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433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8-22

  温 州 印 象

□陈营章

  一

  前不久,笔者随福泉市政协一行到温州考察,考察的内容涉及宗教工作,与之打交道的也多是当地宗教界——主要是基督教——方面的朋友。与民间组织交往,不同于官方往来,少了许多繁文缛节,多了许多实在的感觉。前来接站的几位温州朋友信奉基督教,同时又都开有自己的公司,事业有成,多行善举。

  在温州,我还注意到,温州人不仅办事实在,而且时间观念特别强,绝不因穷于应酬而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比如当天下午,温州朋友设宴为我们一行接风。席间,大家相互敬酒,吟诗放歌,兴致正高,这时,其中一位温州朋友看了看时间,很有礼貌地向我们一行举起酒杯,说:“对不起诸位朋友,这杯酒敬大家,教会那边安排了一个活动,我先告辞了。”说完,将杯中的酒饮尽,双手合十,以示抱歉,然后匆匆离去。没谁因这位朋友中途退席感到扫兴和怪异,酒宴照常进行。第二天,温州朋友特地让我们到市区有名的“天一角食街”品尝温州名吃。这是温州最大的饮食超市,据说原是一座废弃了的工厂车间,闲置不用了,便有人慧眼识珠,将它改造成“食街”。“食街”布置高雅不俗,且宽大无比,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就餐;饮食从当地特色小吃到生猛海鲜,应有尽有,全都摆在那里任你挑选,确实让人眼花缭乱,馋涎欲滴。这天,温州朋友特地请了神学院的两位教师来陪我们就餐,以便我们对宗教有更多的了解。还和前一天晚宴一样,未等散席,其中一位教师说有事要先告辞,温州朋友表示理解,没有挽留,也没有“什么意思”之类的眼神和发问,任其自便。这时我才明白,珍惜时间,是温州人,抑或是温州宗教界人士的一个良好习惯。回想我们平时在各种纷繁的应酬中,因碍于面子而不得不违心更改已经安排好的时间表,或不惜失去信用所遭遇的尴尬,实在该向他们好好学点什么。

  二

  温州是一座海滨城市,以气候温和而得名。五月初的温州,气候适宜,清风带着大海的咸味徐徐吹来,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在温州,由于没有重工业污染,空气中几乎没有任何杂质,让人呼吸起来胸腔里有一种清新滋润的感觉。

  根据日程安排,这天上午,福泉政协考察组将和鹿城区政协座谈。鹿城区是温州市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温州宗教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全区共有合法宗教活动场所275个,信教群众近20万人,其中基督教信众8万多人,几乎占当地四大宗教信众的一半。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鹿城区政协和区政府相关部门以一颗博爱之心,为协调好当地宗教内部的、外部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用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发挥好宗教在构建“和谐鹿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除此而外,让大家感动且羡慕的,是鹿城区政协优美的办公环境。这是一个砖木结构的建筑群落,一色的清水墙,小青瓦屋面,大方格木窗;上楼的梯子、楼板也都是木质的,走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韵味。楼与楼之间修剪得像地毯似的草坪、曲径通幽的石板小路、浓荫覆盖的古树……一切仿佛都在向你传递着一种信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同时,置身其间,不由让你生出一种饱餐秀色的感觉,惬意极了。我打听了一下这些建筑的历史,温州朋友告诉我,说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温州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想必要拆掉这些显然已经过时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盖一座高楼大厦是轻而易举之事,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将它保留下来,与其说是为了保留这些建筑,不如说是为了保留这样一片净地,这样一个幽美的人居环境,让它与周边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形成参照,给人多了一份温馨,一份记忆。温州经济发达,温州人富裕、钱多,据说是差不多平均每户人家就有一辆小车,而且档次都不低。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我羡慕,让我羡慕的,是温州人太会精打细算了,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精打细算。

  三

  当然,温州是繁华的,且充满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里,我却看到了一辆辆用于载客的人力三轮车在大街上自由行走,形成与公交车、的士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的城市交通工具。我细心观察,似乎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匆忙的人打的快捷;精打细算的人乘公交车节约;而闲散的人、情人、游客坐三轮车则是一种既省力又悠闲自在享受。因此,同在一座城市,因人所处的环境和需求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这就给公交车、的士、三轮车各自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我问温州朋友,温州这样的城市,怎么还有人力三轮车?当地政府就不怕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影响城市形象?温州朋告诉我:温州市政府领导的思想是开放的。在温州,只要是合法的事情,政府都鼓励你做,不会横加干涉或强行限制。市场嘛,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温州三轮车之所以存在,一方面蹬三轮车的这部分群体要生存,要吃饭,另一方面也确实还有它的市场。如果都没有人坐三轮车了,它自然要被淘汰。从温州朋友的话里,我听出来,温州市政府是在最大限度的创造一种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也许,在他们的眼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的城市形象,就是社会的和谐。而社会和谐的根基,不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么?有了这样的理念,回过头来再去看温州城里的人力三轮车,不但不觉得它与这座现代化城市有什么别扭的地方,反倒觉得它是一道风景。透过悠悠转动的车轮,我似乎看到了温州这座城市的博大和包容。

  夜幕降临了,温州的夜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辉映下显得格外美丽。夜色中,大街上,仍然可以不时看到三轮车轻盈的身影。我默默看着它们,回味着温州老人说过的话,心里不由生出一种敬意。

  旅行是短暂的。过了这个夜晚,我们就要结束在温州的旅行。然而,温州这座城市,温州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