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漫步
发稿人: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3-11-16 14:24:08  文章字号:   
殉道者方孝孺

 赵映林

方孝孺(1357—1402),明初杰出思想家,一代大儒。由于诸多因素,人们对方孝孺之死的看法分歧颇大。这里对方孝孺短暂一生略作评说。

一、千载一人

方孝孺是今浙江宁海溪上方(今属宁海大佳何镇)人,古属台州府。他出生于一个以耕读传家的仕宦之家,父亲方克勤曾做过宁海县学训导、山东济宁知府,算是明王朝的中层官员(正四品)。他本人在不到30岁时已被公认为士林领袖,20岁时师从明初“开国文臣之首”、浙东四贤之一的宋濂。宋濂与刘基齐名,对明王朝的建章立制贡献颇大,其才智、文章、学问皆一时泰斗,明代立国,诸如法律、政制、礼仪、财税无不有宋濂的直接参与,形成明代一整套的社会规章制度,直至影响到有清一代。方孝孺的聪颖好学使得宋濂喜欢不已,并说在诗文方面,除了欧阳修、苏轼,近代以来(指唐朝以后)没有人超过方孝孺,其对方孝孺的欣赏喜爱已到了难以割舍的境地,称之为百鸟中的一只孤凤凰,并萌生要把方孝孺招为东床,后因方孝孺祖母不赞成而作罢。

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镇守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6月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在朱棣挥师南下之时,朱棣的第一谋士僧道衍(姚广孝)送至郊外,跪在朱棣前说臣有所托:“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附降,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颔首同意了。

姚广孝是元末明初中国佛教界的杰出代表。他博通三教,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于一身,他撰写的《净土简要录》《诸上善人咏》等宗教著述收入《卐续藏经》,是净土宗著作之一,在中国宗教思想史上有其一席之地,他的著作影响到日本等国。所以,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更是一位思想敏锐颇具前瞻性的政治家,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姚广孝评价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这句话的影响与分量。一个有影响的政治人物评价同时代的后生,他年长方孝孺22岁(1335年生),给予方孝孺如此之高的评价,肯定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基于对方孝孺这个人物的学问与道德文章的认可。

稍晚于方孝孺的江西提学副使蔡清称赞方孝孺是“千载一人”。

蔡清(1453—1508),成化二十年(1484)举进士,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继承、捍卫和发展了朱熹学说。蔡清既是明朝一代名臣,是研究《易经》的哲学家,一位影响较大的教育家、理学家。

再后,明末的刘宗周、黄宗羲也都高度评价了方孝孺,黄宗羲称方孝孺是“有明之学祖”,是“伊(尹)、周(公)、孔(子)、孟(子)合为一人”,是“程(颢、颐)朱(熹)复出”。认为方孝孺的文章可与韩愈相媲美。

清同治二年(1863)五月,方孝孺配祀孔庙。方孝孺儒学思想的崇高地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我们今天到山东曲阜孔庙可以见到方孝孺的牌位。

习近平对方孝孺的评价是:“刚正不阿,以身殉国。”并在他的讲话和文章里多次引用方孝孺的诗文。还多次赞扬“忠臣方孝孺不畏强权”(《习近平在浙江(上)》)。2006年2月5日,习近平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说到方孝孺,题词“刚正不阿,以身殉国”。

在现代人中评价方孝孺的最著名且影响四播的还有胡适与鲁迅。

鲁迅是在怀念柔石的时候提到方孝孺的。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说,柔石和方孝孺都有“台州式的硬气”,“而且颇有点迂”。明朝宁海属台州府,“台州式的硬气”也就涵盖了宁海。鲁迅说的“迂”,不是迂腐,而是迂直,即直率而少变通,这正反映了方孝孺的“刚正不阿”。

1961年胡适评价方孝孺“是明初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倡‘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殉道的人。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的殉道者。” 

我认为方孝孺作为明初一代大儒,是集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史学、文学、教育、社会治理以及完美道德于一身的杰出思想家。

浙江宁海方孝孺故里

二、方孝孺之死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随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靖难之役“画上了句号,建文帝出亡,一批臣子不甘臣服有违礼法、“犯上作乱”的燕王朱棣,纷纷遭诛戮,伴以“瓜蔓抄”,株连无辜。总计不下数千人被诛戮,流放充军发配者约有数万人之多,文学博士方孝孺拒绝为朱棣撰写登基诏书,被诛十族,血染丹陛,死难873人,创历史之最。

燕师进入京城后,燕王4次派人召方孝孺,孝孺坚决不从。逼他去见,他则穿了丧服去见,且昼夜号哭,如丧考妣。镇抚伍云等人强制着把他拉到宫中,他则当廷号哭。朱棣只好让他的学生廖镛、廖铭等去劝说。孝孺明白他们的来意后,训斥道:“汝读几年书,还不识个‘是’字!”用今天的大白话讲,就是:小子们跟我读书数年,难道还不明白道义的是非!

