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应星是首批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之一,是清华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军人出身的校长。他曾担任宪警教导总队中将总队长、财政部盐务缉私处处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税警总团中将总团长等职,一生坎坷,报国无门,晚年定居美国后靠开洗衣店为生,是第一位葬在西点军校军人公墓的外国人。
一
温应星,字鹤荪,1887年1月26日出生于广东台山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温宗圣为清朝进士,曾任七品知事,叔父温宗尧为清朝驻西藏帮办大臣。1901年温应星就读于南洋公学,后考上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曾任粤汉铁路实习工程师。在叔父要他出国学习军事以实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鼓励下,在清政府招考公费留美学生考试中,他一举考中。1904年秋,温应星与陈廷甲、温济忠赴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习,次年奉清政府指令与陈廷甲一同转入西点军校学习,这是美国最高军事学府首次出现华人面孔,引起轰动。1909年,温应星从西点军校毕业。受语言成绩影响,他名列该期103名学生中的第82名,与他同期毕业的有著名的戴维斯上将、巴顿将军等。《纽约时报》称:“温应星是学校最受欢迎的学生之一,开得起玩笑,和同学打成一片,被同学们称为‘乔治·华盛顿星星’。”温应星回国后投身军旅,先后担任两广督练公所一等科员、广东陆军讲武堂教官、孙中山英文秘书等。
温应星留学美国西点军校时的照片
1921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为牵制俄国、日本,向美国寻求帮助,打算聘请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为军事顾问。恰好美国派来的陆军少校费霖是温应星西点军校的同学,他对张作霖说:“你们中国也有西点毕业生,为什么要花大笔钱请我们美国人来?”费霖于是把温应星推荐给张作霖,得到认可。1924年,温应星作为美国西点军校的老学长,邀请王赓赴东北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没想到好心办了错事,王赓只身赴任,把陆小曼留在北京,无意中给了徐志摩机会。后来,王赓与陆小曼离婚。
1928年4月,正当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风雨飘摇之际,清华学校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校长曹云祥被清华师生逐出校园后,由严鹤龄出任代理校长,但学校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好转。温应星临危受命,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外交部批准严鹤龄辞职,任命温应星为清华学校校长。为树立校长权威,打破《清华学校组织大纲》、教授会、评议会对校长权力的束缚,改变校内梅贻琦一派独大的局面,温应星入校第六天就推行校务改革。他以校长名义召开评议会,提出修改《组织大纲》,但收效不大。5月中旬,他再次主持评议会,任命余日宣为教务长,改任梅贻琦为驻美监督,试图将梅贻琦调离清华,使其彻底出局。梅贻琦对此不满,召集吴宓、叶企孙、赵元任、陈寅恪等人商讨对策,准备反击。此时政局突变,6月初,张作霖乘火车从北京返回沈阳,经过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死,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消息传出,奉系所属北京政府阁员与各机关人员四散奔逃。当天外交部批准温应星辞去校长职务,第二天温应星离开北京南下。虽然在清华的任期不足2个月,但温应星对清华念念不忘,认为自己一辈子干的事就数清华校长最合适。清华大学20周年校庆时,温应星寄语清华学子称:学生在求学时期,应排除困难,淡泊明志。第一意志须坚,第二眼光须远,第三责任须明,第四知识须充。
温应星任清华学校校长时合影
二
1929年为筹建宪兵部队,蒋介石在南京宗老爷巷成立宪警教导总队,任命温应星为总队长。宪警教导总队下设三个大队,大队长分别是齐学启、孙立人、宓熙。由于能力突出,温应星将训练军官大队的重任交给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生孙立人,孙立人尽心竭力去做。军官大队被训练出来后,孙立人接着训练军士大队。军官、军士训练出来后,开始组建宪警第一团,按理应派孙立人为团长,结果温应星派齐学启任团长,齐学启是孙立人清华同学,孙立人当然赞同。后又组建宪警第二团,温应星为应付别人,派宓熙任团长,孙立人虽然不满意,仍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继续练兵。孙立人回忆:“我仍在教导队当大队长,及至第三大队训练将告成熟,快要成立第三团了,照情理非我任团长不可,不幸的事发生了,结果我受到撤职处分。”曾在宪警教导总队任职的王筠回忆说:“因经理科短发第三中队几个学生数日薪饷,孙先生(孙立人)至总部经理科与朱兆祥科长发生争吵,事情全系经理科错误,因孙先生言辞激烈,原欲取代其职位者,即趁机攻击说他藐视长官。时值温将军(温应星)奉派赴东北与张学良接洽要务,翌日即发布命令将孙撤职,大队长职务交由总务科长邓树仁接任。”此后,孙立人到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副总队长。
