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1362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4-10


又是一年青团香

□一泓

  记忆是一种深不可测的东西,总让人觉得如梦般缥缈和遥不可及。童年时期对于清明的记忆大多在时光的流逝中烟消云散了,那些放鞭炮、上香、斟酒、跪拜、烧纸钱的程序也早已生疏,惟独祖母做的青米团让我印象深刻。
  古诗里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记忆中的清明前后也是十有八九下着细雨,配合山中缭绕着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有清明特色的神秘凄迷氛围。祖母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带着我踏遍田野摘寻“艾草”。那是一种在田埂边上生长的,开黄色小花,叶子圆圆的,上面泛点白、毛茸茸的野青草,形如菊科植物,清香、甘甜,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等到日头西斜归家时分,青青鲜鲜的艾草便满满当当地堆在篮子里,煞是诱人。
  回到家中,我便蹲在祖母旁边,看着她开始了繁杂的制作青米团的工序。只见她先把艾草洗净后放到石礁窝里捣碎,在筲箕(一种盛东西的竹制品)里用清水过滤,挤出汁,掺在粘米与糯米勾兑浸泡后和成的面里,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草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
  准备好了青米团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肉末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青米团了,这包青米团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包青米团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着祖母包青米团绝对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手中飞出,看着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青米团,我拼命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草绿,年年青米团香。祖母也总忘不了我这个在城里读书的孙子,总在清明时节给我送来自己做的青米团,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时过境迁,青米团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它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青米团,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这清明的雨落下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和祖母一起制作青米团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只有记忆中祖母做的青青香香的青米团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