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推进转型发展新跨越
贵州工商系统专项执法行动初战告捷
本报讯(特约记者 卜锐)近日,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秦如培在贵州省工商局呈报的《关于全省工商系统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执法行动的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对全省工商系统专项执法行动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3月下旬以来,贵州省工商局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执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813件,案值1573.64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0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3件。
3月20日,根据省政府专项工作安排,贵州省工商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整治重点,并要求全省各级工商机关精心组织,细化责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确保专项执法行动取得实效。
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竞争执法机构、经检支(大)队和基层工商分局具体牵头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工商机关以保护贵州省名优白酒、卷烟、绿茶、辣椒制品、民族中成药等特色产品为重点,对辖区内的超市、批发市场及繁华商区和农村农资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假冒仿冒茅台酒、贵州中烟、都匀毛尖、湄潭翠芽、老干妈辣椒制品、玉蝶电线等名优产品及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依法严查一起。六盘水市工商局把市场上是否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作为检验专项行动成效的唯一标准,通过大要案件的查办来体现专项行动的具体成果,采取与企业联合打假、市场全面清查、查窝点堵源头等方式,广挖案源,严加惩处,相继查处六盘水康盛粮油有限公司销售侵犯“鑫禾缘”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唐某销售侵犯名优服装鞋类注册商标权案等一批大要案件。铜仁市工商局以办案为抓手,共捣毁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34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106件,案值达370万元。贵阳市工商局查处贵州某电线电缆公司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线缆案,没收不合格线缆104盘。黔东南州雷山县工商局查处不合格化肥案件,现场查获不合格化肥9吨。黔西南州普安县工商局在该县新店乡查获一工业品制假窝点,现场查获假食盐4265公斤、假冒洗衣粉258袋、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包装袋32075个。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积极协调生产企业、质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收到较好效果。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收缴假冒伪劣白酒29880瓶、食品144418公斤、卷烟1051条、线缆1959卷、服装4657套、电器1938台、种子500余公斤、化肥96吨、电煤120吨、成品油19.5吨、钢材12.77吨。
贵州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摸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信用分类监管,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经营者的惩戒力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要商品的监管, 依法履职重点保护好我省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名优商品的品牌形象,严厉查处影响较大、性质恶劣、权利人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推进贵州转型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