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02-28 12:56:29
文章字号:
大 中 小
英雄悲歌:吴祖太舍身太行
作者 郝淑静
太行那个山高/路又长/林县人推起小车/不停地唱/推着那小推车呀/从春天推到秋天/推着那小推车呀/从山下推到山上/推出来盘山/一条红呀么红旗渠/渠里边/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啦/流的都是希望/流的都是希望……
这首《推车歌》,在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家喻户晓。
当年修建红旗渠,缺少大型运输装备,林县人民靠着最普通的小推车来运送物资。这些小推车在运输物资时,是一大帮的人排成一条长队,一个接着一个,等到休息的时候,在队伍最后的那个人,一定要推着车走到前边才肯停下来休息,就是为了不居人后。不服输、不认命是林县人个性的生动写照。
正是这样一群人,历十年之功,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总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
“没有红旗渠,我们现在连糠也吃不起。”曾在红旗渠工地上担任妇女连长的岳保连,是林州市姚村镇下陶村人,回忆起那段难忘的修渠岁月时动情地说道。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3月命名为红旗渠)正式动工。黎明时分,3.7万名民工从15个公社的山庄窝铺出发,顶着早春的寒风,踏着冰霜,推着大小车辆,扛着工具,背着行李,带着粮食,拿着炊具,浩浩荡荡奔赴修渠工地。当时已有两个月身孕的岳保连便是其中一员,她所在的姚村公社承担打通王家庄隧洞的艰巨任务。
王家庄村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距离红旗渠渠源——侯壁断十多公里,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必经之地。这个村子位于山坡之上,总干渠必须从村下凿隧洞而过。对此,当地干部和群众都有顾虑:村子下面修一座大渠,渠水昼夜不息流淌,如果渠水外渗,发生土崖滑坡怎么办?而且开山凿洞需要放炮,损害耕地和房屋又该怎么办呢?
当地干部群众的顾虑是正常的,附近曾发生过因洪水导致滑坡而使几十座院子滑入漳河的事件。为打消这些顾虑,林县派专人同当地干部到周围山上实地调研,经过多次协商研究,最后达成一致,即开挖隧洞遇到石层时放小炮而非大炮,同时采取高标准衬砌防渗措施,采用料石垒砌券顶,混凝土铺底。最大程度上避免渠道渗水现象发生,保护当地群众的耕地和房屋安全。
其实红旗渠工程从修建伊始就充分体现出林县和平顺县、河南省和山西省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59年8月,林县提出引漳入林设想;1960年1月27日(腊月二十九),河南省委向山西省委发函,请求解决林县引漳入林一事;2月1日(正月初五),山西省委召开会议研究,同意林县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并于第二天通知河南省委;2月10日晚,《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广播传达到林县大小村落。第二天,工程正式动工。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林县主要领导十分注重搞好和水源地平顺县的关系,反复强调要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爱护田苗,并给当地修路、留出水口。红旗渠在山西境内给经过的13个村庄都留下了出水口,可以浇灌山西约3000亩土地,还有村庄利用红旗渠水的落差建起了小水电站。
岳保连说:“我一开始到工地上,几乎每天都在王家庄隧洞里,从东往西凿洞。在王家庄修隧洞时经常可以碰到吴祖太,我也跟他说过很多话。”
吴祖太当时担任总指挥部工程技术股副股长。吴祖太,生于1933年,河南原阳人。新中国成立后考入河南省黄河水利专科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工作,1958年,调到林县水利局。吴祖太来到林县的第二天,就到了南谷洞水库工地上。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吴祖太有着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南谷洞水库(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北部,1958—1960年修建)、弓上水库(位于林州市合涧镇西部,1958—1960年修建)都是他亲手设计出来的,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饮用水源等功能。
小推车
1959年10月,吴祖太开始参与红旗渠工程选线设计工作。他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不畏坡陡路滑、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经常干粮就着雪吃。在充分掌握地形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设计团队昼夜攻关,解决了渠首溢流坝、青年洞、白家庄空心坝等设计难题,完成了《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这一设计蓝图。
作为外乡人,在几乎全是林县人的红旗渠工地上格外瞩目,加上吴祖太有文化、懂技术,个子高、为人和善,见人都会主动打招呼:“吃饭了吗?”因此常常成为民工们关注的焦点。岳保连也不例外。呆实,在林州话里表示一个人实在、真诚,也是岳保连对吴祖太最深刻的印象。在交谈中,她了解到吴祖太与她同岁,媳妇因意外去世了。他在工地上每天都穿着的老棉鞋,是村里好手艺的人专门为他做的,非常保暖,却不时尚。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儿穿的,很多年轻小伙子都不愿意穿。吴祖太不计较这些,每天都穿着手工做的老棉鞋,在工地上奔波,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
