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干粮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来到了一个叫作“驼罗庄”的地方。在驼罗庄的西面有座七绝山。七绝山上长满柿子树,由于当地地广人稀,加上山上有一条红鳞大蟒,这条蟒蛇精常来驼罗庄吃人害命。所以,七绝山上的柿子,也无人采摘。
每年柿子成熟之际,那七绝山上的熟烂柿子,便落在路上,将山上一条夹石胡同尽皆填满。加上雨露雪霜,经霉过夏,那条夹石胡同,最终变得一路污秽,因而获得了一个外号——“稀柿衕”。那是一条稀柿胡同,普通人根本无法通过。每当西风刮来,烂柿子的恶味还跟随着西风飘进庄来,奇臭无比。
后来除掉了蟒蛇精,如何通过稀柿胡同倒成了难题。关键时刻,还是孙大圣想出了个主意,让驼罗庄的村民们准备一些米面干粮,让二师兄猪八戒吃个饱,然后变作一头大猪,一路拱开这些烂柿子:
你们去办得两石米的干饭,再做些蒸饼馍馍来,等我那长嘴和尚吃饱了,变了大猪,拱开旧路,我师父骑在马上,我等扶持着,管情过去了。(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下同)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在“驼罗庄”时的情景
在二师兄的卖力劳作下,几天工夫,七绝山便被他拱开了一条大路。正所谓“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同此日开”。大伙儿有没有好奇,驼罗庄的村民们都为二师兄准备了些啥好吃的?咱们一起来看看:
众人道:“有东西!有东西!我们都带得有干粮果品,烧饼馉饳(gǔ duò)在此。原要开山相送的,且都拿出来,凭你受用。待变化了,行动之时,我们再着人回去做饭送来。”
干粮果品具体是啥,村民们没有明说,不过有两种食物确是具体的,那就是烧饼和“馉饳”。烧饼咱们见得多了,可这“馉饳”是什么神奇的美食呢?
二、宋代的“网红”美食
相比于烧饼,大伙儿对“馉饳”并不熟悉。不过在宋代,这可是餐饮界响当当的“网红”美食之一。
之所以说是宋代的流行美食,是因为通过翻阅古籍可以发现,有关“馉饳”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随后的元代话本、明代小说中也出现过这道食物,但次数明显比宋代少得多。而且许多明清的小说都是在宋元时期的话本基础上加工而来的,里面出现一些宋代美食也不足为奇。
如果这道美食真的出现于宋代,那么取经途中的二师兄想吃上正宗的“馉饳”,那还得等上个三百来年,直到时光的车轮驶入宋代,他才能尽情享用美味的馉饳。
宋代人有多爱“馉饳”,咱们可以从古人的记载中窥探一二。宋末元初的诗人陈世崇在《元夕》诗中记载:
麝圆䭔拍澄沙团,馉饳糖霜乳橘盘。蕉叶柿花宜利少,叫声浑杂市声欢。
元夕是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元夜或元宵。陈世崇在诗歌里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元宵风俗画卷。诗中提到了当时人们闹元宵时要吃的美食,其中包括麝香圆子、澄沙团子、馉饳、糖霜、乳橘等等。
不仅是在元宵节,即便到了炎热的农历六月,宋代的老百姓们依然要吃“馉饳”。《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里的盛况,就提到六月时市场上的小贩们在大街小巷叫卖着“冰雪细料馉饳儿”,街上的餐饮店里也在卖着“旋切细料馉饳儿”。不仅如此,当时的“州桥夜市”里还有“细料馉饳儿”出售。宋代的人们不仅将馉饳当作小吃糕点,而且当作一种宵夜。
从《东京梦华录》里的记载来看,当时开封府内出售的许多馉饳是有馅的:“细料”指的是精细的馅料。旋切表示馅料刚刚切好,店家在推销时对着食客们介绍:“咱们家有旋切细料馉饳儿。”现做现卖,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呢。至于夏天的“冰雪细料馉饳儿”,古籍中也没有详细描绘过,但是可以想象,这是一种在烹制或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冰块,并专供人们在夏日消暑食用的馉饳。
三、馒头、馍馍,或是油炸小面果儿
说了这么久,这“馉饳”到底长啥样?
实际上,由于历代的饮食典籍以及古籍中并没有对“馉饳”的做法进行过详细记录,如今已经难以具体考证这道风靡宋代的美食具体长啥样了。即便是美食专家们,对馉饳的看法也没有统一的意见,唯一能肯定的是,“馉饳”是一种面食。而且,这道面食一定特别美味,并因此征服了宋朝人的味蕾。
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古籍找到了一些端倪。从《东京梦华录》等古籍来分析,有些“馉饳”是会包入馅料的,也有些是没有馅料的。从《西游记》里村民们的描述也可以推测,“馉饳”和烧饼一样,是一种便携式的食物。也就是说,它可以提前制作好,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作为干粮,人们在行路途中饿了,拿出来就能食用。
吃货们对“馉饳”进行了无尽的猜测,它对应的究竟是如今的哪种食物?饺子、馄饨?可是,在没有快餐盒的古代,饺子、馄饨煮好之后并不好携带,何况但凡面制品,煮熟后不及时食用便容易结坨,影响味道和口感。
那么是馒头、馍馍吗?抑或是油炸小面果儿?