当然孝孺讲的“是”字其内涵远过这里翻译的白话“道义的是非”。

朱棣要发布即位诏书,由于方孝孺是公认的士林领袖,由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自然是最佳选择。所以当朱棣问姚广孝谁人可写诏书,姚回答:“他人不足以服天下,必须方孝孺。”廷臣们也一致附和认可由士林领袖方孝孺起草。朱棣再召方孝孺至廷,他仍着孝服,恸哭不止,声彻殿陛。

朱棣见状,起身劝他:“先生毋自苦,予效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问:“成王安在?”

朱棣道:“彼自焚死。”

孝孺又诘问:“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告诉说:“国赖长君。”

孝孺又紧逼着问:“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已很不快,但还是走下丹陛,望着孝孺,说道:“此朕家事。”说着示意送上文房四宝,“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提笔大书数字:“燕贼篡位!”掷笔于地,且哭且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提高了声音,威胁说:“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孝孺回敬道:“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勃然大怒,命卫士将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孝孺挣扎着犹嘤血犯御座,骂声喃喃不绝。朱棣复将孝孺投之大牢。下令逮捕方氏宗族,每逮系一人,就送至狱中方孝孺面前,让他看,孝孺竟“不一顾”。

六月二十五日,在聚宝门(今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开始了诛方孝孺十族。

22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

十族之说,主要是: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门生朋友。如卢原质的母亲就属方孝孺出嫁的姑母一族,故包括卢原质、卢原朴兄弟在内的卢氏家族也株连或被杀或流放。所诛亲人有不少都是当其面行刑,孝孺双目紧闭,无有一滴眼泪。惟在弟弟方孝友绑至面前将受戮,孝孺泪流满面。孝友亦临死不惧,口占一诗劝慰其兄,诗云:

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吟完从容引颈就戮。孝孺最后受戮,临刑前作《绝命词》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
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又见樵夫携斧砍松,遂口占一律,云:

樵夫携斧入山巅,斫倒苍龙撼九天。
骨劈开鳞剥落,赤心剖出血腥鲜。
精魂化作三更火,正气翻成半壁烟。

只恐鹤归无立处,长空依旧月娟娟。

被誉为“程朱复出”“天下读书种子”的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方孝孺终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死时年仅46岁。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思想家,在世时往往遭到冷遇,甚至不得善终。贾谊抑郁而亡;董仲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险丧命;朱熹被称为“伪师”;李贽死于牢狱。然而,在所有的思想家中,遭遇最惨烈、死得最悲壮的当数方孝孺。

33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前铜质塑像

刑毕,朝廷下令有市先生肉者,赐金。这让人想到496年后1898年的“戊戌六君子”于菜市口被斩时的情况,也让人想到鲁迅讲的人血馒头。可见民众的愚昧往往是极权统治者培养出来的。门人廖镛、廖铭兄弟等人暗中将孝孺遗骸收集掩埋,后葬于聚宝门外山上(今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台梅岗)。廖镛、廖铭系明初开国功臣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廖镛袭爵,兄弟二人因收葬老师遗骸被处死。孝孺学生王稌也与孝孺表侄郑珣同到聚宝门寻找孝孺遗骼,但已为廖镛兄弟收葬了。追查时王稌因藏匿他处,侥幸活了下来,从此不敢暴露身份。另一说是朱棣念王稌祖父王祎是为国事而死的,没有追究,给王稌留下一命。但此说并不可靠,因为朱棣不是这样的人。

朱棣酷似乃父朱元璋,并不是从容貌体形而言的。从长相来看,两人迥然有别,乃父獐头鼠目,儿子魁梧高大,满脸络腮胡须,两人很不相像。但是从政治品格来看,朱元璋是“十足自私惨刻的怪杰”,在这点上朱棣与之酷似。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不久,户部侍郎卓敬向新皇帝呈递秘密奏疏,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燕王(朱棣)知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朱元璋)。”如果光看字面,似乎是对朱棣的褒奖之词,其实是话中有话。再看他的下文,端倪便显露出来了。卓敬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提醒新皇帝,要提防此人:“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所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他建议把燕王朱棣从北平改封到江西南昌,便于控制。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第二天,朱允炆召见卓敬,责问道:燕王是朕的骨肉至亲,你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卓敬当即叩头请罪,解释说,臣所说的是天下至关重要的大计,愿陛下明察。朱允炆没有接受卓敬的意见,历史终于上演了皇叔父赶跑侄子皇帝的悲剧。在对朱棣的判断上,卓敬显然棋高一着,可惜卓敬的远见卓识未能被采纳,否则哪有后来的故事!

