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细沙中窥探世界,在一朵野花里寻觅天堂。掌中握无限,霎那成永恒。”2024年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播放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家王志珍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薛澜登台,一起朗诵了杨振宁非常喜欢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这首短诗连同英国诗人蒲柏的“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都被杨振宁借以形容物理学中像诗一样具有美感的方程式。
杨振宁在学术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建构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杨—巴克斯特方程”举世瞩目。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设,由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鲜为人知的是,身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同时是一位具有相当品位的诗歌爱好者。他在高中国文课本中李白诗篇《将进酒》后面写下了集句对联“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谈及早年与李政道的精诚合作,他感动于苏轼的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除了上述诗情、诗意外,杨振宁对于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同样非常欣赏。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会见杨振宁(右一)。周恩来(左一)与周培源(左二)陪同
一、杨武之的“诗教”以及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
在《曙光集》一书中,杨振宁认为:“诗是思想的浓缩。你把非常复杂的思想用几行文字来表达,你写的就变成了一首非常美丽的诗、一首有强大感染力的诗。我们寻求的方程式其实就是自然的诗篇。”写作《美与物理学》一文时,杨振宁借用“秋水文章不染尘”“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形容量子力学奠基者狄拉克洗练的文风及其卓绝非凡的科学工作。
杨振宁优良的中华诗词及文化修养,得益于大家族的熏陶,尤其是父母的教诲。母亲罗孟华尽管所受教育有限,但从杨振宁4岁开始便教他认字。仅仅一两年时间,杨振宁已能识读约3000个字。杨振宁随后跟随私塾先生学习,把《龙文鞭影》背熟。专攻数学的杨武之留美归国后,一方面教儿子杨振宁“鸡兔同笼”、英文ABC、唐诗、历史朝代顺序等,还请雷海宗推荐得意门生丁则良指导儿子读背《孟子》,学习上古历史知识。杨振宁将《孟子》所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当作人生准则,一以贯之。在西南联大国文课上,杨振宁聆受过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王力等人的讲学,他还与邓稼先一起诵读过《吊古战场文》。
杨武之自己能作旧体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中美关系波动等因素影响,杨振宁与父母前后三次都只能在日内瓦见面。杨武之期待儿子能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他曾给杨振宁、杜致礼夫妻写下寄语——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杨振宁在《父亲和我》一文中写道:“他对毛主席万分敬佩,尤其喜欢毛的诗句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
杨振宁谈及父亲杨武之尤为喜欢的毛泽东诗词,分别出自《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将创作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两度抄赠柳亚子。当年11月14日,吴祖光以其他三份“手抄稿”为基础,在他编辑的《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上刊载了整合后题为《毛词·沁园春》的词作。这是《沁园春·雪》首次公开发表,立马引起轰动,“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鉴于毛泽东的影响力以及《沁园春·雪》这首作品面世后迅速激起的强烈反响,当年执教于昆明西南联大的杨武之当时就极有可能关注到这首作品了,并且在此后的岁月里念念不忘。杨振宁由此得以了解父亲青睐毛泽东诗词的心声。
二、读到毛泽东诗作的“负疚之感”
1971年7月,杨振宁由纽约经巴黎,于19日飞往上海,踏上了重返祖国之旅。这时距离他从西南联大赴芝加哥大学留学已时隔26年。下榻北京饭店后,杨振宁看到房间墙上有毛泽东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据杨建邺所著《杨振宁传》描述:“这使他心灵受到震动,感到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确有了巨大的变化,可是自己并没有像邓稼先、黄昆和许多老师那样为国出力,心中不免有负疚之感。”杨振宁随后出席了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宴会。他不仅见到了周培源、吴有训等师长,还作了公开讲话,特别提及看到毛泽东诗句时的激动之情。同年8月4日,杨振宁游览南口长城,并且留下了一张登高远眺的背影照。面对群山万壑,杨振宁或许会浮想起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咏怀。
