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加油文化
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08-30 16:53:43  文章字号:   
王伯群:大夏之光,教育之炬

 汤涛

发端于兴义府的“加油文化”,薪火相传,论资排辈的话,王伯群可算第四代传承人之一。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爱国教育家,一生跨越“革命救国”“交通救国”和“教育救国”。王伯群在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民穷财尽状况之下,单枪匹马,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以及大夏上海附中、贵阳附中、重庆附中和南宁附中,形成了著名的大夏教育体系,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属罕见,为中国高教史上的一个奇迹。

王伯群以“服务国家,曰公曰诚”之精神,屡经创业之艰、发展之难、播迁之困而永不放弃。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教育史诗,充满了激情、意志与智慧。

一、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

王伯群(1885—1944年),贵州兴义人。1905年,王伯群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笔山书院赴日本中央大学留学,专习经济学,同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返国参加革命。1915年组织参与护国运动,推翻袁世凯复辟帝制,名播天下。后继续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护法运动和南北和议,追求国家民主共和。

1924年6月,福建厦门大学爆发学潮,该校欧元怀、王毓祥等教授应330余名失学青年要求,决定北赴上海筹办新校。王伯群认为国家发展根本端赖教育,在厦大学生代表、何应钦的四弟何纵炎的引介下,决定慷慨捐资创办大夏大学。

彼时的王伯群是激情的革命者,那他为何要捐资办一所大学,他的办学动机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盖与王伯群的家学渊源有关。他的外祖父刘官礼在贵州兴义创办过20余所学校,他母亲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校。从小的耳濡目染,养成他对教育的情有独钟。故当他在会见欧元怀等教授时,表达了自己素有创办教育的愿望。

王伯群既是大夏的创建者,也是大夏的坚定擘画者和精神引领者。

1924年7月,大夏大学筹备处在上海成都南路美仁里24号挂牌设立,同时租借临时校舍。大夏初名“大厦大学”,后定名“大夏大学”,以志校史系由厦大嬗变而来,并寓光大华夏之意。1925年9月,王伯群在胶州路建成新校舍,注册学生700余人,教师70余人。大夏原先计划在胶州路校区办10年,但到1929年,学生已达1200余人,校舍不敷使用。是年3月,王伯群自斥巨资,且多方劝募,在沪西购定中山路新校地200余亩,加上实业家荣宗敬捐赠的一条丽娃河,基地全部面积近300亩。大夏首期建筑费初拟筹30万,后扩充为40万。《大夏周刊》载:“本校校长王伯群先生,五年以来,对本校物质精神两方面,援助备至。近又募集巨款,购置新地址。”12月,王伯群委托苏生洋行董大猷、费力伯两工程师绘成图样,登报招标,投标者20余家,均由王伯群核定。1930年9月,大夏师生全部迁入新校区,胶州路等处校舍则拨归大夏附中使用。

大夏大学社会学系1930届毕业生保志宁,对搬入新校区记忆犹新,她忆述道:“校舍本部,设在群贤堂即教室,群力斋为男生宿舍,群英斋为女生宿舍。后来,又继续添建机械工程系、实验室、大礼堂、体育馆、疗养院,及中学部校舍。新校舍规模宏大,风景美丽,遂使大夏大学一跃而为沪上巨校之一。”

王伯群在办学过程中,秉承“自强不息”之校训,坚守“三苦精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创造精神和牺牲精神,倡导“师生合作”和“读书救国”,推出实施复兴民族教育纲要,激励师生奋发努力。王伯群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实行“导师制”,推行博雅通识教育,探索高等教育的管理现代化。蔡元培曾高度赞扬大夏大学,他说:“私立大学办理进步速者,推大夏大学为独步;而推行导师制,尤为开国内各大学风气之先。” 

1930年,王伯群(前排右四)与大夏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合影

二、组织强大的董事会

民国时期的私立高等学校借鉴美国的经验,设立董事会制度。按照北洋政府教育部之规定,私立大学的设立,须经报部立案,并以校董会为代表,负学校管理之全责。同时要求校董会必须具备资产、资金或其他收入来源,呈请教育部核实,方得批准立案。校董会立案之后,才能申请批准设立,一年后方可呈请开办。