三、方孝孺实死于“守道之累”

究竟如何看待方孝孺的死,数百年来,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则是在于论者所处的时代、地位不同,而论者的视野也有高下,见仁见智,实属正常。

《皇明表忠记》的作者钱士升肯定方孝孺的忠,但认为孝孺有责任:“孝孺十族之言(诛),有此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而万乘之威,亦于几殚矣。”

许相卿持相同观点,认为孝孺之死,诛十族,自身脱不了干系。不肯草诏也就罢了,何故非用过激的语言激怒燕王呢?许相卿道:“乃后文庙(明成祖)言及孝孺,辄愤愤顿足不能平。当时渎犯口语,可想见矣。” 

王廷相认为孝孺之死是愚忠。何谓愚忠?“忠之过者”。王廷相批评道:“至于覆宗,义固得矣,如仁孝何哉?”说孝孺得义却失仁孝,指责孝孺“轻重失宜”,并举例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坐牢数年才死,但并不影响后世对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肯定、歌颂。

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说:“帝王成事,盖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张廷玉也肯定方孝孺视死如归精神,不以成败论事论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们基本都认为方孝孺被诛十族,除朱棣的残忍外,自身有一定责任,不该激怒朱棣,或认为他迂,或认为他愚忠。也有著名学者将方孝孺与布鲁诺二人之死作了比较。

笔者认为方孝孺之以死抗争而不屈,除与建文帝思想契合,以及报答建文帝的知遇之恩外,更为重要的深厚思想乃是他秉承儒家的一贯道统,恪守儒家“正统”观念,注重理气修养,承袭固有文化传统,这是他的价值理念。方孝孺坚守信仰,守护“道统”,理学强调的君臣大义,“明王道,致太平”是孝孺矢志不渝的追求与价值观。“事莫重于纲常,忠莫大于报主”“世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决定了方孝孺为维护传统文化精神而为之殉道,杀身取义成仁,方孝孺实死于“守道之累”。这在方孝孺的诗文中也有反映。他在缑城闲居时写的《闲居感怀》十七首诗,其中一首:“我非今世人,空怀今世忧。所忧谅无他,慨想禹九州。商君以为商,周公为以周。哀哉万年后,谁为斯民谋。”明确透示出他要以商鞅为榜样,不惜以身殉“道”,要像周公那样服务朝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还说:“圣人之道,离之为礼乐、政教、法度、文章,合之而为性命之原、仁义之统;其事业在《诗》《书》,其功用在天下。”圣人之道最终落实到人的性命上。方孝孺以身殉道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深厚的思想根源。所以李贽说,倘若明太祖能用孝孺,“则孝孺便成一个好良臣。唯用于建文,故遂成一忠臣”。李贽对方孝孺看得很准。

44

浙江宁海方孝孺纪念馆内对联

人的价值理念一旦形成,必然会成支配自己行为的精神力量、指导力量。公元1279年的南宋,在元灭宋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中,20万宋军被元军彻底击溃,10余万军士战死,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余下的近10万军士除有169位投降外集体蹈海而亡。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不就是舍生取义的信仰,杀身成仁的价值观吗!

朱棣无视“皇统”,以“奉天靖难”的名义以武力夺取帝位,这不仅是破坏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统”,且影响后世,其突出的事例就是在他孙子朱瞻基继位(为明宣宗)后,其次子汉王朱高煦有样学样,如法炮制,也发动叛乱,试图推翻侄儿夺取皇位,最后是明宣宗亲征平叛才了结。而早在朱棣发动“靖难”的过程中,武官勋臣中大多数都主张以功能为标准,倾向废嫡(朱棣嫡长子朱高炽,明宣宗之父)改立,但文臣们秉承“皇统”,坚持主张保留朱高炽的皇太子地位的,并千方百计予以维护。明前期权力交替之际,为皇位继承问题爆发的重大冲突或分歧,造成政局的动荡,甚至流血,始作俑者,朱棣也。所以,方孝孺的殉道也不是孤立的,他是有一批同道的。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11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