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501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2-27

瑰丽的优质文化基石

——夜郎古国新考

□本报记者 王吟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管专家石朝江先生根据《史记》和《后汉书》的记载,提出了古夜郎中心区域在安顺一说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近日,根据史书描述的方位,石先生“复原”出了消失2000多年的古夜郎国地图。就此,记者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夜郎竹王研究会会长杨文金老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与交流,最后形成如下报道。

  夜郎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曰:“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而彪炳史册。夜郎国的突然消失是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汉书·西南夷传》曰:成帝河平中(公元前25年),夜郎王兴被牂柯太守陈立诱杀后,兴妻父翁指与兴的儿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起兵反叛被打败。从此,辉煌的夜郎国在史书记载中突然消失,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谜。

  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古夜郎进行研究,全国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对夜郎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试图解开历史之谜。但至今对历史留下的这个千古之谜仍未解开。古夜郎是否存在?古夜郎的疆域在哪里?中心区域又在哪里?这是有关专家学者分歧最大、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多年来,学术界围绕夜郎的争论和探讨不绝于耳,并进而转化为实质性的“故地之争”。

  杨文金说,经石朝江先生提醒,他自己也把《史记》和《后汉书》找来详细看了看。他认为,研究夜郎古国,对史书的记载应全面理解,上下结合比较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一、 要理清什数西南夷与百数西南夷的两个概念关系

  早在21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司马迁记载的西南夷有什数西南夷和百数西南夷两个概念。百数西南夷较宽,有今贵州全境、云南全境和四川、重庆、湖南、广西部分;什数西南夷指今贵州全境。“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司马迁已把夜郎国的区位界定在西南夷“什数”里(今贵州),因此,夜郎国与百数西南夷没有关系。并且司马迁从夜郎国所在的方位已作了界定,“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

  距司马迁500多年后(1600多年前),范晔在司马迁的基础上,关于夜郎国所在的方位又进一步作了明确的记载:《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曰:“有夜郎国,东(南)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 夜郎国的 东(南) 面 即今交趾,交趾即今越南,滇国即今云南滇池一带,邛都国即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

  杨文金说,从以上两部史书的记载来看,他个人认为古人早已把夜郎古国的范围、方位记清楚了。夜郎古国的中心区域就在今安顺一带。

  二、要厘清古夜郎国、夜郎郡和夜郎县的时间概念关系

  夜郎国在历史上存在约二、三百年,即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由于在汉代什数西南夷夜郎最大,所以它的影响也大。随着改朝换代和建制的变迁,虽然夜郎国消失了,但夜郎的影响还在,所以在不同朝代的建制上还沿用“夜郎”这个名称,即夜郎县、夜郎郡。从东汉至唐代的近千中,均在贵州范围设过夜郎县和夜郎郡。

  根据《贵州通志》、《安顺府志》、《镇宁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贵州称牂柯国—夜郎国;汉代推行郡县制度,全国设62个郡,贵州设牂柯郡、夜郎县(西汉时夜郎国名誉上仍存在,因此,汉武帝还颁给夜郎王印);王莽公元9年至24年,《汉·地理志》曰:公元9年执政后“莽改牂柯郡曰同亭,夜郎县亦曰同亭。”

  1981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古代史》,周春元、王燕玉、张祥光、胡克敏先生编著一书形势图记载:蜀汉时贵州设有夜郎县,晋、宋设有夜郎郡、夜郎县,南齐时设有夜郎郡、夜郎县,梁、陈及北周设有夜郎郡、夜郎县,唐代设有两个夜郎县。

  夜郎国时间概念应界定在春秋战国后期至西汉末年,夜郎国存在的时间约二、三百年。西汉成帝河平中(公元前25年),夜郎王兴被牂柯太守陈立诱杀后,兴妻父翁指与兴的儿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起兵反叛被打败。从此,辉煌的夜郎国在史书记载中突然消失。

  杨文金说,由此结论,东汉至唐代的夜郎只是郡和县,已经不是夜郎国。之所以各地争论不休,是没有把夜郎国、夜郎郡和夜郎县的概念和时间关系厘清。

  三、摒弃地域偏见,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不争论,共建夜郎文化品牌

  为什么会出现夜郎之争呢?专家指出:关键是带有地域偏见和狭隘的民族观念。因此,我们既要摒弃地域偏见,也要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2009年3月17日在贵阳举行《镇宁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暨专家座谈会》上,省社科院副院长石朝江说:“停止争论,夜郎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专家学者对古夜郎开始研究,新中国建立后又争论了几十年都无结果,照这样下去再争100年,我看还是这个样,贵州还是穷。要从学术争论转到务实上来,不搞坐而论道。”

  杨文金很赞同石朝江先生说的:“吵得沸沸扬扬的古夜郎之争,有地域之争,还有民族之争。在贵州省内就有仡佬族说、彝族说、苗族说、布依族说等等,而且都能列举出自己的依据和理由。如前所述,拥有精兵十余万的夜郎国,不可能是一个部族建立的,而是由多个部族或族系共同建立的。由古代贵州四大族系演变而来的苗、瑶、仡佬、彝、布依等民族都崇拜竹文化,都祭祀竹王,这正是古代四大族系共同建立古夜郎国的有力佐证。没有必要再争论是哪一个民族建立了古夜郎国。确认和宣布贵州四大族系共同建立了古夜郎国,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3900万各民族人民共建和谐贵州、美丽贵州。” 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构建一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夜郎是贵州得天独厚的一块无比瑰丽的优质文化基石,是代表贵州的文化符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新亮点。夜郎文化的开发,将更好的传承夜郎竹王文化,再现古夜郎文明,使无烟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文化相得益彰;让“夜郎品牌”在贵州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大放光华。

  相关链接:

  夜郎古国

  春秋战国时期,竹王多同兴起于遯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牂柯郡(今西秀区宁谷镇)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

  夜郎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它和消失在沙漠的楼兰古国、目前变身著名旅游胜地的大理古国一起丰富了绚丽大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国人心里一块当仁不让的历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