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自美,因文(人)而美”。一个人之所以美,不仅是外表,更是他(她)有内在的美,那就是文化修养的气质!一个地方之所以美,同样不仅是因为它有秀美的山川和诱人的景色,更在于当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前段时间,在《文史天地》2024年第1期,读到《张锳“添灯油劝学”的文化价值》一文,不由想到黔西南,这就是一个“因文(人)而美”的沁人心脾、受益良多的地方。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的接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面积16 804平方公里,人口348万。这里生活着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35个民族,各民族世世代代友好相处,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和谐曲。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州府驻兴义。这里不仅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如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还有仙鹤坪、贞丰三岔河、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如“贵州龙”化石群、“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半山亭、笔山书院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历史文化,还有毛主席当年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战斗过的旧址等等。其中在许多传统文化中,著名“晚清中兴之臣”张之洞的父亲张锳任兴义知府14年,并留下“添灯油劝学”文化遗产,至今影响极深。
如何以“添灯油劝学”为契入点深入挖掘以张锳张之洞父子为重要载体的这一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底蕴,使其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新时代“加油”文化,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理论,以及学术层面,都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通过深入挖掘与宣传“添灯油劝学”的文化底蕴,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其意义和价值就非常重大。
一、“添灯油劝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添灯油劝学”的历史肇始于时任兴义府知府的张锳。张锳(1791—1856年),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知县到贵州,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擢任兴义知府,至1855年离任,署理兴义府共14年之久。任职兴义府期间,为了发展偏远民族地区的文教事业,张锳十分重视文教事业,为了鼓励读书郎寒窗苦读,成就功名,报效国家,建设家乡,张锳每天午夜交更时分,便派出两个差役准时从府衙里出来,一个提着灯笼带路,一个挑着一担桐油篓,沿街而行,见哪户人家亮着灯光传出读书声,便停下来站在门前高唱一声:“府台给相公添油啰!”听得喊声,就见书生模样的少年郎打开家门,手里举着一盏油灯,差役便用勺子舀出一勺桐油,倒进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说着鼓励的话:“府台祝相公用功读书,获得功名!”如此14年,久久为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读书人,振兴了民族地区的文教事业,培养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自张锳出任兴义府知府(1841年)以来,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除,兴义府共考取文武进士6人,文武举人100人,各类贡生约300人,这些人才有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挖掘、宣传和利用好各地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忠实践行。黔西南州所独有的“添灯油劝学”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既有深刻的历史叙述,又有生动的现实映照。“添油”与“加油”字义基本一致,蕴涵的实质相同,体现的精神相通,因此,如果要溯源中华民族几千年久久不息的“加油”精神,仅从文字表述与概念而言,毫无疑问,黔西南是“加油”文化的发源地、倡导地,也是实践地。
清末民初的贵州兴义府安龙招堤
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黔西南州党委政府开始对张锳在任兴义知府14年间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文教事业,关心民瘼等具有历史文化元素的载体加以保护,并对“添灯油劝学”文化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挖掘、宣传,且梳理到对人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加油”文化的溯源性解释上。使沉寂于中华泱泱传统文化的一个“小故事”成为鼓舞14亿人民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加油”的一个重要历史依据!在这方面,黔西南州本地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既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也体现了我们党的干部任职一地学习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并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怀。
注重保护本地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很多好的传统和做法,一些开明的官员保护开发本地文化的故事流传至今。比如朱熹赴任路上,“问志不问衙”,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褒扬一个好官的做法也有“修志不修衙”,就是强调通过修撰志书为地方传承文脉,保留历史文化火种不致湮灭。
我们党的干部历来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自己任职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掌故、乡野故事均有了解掌握甚至烂熟于心。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就为全党同志树立了榜样。在正定县委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下乡访村,既是调研又能了解很多地方文化,比如了解到隆兴寺里留有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墨宝“容膝”,习近平总书记告诉县里有关部门要妥善保存;又比如发现公社院子里一棵古槐树等等,总书记都记得并嘱咐保护好;在宁德地委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阅看《宁德府志》,到寿宁县调研,晚上读《寿宁县志》,从古代先贤那里再结合实际,找到了宁德“摆脱贫困”的路子。
对于自己主政一方的历史人文掌故关心与不关心,学习与不学习,体现了一个干部的历史情怀和现实意识。没有历史情怀的人很难有现实关怀。这些年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每每与地方同志交谈起来,会发现当地的同志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掌故非常熟悉,娓娓道来,了如指掌,而且大都流露出一种“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感,充满对本地文化的热爱与珍惜。
在党的历史上有没有不重视学习地方历史文化的例子呢?也有。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学习了解本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这里不妨作个较详细的历史介绍。1958年毛泽东主席到一个地方视察,省里安排的是一位县委负责同志汇报,该同志做了认真的准备,带着书面汇报材料来。没有想到毛主席说不要书面汇报,我问你三个问题,结果这个同志全部答不出来,可谓是“一问三不知”。毛主席问的三个问题有两个就是这个同志任职地方的历史,但他没有学习,所以答不上来。另外一个是现实工作中的有关民生问题,这个同志也答不出来。当时的场面非常尴尬,那个同志也十分紧张。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想为人民服务,必须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特色,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毕竟不是做专业的学问,而是通过学习,汲取发扬历史的文化品质精神,达到提高党性修养的目的,另外就是宣传本地的文化,达到树立品牌形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全国很多地方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挖掘宣传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的工作,比如山东临沭县挖掘“1942年刘少奇指导山东”的历史、陕西米脂县保护宣传“1947年12月杨家沟会议”旧址等等,做得就很好!
