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吃健康才能有梦想
阅读提示:近日,多个机构发布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的营养现状,其中,问题集中在“农村青少年营养欠佳甚或吃不饱”与“城市儿童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率上升”上。这一贫一余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农村孩子尤其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保证最基本的成长所需,如何让孩子们营养均衡?下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吃饱吃好才是一切梦想的保障。
农村孩子吃不饱vs城里孩子多肥胖
直击调查
农村学生:
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获得了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情况依然突出。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普遍“营养贫困”,近一半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上3顿饭,47.6%的农村学生每天只能吃到两顿饭,其中有66.4%的学生不吃早餐;在一个月内,有1/3的学生吃不到肉,2/3的学生吃不到鸡蛋,80%的学生喝不到奶,39%的学生不吃豆类,35%的学生每天只吃一种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和萝卜等,多数靠自带的咸菜、辣椒酱,甚至盐拌饭。
农村学生和学校相关人员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1/10的农村学生不知道哪种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或铁,只有1/3的学生认识到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成绩、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好处。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营养的重要性,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意识淡薄,缺少基本的营养知识和营养餐搭配技能。
城市学生:
肥胖正困扰着部分城市学生健康,如每10个天津学生里,就有两个小胖墩,吉林省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5%。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200万名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儿童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儿童少年的3至4倍。不吃早餐、经常吃洋快餐和体育活动少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原因解析
没有合格的食堂是农村学生吃不饱吃不好的主因: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但是,很多中小学校因为缺食堂或者食堂存在问题,出现“有米无锅”的现象。《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3--加强学校食堂建设 打破营养改善瓶颈》蓝皮书指出,目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近一半的中小学校没有食堂,即使有食堂,也存在基础设施差、厨房设备简陋、缺乏就餐场所,食堂工作人员不足和技能低下、食品安全缺乏保证等问题,制约了学校食堂供餐的推广。同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评估报告》中也指出,没有合格的食堂是农村学生吃不饱吃不好的主因。
不吃早餐、经常吃洋快餐、体育活动少、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是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怎么样让孩子能吃饱、吃健康?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但是,很多中小学校因为缺食堂或者食堂存在问题,出现“有米无锅”的现象。同时,很多地方依旧对营养工程进行严重缩水。如何确保营养工程切实产生效果?
如何让农村学生吃饱吃好
配套资金和人员需跟上
日前,中央财政160亿元的营养改善计划已启动试点。但调研发现,在已经实施营养午餐计划的学校,大都面临着缺乏配套资金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困境,出现“有米无锅”现象:有些学校没有食堂,即使有食堂,也存在基础设施差、厨房设备简陋、缺乏就餐场所,食堂工作人员不足和技能低下、食品安全缺乏保证等问题,制约了学校食堂供餐的推广。
并且,目前的政策只解决午餐,尚无法顾及到早餐。因此,报告认为,人均3元,160亿元的资金拨款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探索各级政府分担,社会力量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
营养方案要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生活水平、儿童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建立在各级农村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不同的营养方案,到底是蛋奶,还是饭菜,还是加料主食。
对于已经执行国家计划“每人每餐3元”的地区,需要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学生营养状况,细化午餐的配比和营养搭配,保证学生营养均衡。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应当建立营养师制度,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介绍,他们受教育部和卫生部的委托,开始着手起草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分别制订食谱,预计将于3月发布。
内外监督才能够落实
在监督机制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除了现有的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监督外,还需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这种外部监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层面上,建立由家长、退休教师等参与的家长委员会一起管理项目的伙食或者账目;二是整合地方的力量,比如可以由当地的县委、团委、政协、两会代表、老教师协会等参与,作为外部力量进行评估、检查、监督免费午餐的实施。这样的监督可能比单一的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更有效,使得国家的善举能够落到实处,能够真正使农村儿童受益。
除了要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公民共同参与之外,报告建议对营养午餐立法,以确保营养改善项目目标的实现。
如何让孩子营养均衡
中小学生如何吃才营养?饮食又有何误区?专家建议,中小学生的膳食应该遵循:多吃谷类,适量摄入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缺乏合理的营养知识,片面地让孩子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或超过标准,但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也很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而诱发孩子肥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挑食、厌食、偏食者也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这样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
中小学生如何吃才营养?专家提醒,对孩子来说,三餐都很重要,早餐应注重营养,午餐要强调全面,晚餐则要求清淡。其中,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鲜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等;午餐最好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比如主食可选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汤等,蔬菜水果可选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等;晚餐宜选择面条、米粥、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小菜、水果拼盘等清淡易消化食物。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