王伯群利用其强大的政商朋友圈,发起组织大夏校董会。他聘请地位高、资格老的党政军高级官员担任校董,借以壮大声势,如孙科(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居正(司法院院长)、何应钦(军政部部长)、王正廷(外交部部长)、杨永泰(湖北省主席)、许世英(原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孔祥熙(财政部部长)、黄绍竑(内政部部长)、张嘉璈(交通部部长)、吴铁城(上海市市长)、梁寒操(宣传部部长)、刘文辉(四川省主席)等。

为获得银行贷款的便利,他还聘请一批银行家、实业家和媒体总经理,如张嘉璈(中国银行行长)、钱永铭(四行储蓄会主任、交通银行董事长)、胡孟嘉(交通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王一亭(信诚银行董事长)、徐新六(浙江银行总经理)、徐寄庼(浙江银行董事长)、王志莘(新华银行总经理)、虞洽卿(上海总商会会长)、荣宗敬(实业家)、杜月笙(上海闻人)、吴蕴斋(实业家)、黄溯初(实业家)、赵晋卿(上海总商会执委会主席委员)、卢作孚(民生公司总经理)、张竹平(《时事新报》等四报总经理)等。

这些校董为大夏在筹资、申请政府办学经费和处理危机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他们的显赫地位及在军政两界的影响力,为大夏解决扩展校区的困难和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譬如1925年大夏兴建胶州路校舍,曾向浙江银行借银2万两,就是由校董徐新六担保偿还。1930年3月向邮政储金汇业局、四行储蓄会,以及新华、金城等银行联合借贷30余万元,由各银行组织银团,王志莘校董任银团主席,由校董杜月笙和张竹平担保偿还。

王伯群性行强毅端谨,革命多年,最讨厌低下求人。但为了大夏的生存,有时不得不身段玲珑。为邀请孙科担任校董,他曾数度登门游说。1942年大夏经费困难,决定呈请国民政府改为国立。王伯群决定放弃董事长位置,推孙科为董事长,以壮声威。尽管后来国立未成功,但由于有一批政要校董支撑,大夏申请到教育部不少专项经费,大大缓解了办学压力。

三、慷慨捐资和艰辛筹款

王伯群超强的经营管理和筹资理财才能,为大夏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大学治理中,他本着教育家与人为善、以人为德的精神,一方面自掏腰包,捐资办学;一方面向教育部争取资助,向军政首长、各方财阀和地方闻人劝善捐资,用他们的财力办利国利民之事业。

1924年王伯群慨捐2000银圆为大夏开张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之后,他对学校不惜投入巨资,唯有自奉极为节俭。1930年,经王伯群多方劝募并自捐巨资,大夏在上海中山路建成新校舍。到1932年底,学校募捐总额为38万余元,其中他个人捐款24万余元、筹款5万元;占地近70亩的丽娃河是他从“面粉大王”荣宗敬手中募捐来的。杜月笙、卢作孚,以及军界杨虎城、韩复榘,政界陈仪,银行界实业界的钱永铭、南洋华侨胡文虎等重要人物均是他募集对象。此时的大夏发展到拥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等学院和师范专修科,与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并称上海四大著名私立大学。

1932年5月,王伯群以“川滇黔视察专使”身份巡视西南。在数月的繁忙公务中,他仍不忘向川省军政首脑为大夏募捐。8月,刘文辉决定捐赠2万元,邓锡侯捐资4万元。他还向重庆实业家卢作孚代募,他曾专门致函感谢:“承蒙代向杨森军长募得渝币2000元合沪币1630元,高义热忱,莫名钦佩。”在中山路新校舍大部分完成后,大夏副校长欧元怀、秘书长王毓祥因经费支绌,财政困难,皆想辞职。为学校前途,王伯群一面挽留欧、王,一方亲自四处奔走,疏通各方要人代为募捐,其中何应钦为纾困出力最多。经笔者统计,在10年期间,何应钦总计为大夏捐款40余万元。

抗战期间,大夏迁址贵阳后,为保证办学经费,王伯群在贵州积极筹办实业,发起组建建国公司、建国银行、聚康银行、聚康公司、利民公司和永仁两岸川盐运销处等。大夏教务长王裕凯曾忆述道:“伯群先生自民国廿九年即开始与贵州绅耆、商业领袖商谋贵州振兴实业,以救黔民生活。一方面又将每年大夏大学募捐之款,投资商业,所得利益,补助学校经费使一举两得,先生筹划之苦心,可想而知。”王伯群还另辟财路,与财政部盐务署合作开设盐务专修课,既为大夏增加收入,又为贵州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王伯群擅长篆书,在大夏最艰难的时候,他经常鬻字为学校筹款。1942年10月,他花费十余天为滇南边区总司令卢汉母亲撰篆寿屏,以换取卢汉捐款。1944年4月,撰写二十几副篆联挂卖,为大夏20周年庆典筹款。6月,撰写《正气歌》并精美装裱送云南省主席龙云,以便托其捐款。王伯群为大夏筹集经费呕心沥血,1944年,他赴重庆出席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召集西南金融巨子,一次募集款项达百万,解大夏经费短缺之急。