黔西南州委政府挖掘、打造张锳“添灯油劝学”的文化价值,致力于形成“加油”文化的历史溯源、解释体系与框架,实现一个地方形象宣传的“异军突起”,其用心与用意堪称可嘉!
二、挖掘“添灯油劝学”文化丰富的特殊内涵和外延
历史文化的宣传必须突出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添灯油劝学”文化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什么?其实就蕴含在至今保留完整的半山亭石柱上的楹联里,时任知府的张锳有一天邀约郡内一众文人雅士,齐聚府城金星山上的半山亭中,饮酒作诗,举杯唱和,面对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呈现的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深重危机,张锳及众人不禁感慨万千,借酒浇愁,以诗歌吐块垒,于是一副撼世对联横空而出:“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下联“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惊天霹雳,恰似闷雷爆响,振聋发聩,代表了当时无数有识之士的心声(《张锳“添灯油劝学”的文化价值》)。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境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大好河山被列强瓜分豆剖,同胞被欺侮,文物被强盗偷走。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挽河山”,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虽然这些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但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史篇,赓续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精神。
张锳半山亭“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楹联
这个时代之问,先由1791年出生的兴义府知府张锳喊出,斗转星移,100年后1893年出生的青年毛泽东也喊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最强音,而1898年出生的青年周恩来在东渡日本求学求真理的船上则写出“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心,“问几辈能挽河山”的任务最后落在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大好河山回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手里,已经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貌!
在“添灯油劝学”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必须重视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张锳、张之洞父子。因此必须结合张锳父子的生平思想与事功、官德名声,进行阐释。
相较于其子张之洞,张锳在历史上并不显名,如果不去挖掘发现宣传其生平事迹的特殊性,那他也就是清代庞大官吏队伍中的一分子,将湮没于浩如烟海的史书之中。虽然张锳与龚自珍(1792—1841年)、陶澍(1779—1839年)、林则徐(1785—1850年)、魏源(1794—1857年)属于一个时代,但与以上这些人物的知名度相比,张锳略显“逊色”。因此要提高张锳的“知名度”,必须注重挖掘其在兴义府知府任上的特别之处,那就是通过“添灯油劝学”文化,寻找“能挽河山”的种种努力!正如林则徐既有虎门销烟的事功,又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肝胆雄心!
张锳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具有忧国忧民情怀,“力学问、树功名,郡士连翩掇高第、居清要、为栋梁”是他的座右铭。咸丰五年(1855年)张锳升贵东道道尹,翌年病逝于任上。
张锳先后任兴义府知府14年之久,培修招堤风景名胜,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墓,开辟府城通广西的驿道,主修《兴义府志》,政绩卓著,尤以兴学育人受到社会广泛称赏。他见府城珠泉书院破败不堪,便率先捐廉俸银1000两,倡导士绅捐银2000两,重建书院,并更名桅峰书院,所余银两用于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和增建城乡义学。兴义府试院规格狭小,房屋倾圮,张锳自捐廉俸银1000两,并向府属各州县劝捐银30 800两,亲作规划设计,选派得力士绅管理,严格监督施工,一年多时间竣工,新试院规模宏阔,建筑精良,时称“甲于天下”。还用节余的银两为前来应试的学子添置一应用具,受到合府学子的称赞。桅峰书院藏书寡少,张锳一面将自己携带的书籍千余册献出,一面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广州等地购回一批书籍,使广大学子求知欲得到满足,知识面扩大。
张锳还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到桅峰书院执教;听政之余,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并亲自评阅学生课卷,鼓励诸生无论在培养品德、操行上,还是在钻研学业上,都应相互切磋砥砺,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张锳还经常训示随其到兴义府求学的子侄张之洞、张之渊、张之清,要求他们不能沾染纨绔习气,要与府学诸生友善、互学。
经过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比较知名的有官至内阁学士的景其浚、诗人张国华、书院山长贵天乙等人,民间称为“旷古未有”。
张锳不仅留下了至今造福当地人民的事功,比如加固招堤、办学兴教等等,更留下了“添灯油劝学”文化及蕴含其中的精神!