1930年初,为遏制盐务走私,宋子文在财政部设盐务缉私处,将原由盐务署所辖各缉私局、缉私营改归缉私处统率。宋子文留美出身,所用之人大多是留美生,温应星被任命为盐务缉私处处长,王赓被任命为淮北缉私局局长。温应星奉宋子文之命,礼罗人才,广募士卒,惨淡经营,编练了由盐务缉私处直辖的两个缉私总队。3月,缉私第一、二总队在松江、上海成立,由胡铭藻、邓树仁任总队长,后为适应作战需要,将两个总队改为特务第一、二团,同时增设第三团。
次年3月,宋子文将缉私营队、盐警改归盐务稽核总所管理,统一改称税警,财政部在盐务稽核总所设税警科管理税警,盐务缉私处和特务旅被撤销,温应星去职。缉私特务团改称税警特务团,后又改称税警总团,由王赓任税警总团首任总团长。税警总团由于经费充足、装备精良、官兵素质高,成为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1932年1月初,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任命温应星为市公安局局长,此时日军在上海不断挑衅,战争一触即发,温应星承受了巨大压力。1月底,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市长提出制止反日宣传、解散抗日救国会等要求,并限48小时内答复。27日吴铁城令公安局查封了抗日救国会,参谋总长朱培德、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下令给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兹为力图避免彼我双方军队发生冲突起见,着派宪兵一团,即刻开往上海闸北一带接替十九路军防务。”28日下午,吴铁城通知日方已完全接受日方要求,当晚11时25分,日本海军在沪舰队司令盐泽幸一致信温应星称:“我真诚地希望中国当局能迅速撤出驻扎在闸北的中国军队,并清除该地区所有敌对的防御工事。”未等温应星回复,5分钟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战车机枪掩护下,向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第六团防区进攻,该部奋起抵抗,原奉命接防的齐学启宪兵第六团也投入战斗,将日军击退,“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温应星指挥警察维护社会以及难民营治安,抓捕日本特务、汉奸以及趁乱抢劫者。宋子文令税警总团归第十九路军指挥,参加作战。
令温应星没想到的是,税警总团参战不久,王赓就出事了。2月底的一天傍晚,王赓骑摩托车穿过外白渡桥,进入公共租界,准备会晤美国驻华使馆武官,路经黄浦路,为日军追捕,遂避入礼查饭店,被工部局巡捕扭送捕房交日军带走。民间流传说王赓因到礼查饭店会晤前妻陆小曼,被日军抓捕,1961年陆小曼写文章澄清了这一谣言。宋子文一面通过美国驻华使馆将王赓救出,一面阵前换将,28日任命税警总团总参议莫雄为税警总团总团长。3月初,中国军队被迫撤退,负责调查中日关系的国联李顿调查团由日本来到上海,进行实地调查,温应星负责警卫工作。《申报》14日报道:“前往欢迎之顾代表、郭次长、吴市长及招待人员等,于7时20分,由海关码头同乘特备小轮渡江,赴浦东欢迎。至8时许,到白莲泾码头。有市公安局、警察大队及军乐队,在码头列队奏乐欢迎,防范甚为周密。”26日调查团离沪赴京,《申报》报道:“吴铁城市长令公安局在南市国联调查团代表经过之地,于上午8时30分起宣告特别戒严……俟调查团经过后,至9时30分,始行撤退。”“南火车站昨晨戒备亦甚严密……公安局亦派保安队一中队,在车站上保护极严。我国代表顾少川博士、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吴铁城市长、俞鸿钧秘书长、温应星局长等,均亲自到站欢送。”按照5月中日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日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区,由中国警察接管。温应星作为共同委员会的一员监督了日军撤离,并在接到日军撤退通知后,派警察接收了日军侵占的闸北。5月中旬,他致函公共租界警务处处长贾尔德,告知中国警察将从南市出发,经西藏路穿过法租界和公共租界,此后中国警察穿过租界进入闸北,恢复了对闸北的控制。
三
“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宋子文将莫雄免职。莫雄回忆宋子文对他说:“税警总团以后与美国人打交道越来越多,你不了解美国人的性格,我已经决定让你出洋考察军事……果然,税警总团长又由美国留学生温应星担任。”此时孙立人任税警第四团团长,温应星与孙立人再度共事。1933年1月初,日军进攻山海关和热河,2月中旬,宋子文飞赴北平,与张学良拟定了保卫热河计划,并准备派税警总团北上协助张学良抗日。14日宋子文致电蒋介石:“汉卿(张学良)请求税警团加入,以壮其心,弟意如中央军一时不能北来,可否开税警一、二、三团来平,四、五团留海州一带。”蒋介石回电称:“中央部队如北上为预备队恐友军多虑……故未开战以前,中央军不如缓上,如有必要,则可先派税警团北进也。”宋子文向铁道部次长钱宗泽提出,将税警总团由江苏海州运往北平。温应星奉宋子文之命,派税警总团乘火车北上,23日税警第一团到达郑州。河南省主席刘峙得知后,询问温应星此行奉谁的命令,温应星说奉宋子文之命,刘峙遂向蒋介石告状,蒋介石闻讯致电宋子文称:“北上部队须有全盘筹划,正式规定程序,现中央正在调集中。