此次中国行返美后,杨振宁对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生作了一场演讲,分享自己的观感。杨振宁特别提到去往中国前他看过的“小红书”《毛主席语录》。演讲最后,杨振宁说道:“让我用以下的例子总结我对新中国的精神与风气的认识,在我住的北京饭店房间的墙上,有一首毛泽东的名诗,对它看了两星期之后,我终于能够欣赏它。其中有两句,很有诗意地描写出中国人民的志向和抱负,那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的演讲后来刊于《石溪通讯》,大标题正是毛泽东这句豪迈的诗作。
1971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中文校刊《石溪通讯》所刊有关杨振宁演讲的报道
无独有偶,数学家苏步青同样喜欢毛泽东诗词,特别是《七律·到韶山》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主席把‘为有’二字用活了”。杨振宁这场引发轰动的演讲,令许多在美华人在立场上倾向于中国大陆方面,也给当时风起云涌的“保钓”运动参与者极大鼓舞,“他们将杨振宁视为自己的精神领袖”。
三、受到毛泽东接见时“坐而论诗”
在杨振宁眼里,毛泽东“是一位喜欢从大处、远处着想的人,这在我没有见到他以前从他的选集和诗词中已经很有体会了”。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杨振宁,周恩来、周培源陪同出席。杨振宁深受毛泽东人格魅力感染,认为他的诗词能够传世。杨振宁表示:我读了主席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特别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很想去看看。毛泽东对此回应:那是长征快完时写的。讲了一个片面,讲不困难的一面,其实里边有很多斗争,跟蒋委员长斗争、跟内斗争。有些注释不大对头,如《诗经》,两千多年以前的诗,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已不一样。
杨振宁想必对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感触良多,出版论文选集时,他将这句诗写在了扉页上。杨振宁90大寿之际,清华大学赠给他一方黑色大理石立方体。该立方体顶部同样镌刻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诗,四个侧面分别刻着杨振宁在场论、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四个领域的13项成就。杨振宁专门为陈省身写过诗歌《赞陈氏级》,称颂这位西南联大求学时期的老师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堪与历史上的顶级数学家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相提并论。他化用杜诗“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来标举老师的成就,可见对老师道德文章的敬重。毛泽东对杜甫同样多有论述,他曾参观杜甫草堂,并认为杜甫的诗是“政治诗”。
杨振宁偶有改写和创作诗歌,还明显化用过毛泽东诗词的句意或意象。毛泽东的词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高论。杨振宁有一次飞赴拉萨途中,穿越了海拔7000多米的那木桌巴尔瓦山。面对奇景,他赋诗两首以记,其二有句:“若问那山未来事,物竞天存争朝夕。”这可以说是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引申。
21世纪初,杨振宁定居“清华园”后,将寓所命名为“归根居”,并且以诗《归根》明志:“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本诗开篇沿用了唐代诗人骆宾王《浮槎》中的成句。“神州换新天”“学子凌云志”等句,令人不由联想到毛泽东的诗词名句——“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及“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至于“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则彰显出杨振宁既谦虚低调又自信自勉的个性。
杨振宁与家人
四、钟情陆游诗词并“改写”《示儿》
2004年10月,南开大学举办“庆祝叶嘉莹教授八十华诞暨词与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次大会上,杨振宁选取了自己晚年特别喜欢的一句诗相赠,即陆游《幽居夏日》中的“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化功”。杨振宁将这句诗分别用中英文朗诵一遍,献给叶嘉莹。杨振宁比叶嘉莹大两岁,两人有过互访或赠书活动。杨振宁赠给叶嘉莹的这句陆游诗作,可谓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心境的抒发。他的发小、后来成为书画家及雕塑家的熊秉明(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特意将陆游的这句诗书写为楹联贺礼,以庆祝杨振宁70大寿。杨振宁曾寄给物理学家黄克孙一册论文预印本,并在封底内页写下了陆游的这句诗作为题词。
1992年,书画家、雕塑家熊秉明书写陆游诗句“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化功”,以庆祝杨振宁七十大寿
杨振宁钟情陆游的一些诗作,这与毛泽东的旨趣不约而同。毛泽东填词名作《卜算子·咏梅》,便是赏读陆游同题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后“反其意而用之”的大手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不但讴歌了梅花不与群芳斗艳、只向人间传达春讯的高洁品质,还以拟人化手法寄托着作者的无限缱绻之情,每每诵读都动人肺腑。陆游词作《渔家傲·寄仲高》有句“行遍天涯真老矣”,略显消沉。到了毛泽东笔下的《清平乐·会昌》,则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极为雄奇。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谈笑凯歌还”,与陆游《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中的“壮士凯歌归”异曲同工。毛泽东手书过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分别留赠给邵华、卫士张仙朋。
