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云岩区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提升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
本报讯(姚煦 记者 刘启靖)面对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不足,地价偏高,投资成本不断增大,地价偏高,投资成本不断增大,不少企业因此外迁,导致发展项目锐减等问题,云岩区全面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项目储备,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符合区情实际的重点产业发展平台,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提升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
——优化产业布局,努力破解空间受限难题。一方面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淘汰或转移低产出、低效益、高消耗、高污染等为主要特征的相对低端产业、企业,释放原有的土地、能源、环境空间,置换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优质产业、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和提升商务中心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入,形成产业集聚。在通过对旧城进行集中连片改造,巩固和加强现有核心商业圈的带动作用的同时,依托城市道路建设和新片区的开发,强力推进北京路—大营坡—新添大道、头桥—三桥—金阳大道、南明河沿线商业街等新兴商业带建设,培育新的辐射带动商圈,并通过“向高空拓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以及“向地下开发”,抢抓老城核心区地下人防主体工程建设的机遇,推动地下商城、商业街项目建设,为全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单位产出效益。坚持走扩大产业规模与优化产业结构互动并进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继续深化“三产立区”战略,重点培育占地少、创造价值高的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三产的贡献度。坚持发展都市工业,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实施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强力推进云岩区都市工业园建设。同时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对全区存量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扩大产能、提高产值和销售额,积极帮扶和支持中小企业及早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强化项目储备,积极谋划新的经济支撑点。借助省、市组织的重大招商活动平台,积极进行对外招商。加强已签约项目的跟踪与服务。逐项落实《云岩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落地积极性。实行区领导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缩短项目落地时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