至税警团亦应听命,其已开动部分应即令其就地停止。”同时蒋介石致电刘峙、钱宗泽,命令税警总团开回徐州待命,当日税警第一团由郑州返回徐州。26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温应星、刘峙:“令税警两团接蚌埠防务,一团另一营接徐州防务,并担任津浦南段护路任务,统归刘峙节制。”此事使蒋介石既对宋子文不满,又迁怒于温应星。10月,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同,宋子文被迫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职,蒋介石立即调税警总团第二、三、四团赴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隶属北路军第一路军,担任新淦、永丰一带守备。11月温应星任新淦警备司令,此后税警总团一部在江西永丰丁毛山与红一军团作战,红军长征后,1935年初温应星率税警总团返回江苏海州。
1936年1月初,军政部制定了分两批整理改编20个陆军师的整军计划,为此陆军大学设立将官讲习班,对部队师旅长进行轮训。1月中旬,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在庐山开学,温应星与黄杰、王敬久、宋希濂、关麟征、桂永清、郑洞国等26人参训,2月下旬毕业后,温应星并没得到重用。3月,蒋介石免去温应星总团长职务,任命第二师师长黄杰兼任税警总团总团长,并从第二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调派何绍周、王公亮、丘之纪、钟宝胜等一批黄埔毕业军官到税警总团任职,对税警总团进行改造与整顿,实现了与国民党军队的军令统一。劳声寰回忆说:“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委员长忽然调我到税警团去充任第五团中校团副……温应星欢迎我们去……随后,中央派黄杰去接替温应星为总团长。”温应星从此赋闲。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9月底,第八军军长兼税警总团总团长黄杰率税警总团从海州赴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温应星则任全国伤兵管理委员会主任,因伤残军人多,政府照顾不周,而且伤兵管理委员会既无权又无钱,不久温应星辞职。1939年底,温应星赴美,在接受当地报纸采访时指出:“中国虽损失惨重,但会继续奋战下去,中日战争不会马上结束,会比欧洲战场持续更久。”为配合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1944年温应星任全国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温应星应孙科邀请担任立法委员,《海潮周报》曾发表《温应星弃武从文》一文,对其作为西点军校毕业生无法施展军事才华表示惋惜。1949年温应星定居香港,两年后以中将衔退役赴美定居,他向西点同学贺克尼斯借了2000美元,在华盛顿威斯康星大道2328号开了一家洗衣店,用以维持生计,只字不提过往军旅生涯。
1968年5月28日,温应星在华盛顿逝世。临终前,他向儿女们表示:去世后如有可能把遗体安葬在广东家乡,如果不行,就安葬在西点军校。温应星和妻子黄如霜共育有六子一女,分别是温京熊、温陵熊、温粤熊、温哈熊、温燕熊、温申熊和女儿温小曼。其中温哈熊继承父亲衣钵从军,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留学,后曾任孙立人随从参谋、联勤总司令。温陵熊之女董温子华夫婿为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之弟董建成。温应星子女多次与西点军校商谈,将温应星夫妇安葬在西点军校军人公墓,因为父亲是中国首批西点军校毕业生之一。他们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校方,校长柯斯特少将表示同意。6月初,温应星夫妇追悼会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随后灵柩运至西点军校公墓下葬,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显考陆军中将温公应星府君之墓。”温应星成为首位葬在西点军校公墓的外国将军。
2009年,温应星在世界各地的亲属齐聚西点军校,一致决定在西点军校外语学院设立“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学金”,对在中文学习和亚裔研究上成绩杰出的学生给予奖励。2017年,西点军校毕业典礼前夕举办的外语学院年度颁奖典礼上,董温子华在“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学金”颁出后,代表温家发言说:“如果爷爷活到今天,他一定会为看到强大和现代化的中国由衷高兴,也会为中文成为西点最热门的外语科目而惊讶,为西点学生致力去理解和运用中文而开心不已。”2018年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西点军校首位中国毕业生温应星事迹展览,11月13日在曼哈顿美国华人博物馆揭幕,温氏家族代表到场见证该历史一刻。”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11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