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推动工作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乌当区强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
本报讯(记者 刘启靖)近来,乌当区结合实际,采取九项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调查满意度提升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该区制定《关于加强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满意度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由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满意度”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
——组织开展好“万人评议”活动。4月底,该区把人民群众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宣传的重点、着力点,紧密结合“万人评议”活动,积极开展医疗,社会保障,药品、食品安全等社会民生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向社会大力进行宣传,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在维护人民利益和治理民生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进村入户宣传。投入20万元用于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提升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折页2万份、印制《致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2万份、制作入户宣传环保袋2万个;全区各乡镇、社区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
——创新宣传载体。在乌当政府门户网开设“抓、转、提、强”专栏,在乌当电视台和《新天通讯》开设“为民、务实、清廉”专栏,在乌当区的出租车液晶显示器上滚动播放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标语,利用区委大楼LED视频、区医院LED视频等大型视频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资料。
——加大宣传协调力度。加大在省市媒体上对乌当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先后在贵州日报刊发《办“廉政食堂”扬勤廉清风——乌当区严控公务接待遏制“舌尖上的腐败”侧记》、《唱响坚守清廉的主旋律——乌当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纪实》等报道。
——延伸宣传思路。利用移动群发电子平台,每逢节假日都为全区领导干部编发一条廉政手机信息,送上清廉祝福,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打好预防针。
——做好敲钟人。该区利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豫章书院国学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偏坡廉政长廊、乌当中学廉政文化走廊、贵阳乌当·仁恒廉韵清风步行街等廉政景观,开展好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时常敲好警钟。
——突出抓好案件查办。该区认真对待群众信访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共接到群众来电、来信、来访24件,网络举报投诉10件,目前已办结回复33件,1件正在督促办理中。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9件,结案6件,其中党纪处分3件,政纪处分1件,党政纪双重处分2件,对反腐倡廉工作做到“长期抓、经常抓”,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开展模拟调查。该区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调查满意度模拟调查工作,对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电信用户进行电话调查,根据调查的统计情况,将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强措施,完善整改,强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