吴祖太在工地上工作十分忙碌。他既要根据实际地形绘制每项工程设计图纸,还要考虑每个工段施工安全。1960年3月,他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施工中的王家庄隧洞有几个地方出现了裂缝。他立即向修渠民工们了解情况,和民工们一起研究解决办法。最终将原设计的“单孔洞”改为“双孔洞”,缩小洞顶跨度和断面,确保隧洞更加坚固。
在那个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水利专业出身的吴祖太,受到修渠民工们打心眼儿里的佩服和尊重。负责做饭的司务长总会将第一碗饭打给吴祖太,以这种朴素的行为来表达林县人民对他的感激。1960年3月28日,下午6点下工号吹响。当司务长照例把第一碗饭打好,准备递给吴祖太时,一个民工气喘吁吁跑过来,说王家庄隧洞洞顶出现了裂缝,掉土严重。得知这一情况,吴祖太当即便要跟着去隧洞实地察看。司务长拦住了他,端着饭对他说,先吃了饭再去吧,吃饭耽误不了多久。
吴祖太满脑子都是隧洞的裂缝,哪里还有心思吃得下饭。婉拒了司务长的好意后,和担任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负责姚村公社分指挥部安全工作的李茂德一起,赶往隧洞内察看险情。在外等待的民工们听见轰隆一声,隧洞南边塌下一批土石,顿时洞口尘土飞起,大家不约而同大喊:出事啦!民工们立即冲进去刨起土石来。大约过了15分钟,终于看见了两人身体,紧急赶来的医务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人工呼吸,注射了强心针。万分遗憾的是,两人最终因抢救无效而牺牲。
这是红旗渠工地上的重大伤亡事故,27岁的吴祖太和46岁的李茂德舍身太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伟大的,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全县50多万人民,为了全人类而死的。他们在工作中一贯是踏踏实实,不畏艰难困苦,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二天举行的追悼会上,红旗渠总指挥周绍先沉痛地说。参加追悼会的河顺、姚村、泽下三个分指挥部的代表们,手执花圈,面容严肃。满山遍野鸦雀无声,只有那滔滔不绝的漳河水,依然如故发出了更响亮的哗哗流水声,它好像也在为烈士们悲鸣。
吴祖太曾说:不把山区建设好不走。1960年的林县,仍有百姓赶八里地远道吃水、四五里地担水点种棉花。人们一挑起担子就想起建设中的红旗渠,时刻盼望着渠水流过自家门前、流进庄稼地里。吴祖太正是因为对林县人民缺水盼水之情感同身受,把林县当成了他自己的家,毅然放弃了去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
“走的林荫路,两边赛花楼。走路不小心,苹果碰着头。”这是吴祖太在工地上教给民工们的顺口溜,描绘了红旗渠建成后的美好生活。60多年后的今天,岳保连仍然能够完整地说出这一顺口溜。作为事故现场的见证者,每每提起,老人都满眼含泪。吴祖太在工地上经常跟她们说:等渠修好之后你们都会有后福,这是为孩子们造福的事,只要有了水,庄稼就有收成,就能吃饱肚子。
朴实的话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催人奋进。修渠民工们积极学习吴祖太、李茂徳的革命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前仆后继,投入战斗。为了安全,人们把王家庄隧洞起名为“王家庄安全洞”,发誓不打通安全洞,绝不收兵。3个多月后,一条长243米、每孔跨径2.5米、腿高3.25米、起拱1.25米的穿村隧洞——王家庄安全洞顺利竣工。
修建中的王家庄安全洞
1966年1月11日,吴祖太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吴祖太入选“理想照耀中国”英模人物展播,被赞为“为我国渠道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红旗渠“最美奋斗者”。
今天,走过王家庄安全洞,我们会发现洞旁苍松翠柏环抱中,有一尊塑像,这尊塑像便是人们为纪念吴祖太而立的。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除了吴祖太,还有“如果红旗渠修成了,引不来水,我将会成为千古罪人,我只能从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跳下去,向人民谢罪”的县委书记杨贵、“阎王殿里报了名”的除险队队长任羊成、舍己救人以致终身落下腿疾的李改云,以及用英烈名字命名的“刘胡兰突击队”“孙占元突击队”等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凭借让林县人民不再缺水的朴实又伟大的坚定信念,为红旗渠建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遇见的不是最好的时代,但那个时代有幸遇见了他们。林县人民以气壮山河的豪迈情怀、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敢于胜利的拼搏勇气,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红旗渠既是纪念碑,也是丰碑,记载着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而今,全长1500千米的红旗渠,蜿蜒在太行山腰。渠水静静流淌,无声诉说着那些历久弥新的过往。太行山巍然耸立,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奋斗与牺牲。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