毛泽东还仿陆游《示儿》诗,写了一首七绝:“人类今闻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勿忘告马翁。”诗中的“马翁”即马克思。毛泽东的仿作,彰显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实现世界大同”的壮志豪情。非常巧的是,杨振宁也曾“改写”陆游的《示儿》。1997年7月1日零时,杨振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进程。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之时,杨振宁感慨万千:“父亲对这一天的终会到来始终是乐观的。可是直到1973年去世的时候,他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会躬逢这一天的历史性的盛典。否则,他恐怕会改吟陆放翁的名句吧:国耻尽雪欢庆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于陆游诗词,毛泽东更多地是化用其意象或句式进行再创造,并且格调高雅、推陈出新,杨振宁则主要“借句抒怀”。
五、偏好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杨振宁热爱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作品,正是基于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为了救国救民,毛泽东走上了革命道路。杨振宁则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事业。
杨振宁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书斋式学者。他早年历经抗战,饱受逃难之苦。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全家暂住的家又被日军炸毁。中学时期,杨振宁就参加过号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的“一二·九”运动。在“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对这场运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红军走到陕北打了胜仗,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
从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再到2015年重新回归中国国籍,杨振宁最终以实际行动,完成了父亲杨武之一直期盼他归来报效祖国的夙愿。20世纪80年代,杨振宁已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他本可获得该校荣誉博士学位。但按当时制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得向学校的英国学监(港督)鞠躬。杨振宁不愿意这么做,为此直到香港回归后他才接受了该校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当主持人介绍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立即补充说道:“那时我持的是中国护照!”全场掌声雷动。
中美建交前后,杨振宁在美国多次通过演讲等介绍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成就,强调中美建交的必要性。这既需要勇气,又“承担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由于长期宣扬此类言行,杨振宁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多次找去“谈话”,家人接到过恐吓电话。
期盼祖国统一是杨振宁的另一愿景。1979年,在欢迎邓小平访美的宴会上,杨振宁作为全美华人协会主席致欢迎词《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在强调中美友好关系的必要性后,杨振宁表示:“我们呼吁台湾省的每一个人,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子孙的长远利益,都能掌握住历史的动态和他们自己对历史的责任而为统一工作做出贡献。”1995年1月28日,杨振宁接受了香港电台主持人曾智华的采访。当被问及余生最大的愿望时,杨振宁又明确表态,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见两岸的和平统一。
1979年1月30日,杨振宁、杜致礼(中)夫妇与邓小平(右)在华盛顿希尔顿酒店畅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无数中华儿女为推进民族独立、国家强盛的英雄历史与精神写照。杨振宁对毛泽东许多诗词所涌起的强烈共鸣,彰显出他良好的诗词品位以及浓郁的家国情怀。2004年,在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延安颂》后,杨振宁认为毛泽东、邓小平都是20世纪的伟人,“那个时候假如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华民族后来的发展”。晚年杨振宁接连出版了文集《曙光集》《晨曦集》。这些作品的书名缘于杨振宁认为中华民族走过了漫漫长夜,迎来了曙光、晨曦。在《晨曦集》新书发布会上,杨振宁笑称百岁之际再出版一本《天大亮集》。这就像毛泽东《贺新郎·咏史》中的描绘“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文献在西南联大学人中的传播及影响研究(1937—1946)”(项目编号:23XXW006)阶段性成果〕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12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