发放了《支社组织生活和活动记录本》,每月编印学习目录和学习资料,对学习内容、出勤率和学习讨论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选先进的指标之一,公开透明的量化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起了大家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令遵义“九三人”把九三学社视为展示自我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真正的大舞台。

  创新组织服务理念

  ——以“基地”为引领,整合基层组织资源,扎实智力帮扶实践。为充分整合九三学社遵义市职业技术学院支社和农林支社的农业技术资源优势,创新“送知识进村寨”活动形式,九三学社遵义市委于9月25日在遵义县虾子镇黔北黑猪养殖场正式挂牌“九三学社遵义市委智力帮扶研究基地”,旨在通过该智力帮扶研究基地,发挥社内农牧专家技术资源优势向遵义各县区市农户提供智力帮扶技术服务,切实以基地示范引导,带领农民学习实用养殖技术发家致富奔小康。挂牌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秦华带领农技专家团队为农户传授养殖技术,积极保护遵义地方特色生猪品种,推广“黔北黑猪”养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已帮助绥阳县郑场镇狮山村的农户引进20余头“黔北黑猪”。

  ——以“示范窗口”为引导,发挥社员专业优势,拓展扩大社会服务深度。九三学社遵义市委集聚社内医疗专家丰富的优势,把遵义市汇川区仁和苑卫生服务站作为“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医疗卫生服务示范窗口”来建设,充分发挥遵义医学院和第一人民医院基层委员会医疗专家团队的作用,积极送健康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医疗管理人员培训、义诊和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使专家有发挥作用的平台。以此“窗口”为平台,8月28日,九三学社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基层委员会通过与遵义市疾控中心、遵义医专、洗马路办事处等联合在市政府广场举办了“托起幸福健康中国梦”为主题的社区大型义诊暨慢病防控健康知识文艺宣传活动。共为社区居民义诊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加强横向沟通和上下联合,借力全省社内资源,创新发展载体。在积极开展“八个一千”助推“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汇川区高坪镇遵义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是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协助中共汇川区委统战部“八个一千”帮扶的回乡农民工创业的民营企业,该公司今年在生产中出现产品质量技术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和销售,向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寻求帮助。九三学社遵义市委积极联系九三学社省委,特邀了九三学社社员、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谭书明教授亲临遵义绿苑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很快解决了该公司的问题,保障了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