四、延揽英才,广纳名师

大夏大学创办时,全国和上海已有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大夏以无甚财力的私立学校,而思与这些学校争一席之地,若不是因为王伯群对教育之信心,不敢尝试。王伯群善用贤能的干部和延揽高明的中外名校毕业的师资,是他办学成功的主要秘诀之一。

自大夏大学创办之始,作为董事长和校长的王伯群素来重视教授资格素质。在大夏,素有王伯群、欧元怀、王毓祥“三大元老”以及鲁继曾、孙亢曾、吴浩然、夏元瑮、吴泽霖、马宗荣、邵家麟、王裕凯“八大金刚”之说。

在管理方面,王伯群聘请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德工学博士、政治活动家马君武担任校长,留美博士、教育家欧元怀任副校长,纽约大学硕士、教育家王毓祥担任秘书长,留美博士王裕凯为教务长等。

在师资方面,聘请柏林大学博士、理论物理学家夏元瑮,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物理学家蔡宾牟,康奈尔大学博士、化学家邵家麟,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民族学家吴泽霖,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教育家刘湛恩,教育学家邰爽秋,历史学家王国秀,芝加哥大学博士、法学家孙浩烜和教育家韦悫,密西根大学博士、数理学家冯丽荣,南加州大学博士、教育学家王裕凯和社会学家罗荣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经济学家卜愈,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吴浩然,华盛顿大学博士、政治学家吴澄华,以及文化大家郭沫若,戏曲家田汉,国学家孙德谦、陈柱尊、王蘧常,历史学家翦伯赞、姚雪垠、吴泽,古文字学家程俊英,法学家王绍唐,历史学家梁园东,新闻学家谢六逸,图书馆学家马宗荣等著名学者担任大夏教授。

王伯群礼敬教师,他与教授们除了交往协作的同僚之谊,更有因教育家精神而相互吸引的灵魂共鸣。大夏教授和课程的高水准,培育出众多事业有成、闻名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据不完全统计,仅院士(学部委员),大夏就出了周扬、刘思职、胡和生等15人。

王伯群礼敬教师,爱生如子,结交众多社会名流,且多有资助和施援。大夏校风简朴安宁,主要原因之一,乃来自校长。校长不太过问校内事,主要劳心筹款、应付当权军政首长,殊费心力。偶有学生风潮,则多被化解。校长的坚定信念、经历和人格魅力,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尊严,在他周流潜默的教化下,大夏获得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五、间关千里,西迁黔省办学

大夏大学自诞生日起,经逢乱世,为保存文脉,为国储才,王伯群率领大夏历经上海五迁和中国西南三迁。大夏自上海至江西庐山、贵州贵阳和赤水,往返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夏大学开启了贵州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为促进西南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事业做出独特之贡献,演绎出一部雄浑而壮美的东西部合作办学伟大史诗。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强寇压境、国难严重之时,王伯群以教育为国家命脉所系,不欲因战事影响而中辍。他积极应对,寓救国于读书,经教育部批准,大夏与复旦大学组建我国抗战时期的第一所联合大学——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联大第一部设于庐山,第二部设于贵阳,王伯群与复旦代理校长钱永铭共同出任联大校长。10月,联大一部在庐山牯岭正式开学。由于南京失陷,兵锋逼近,大夏仅仅在牯岭复课三个月,便接教育部令拟迁重庆。

1937年10月,王伯群(前排左四)与复旦大夏联大负责人在庐山图书馆前合影

在西迁间关途中,日寇轰炸大夏校园,近半建筑被炸毁,王伯群闻之,为之痛伤久之,浩叹“十四年心血结晶与锦绣河山同归于尽”。大夏西迁贵阳,荆榛塞途。大夏迁往贵阳,事先曾受不少师生反对,王伯群独有先见。欧元怀记述这个过程:“故校长王伯群先生料定战事非短时期可以结束,西南大后方将为抗战之砥柱,而贵阳与重庆交通尚便,且又为高等教育之处女地,需要大学之灌播。”1937年12月4日,大夏大学正式在贵阳讲武堂开课。1938年夏,由于师生众多,贵阳校舍紧张,两校决定分开,复旦迁留重庆办学。