由于时隔近千年,也没有考古线索的支撑,这些答案目前无法证实。但有学者还开展了深入探索:在如今的北方部分地区,还有些烤制或者油炸的面食,这些面食在当地方言中的叫法与“馉饳”相似,这不会就是曾经的大宋网红食品——馉饳吧?嗨,这些面食和宋代的馉饳是不是同一回事儿,这哪儿说得准呢。
也有的吃货开展了大胆的猜测:也许,“馉饳”只是代指通过某一类烹制方式制成的面食,而不是指某一样具体的食物。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这类食品又进行了改良,衍生出了不同的做法和花样,所以叫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四、捏成精致造型的“鹌鹑馉饳”
上面咱们提到了,在宋代,可以吃到各种“细料馉饳”。但这些“细料”具体有啥,古籍中没有提及。不过在宋代的街头,有一种独特的馉饳,名字叫作“鹌鹑馉饳”。比如南宋的都城临安府(今杭州),每到夜间,就有卖宵夜的小商贩们托着食盘或挑着食架,叫卖各种点心:
夜间顶盘挑架者,如鹌鹑馉饳儿。(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明代人朱廷焕在《增补武林旧事》里也提到了“鹌鹑馉饳”。那么问题来了,鹌鹑馉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馉饳里头包的是鹌鹑馅吗?
关于这个问题,各路吃货们的看法也并不统一。
有部分吃货认为,鹌鹑馉饳肯定是用鹌鹑肉做馅,所以才叫鹌鹑馉饳。但更多的吃货们认为,宋代人吃的“鹌鹑馉饳”,就与《西游记》里的老鼠精做的“鹌鹑茄”一样,是因为外形而得名。
话说老鼠精为逼迫唐僧成亲,为他精心准备了一顿宴席,席上有道“镟皮茄子鹌鹑做”。“镟”通“旋”,有“转着圈切剥”的意思,所以,所谓“镟皮茄子”即剥去了皮的茄子。至于“鹌鹑做”是个什么样的做法呢?
其实,老鼠精准备的茄子,应该是素菜。原文中已经给过我们提示了:“长老,我办了一杯酒,和你酌酌。”唐僧道:“娘子,贫僧自不用荤。”妖精道“我知你不吃荤”,所以“做些素果素菜筵席,和你耍子”。由此可见,老鼠精对唐僧的服务也算周到,她准备的茄子,自然也属于素菜。
那这道神奇的“镟皮茄子鹌鹑做”,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不少古籍或古代菜谱中,都有关于“鹌鹑茄”的制作方法记载。比如《浦江吴氏中馈录》里头记录的“鹌鹑茄”制作方法如下:
拣嫩茄切作细缕,沸汤焯过,控干。用盐、酱、花椒、莳萝、茴香、甘草、陈皮、杏仁、红豆研细末,拌匀,晒干,蒸过收之。用时以滚汤泡软,蘸香油炸之。
“鹌鹑茄”做法颇为繁琐,但显然也并不是鲜吃。而是将嫩茄切得极细,焯水后控干水分,再拌以多种研细的香料粉末,晒干后收藏。吃的时候必须用热水泡软,再蘸香油炸食。看完这做法之后,咱只能感慨一句:太讲究了!
所以,若说“鹌鹑馉饳”和“鹌鹑茄”是因为外形而得名,这倒也非常合理。
当然了,所谓“鹌鹑馉饳”和“鹌鹑茄”,这些菜名是否是古代店家想出来的一种营销方式呢?您别说,还真可能。
在元代,有人整理了一篇宋代的话本,名为《简帖和尚》,后来这个话本被明代嘉靖年间的藏书家洪楩收录在了《清平山堂话本》。明朝末年冯梦龙又把这个话本收入《喻世明言》之中,并将话本名改为《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里面有一段难得的关于“鹌鹑馉饳”的记载:
等多时,只见一个男女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放在桌上,将条篾篁穿那馉饳儿,捏些盐,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馉饳儿。”
这一段简短的描述,却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和需要现煮的面食不同,馉饳是提前制作好的食物。这说明,馉饳与现在的饺子和馄饨大概率是有差别的;吃的时候,馉饳要用“篾篁”串着吃,篾篁是将竹子去除节部和青皮部分制成的篾条,其质地较脆,容易折断。所以,馉饳应该也不像馒头或包子,即便里面有馅,口感也应该特别酥软,不然想用篾篁串起来可不容易。
这么一说,这“馉饳”倒和上面猜测的油炸小面果有点儿相似。大伙儿都知道,面食在油炸后会变得膨胀,这样串起来简单不费劲。
话说回来,宋代的“馉饳”是否只有这一种做法和吃法呢?这也无法确定。但单论此处提到的“鹌鹑馉饳”,在食用时得蘸盐,说明它本身味淡,所以需要通过其他调料来增味。如果鹌鹑馉饳里真有馅,哪还需要加盐调味呢。
这么看来,咱们不难推测,这“鹌鹑馉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应该是出于外形的考量。因为这没馅的馉饳圆鼓鼓的,像鹌鹑一样,所以叫“鹌鹑馉饳儿”。当然啦,倘若遇上了手艺好的厨子,的确能把馉饳捏成精致的鹌鹑造型,这也大有可能啊!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10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