王伯群率领全校师生力克困难,群策群力,在极短时间内,建设新校园,举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无一不备。大夏学生周蜀云忆述道:“若非校长王伯群先生是革命元老,黔省巨绅,还无法借用到此一片地方。在当时的贵阳各机关中,除原有者不计外,凡中央或由省外前来的机构,要以大夏大学所占用的讲武堂最为宽敞、最具规模了。”大夏在贵阳初定后,王伯群即着手规划兴建校舍。1939年,他从黔省政府和当地商界大佬处筹到贵阳花溪公地2000余亩辟为新校区。如此大面积的校区,在抗战后方的大学中可谓一枝独秀。 

在贵阳期间,王伯群积极推行抗战教育,他提出:“我大夏大学之在西南,为贵州最高学府,所负使命,既重且大。”“大夏当协助政府以开发西南之资源,促进西南之文化。”王伯群与黔省政府筹划在花溪成立“农村改进区”,联合开展建设实验,努力各项生产建设,实现“抗战救国”。

大夏大学在贵阳度过了相对稳定、清贫却丰富的7年,直至1944年12月,日寇兵犯黔南,王伯群决定再迁赤水。欧元怀记述王伯群校长北迁赤水的战略构想,他说:“敌人窥黔南,贵阳震动,先生仍作远大之决定,将大夏大学三迁于黔川边境之赤水,赤水有水道通重庆,可沿大江东下,三次迁校是兼为复员时之准备的。”独山失守,患病中的王伯群对大夏前途极为担忧,妻子保志宁回忆这个情景:“伯群先生既虑乡邦之沦陷,又恐毕生经营之大夏大学付诸劫灰,即准备开始轮散全校教职员与学生,及图书仪器等送往赤水,然后方顾及家内一切。先生先请人送其二妹文潇全家回兴义县,再为吾等及文华先生遗族觅车赴渝。”

为保证迁校顺利,王伯群先后四次致电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恳请拨给疏建费国币九百万元”。王伯群主持召开校务会议,议决组织成立大夏疏散委员会,并亲任主任委员。与此同时,他亲笔致函赤水县县长何干群协助代觅校舍,致函湘桂黔边区总司令汤恩伯恳请惠赐护照以便车辆通行,致函国民党中央后勤部部长俞飞鹏恳请拨给疏散车辆,致函贵州省民政厅派警护卫,确保大夏大学师生疏散安全。他派遣教务长王裕凯前往赤水县接洽校址校舍问题。

在王伯群的筹谋下,大夏大学分别取道重庆和鸭溪,长途跋涉历时3个月,师生和图书仪器全部安全抵达赤水。然而颇为不幸的是,12月20日,王伯群在重庆为大夏筹备迁校经费时,积劳成疾,遽然辞世。他在《遗嘱》中叮嘱大夏师生:“吾大夏校友,服务国家,尤须力行公诚二字,以发扬大夏之精神。余虽不及见国家复兴,世界和平,但知革命成功之有日,此心亦无憾矣。”

1942年5月,大夏大学护校委员会成员贵阳合影(前排中着西服打领带者为王伯群)

大夏大学在赤水办学近两年,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10月,播迁近九载的大夏复员上海。为纪念王伯群校长对大夏之贡献,12月20日,大夏建成思群堂,以永久纪念创校校长、大夏之父王伯群先生。

1951年,中央教育部决定以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为基础,并在大夏原址合并组成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创办27年,共培养了2万余学生,其中包括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熊映楚、雷经天、吴亮平、叶公琦、陈赓仪、杜星垣;培养了一批院士和大学校长,如院士陈子元、李瑞麟、郭大力、周扬等,同济大学校长江景波、兰州大学校长林迪生、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孙亢曾,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院长吴觉等;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作家和文艺家,如陈旭麓、马承源、王元化、戈宝权、陈伯吹、李乐薇、欧阳山尊等等。他们和众多的大夏校友一起,桃李争荣,蔚为大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伯群的伟大之处在于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一切为公为国,为他人着想,坚守理性忠恕之道。大夏第三任校长欧元怀有过中肯的评价:“牺牲自我,功成不居。”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9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