张之洞比乃父在近代史上名气大得多。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原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六洞桥。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尊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的思想和事功在近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比如他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他创办的广雅书院(今广州广雅中学)、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前身)等等,则是名闻天下,今天仍然是教育界的翘楚。
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模拟情景
对于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孙中山先生评价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让人动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中评价张之洞对中国钢铁工业的贡献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1958年毛泽东对湖北党政领导讲话时说:“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这是我们湖北人的骄傲!你们要后来居上。”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评价张之洞:“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是有改革观念的一个人。清代末年,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大局变革势在必行,各种难点沸沸扬扬,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张之洞感叹道:‘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说的就是因把握不好守成和变革的分寸形成共识之难。”
对于张之洞这位历史名人,各地肯定会争这个“名分”。因此,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一般历史介绍时,都会把张之洞写为直隶(河北)南皮人,但其实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张之洞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其名字也取自贵阳六洞桥,4岁从贵阳到安龙,在兴义府地盘上长到18岁才回到原籍地参加科举考试。因此,毫无疑问,张之洞应该被认定为贵州人。涉及到相关介绍时,应该特别指出这一点,避免以讹传讹。
张之洞不仅留下了至今造福国家的事功,比如汉阳制造厂、广雅书院等等,更留下了“中体西用”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我们还应该从大历史观来考察并丰富“添灯油劝学”文化的外延。仔细分析,会惊人地发现,18世纪的“90后”的张锳、龚自珍、魏源等,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历史之问“问几辈能挽河山”,体现了近代爱国志士强烈的忧国情怀!一百年后的19世纪的“90后”毛泽东,面对民族危亡、革命前途,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因为中华民族从来就有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脊梁,才使得中华民族虽然历经苦难,仍然生生不息、光辉灿烂!
我们还会惊奇地发现,与张锳同一时期的龚自珍、陶澍、林则徐、魏源等人大力倡导关注现实、培养人才、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经世致用”的理念不谋而合。尤其是龚自珍、魏源与张锳都是18世纪的“90后”,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出的呼声惊人地一致,是龚自珍振臂呼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魏源则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作为“添灯油劝学”文化的继承光大者,张之洞以其特殊地位身份,在近代史上发挥了特别的作用。1894年张之洞推荐好友张佩纶(1848—1903年)的得意门生、翰林院编修严修(1860—1929年)到贵州担任学政,大力推行新学理念。后来严修创办南开学校,培养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人才,“添灯油劝学”文脉也通过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代优秀青年得以传承发扬。“问几辈能挽河山”正是通过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的目标,完成了近代以来包括张锳在内的先贤忧国的愿望。而张之洞创办的书院、学堂,培养了一大批追求进步的青年学子,中国近代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介绍,张之洞在武汉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有120多所。据1907年统计数据,全国各省共计派出留日学生5400多名,湖北派出的就有1360多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他所办各类学堂及所派遣的留学生中,走出了唐才常、黄兴、宋教仁、吴禄贞、蓝天蔚、董必武、杨匏安、李四光、闻一多等对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正是他们,把“添灯油劝学”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和特质。即不是仅仅为了求取功名,而是通过“加油”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树立信仰,来实现“挽河山”的目标!
三、总结“添灯油劝学”文化的地域特质,映照现实启示未来
通过《张锳“添灯油劝学”的文化价值》一文的努力挖掘,精心总结,将“知府添灯油”这个历史典故经过上百年时间沉淀后演化而成的文化现象概括为“加油文化”,并把“加油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为“守正笃行、久久为功”。
事实上,张锳、张之洞父子围绕“问几辈能挽河山”进行的60多年“加油”接力实践,就是“守正”“笃行”“久久为功”的具体表现。他们接续重教兴学、为国育才、以文化人,就是“守正”。他们接续建试院、修书院、开义学、办学堂,强实业、修铁路、建城市、练新军,奋发图强,就是“笃行”。他们接续奋斗、多年不歇,并不断激励后人、影响后人,就是“久久为功”。
“添灯油劝学”经过传承发展成为“加油文化”,“加油文化”则以“添灯油劝学”为重要来源和历史依据。从“添油”到“加油”,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质:
一是具有本土独特地域性。“加油文化”诞生于黔西南这片民族团结之地,是张锳等仁人志士,身处鸦片战争带来的危难关头,为实践“问几辈能挽河山”的时代之问而进行的奋进路径探索,诞生于兴义府,并在14年持续实践中初步形成“重教兴学、为国育才、以文化人”理念。后来,经过张之洞在四川、山西、广东、湖北等地的实践和传播,核心观点依然具有鲜明的兴义府烙印。
二是具有厚重历史性。“加油文化”的精神标识“守正笃行,久久为功”,每一个词语在文化典籍里都能找到出处。“守正”出自《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正”者,大道也,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正确的道路,都谓之为“正道”。“笃行”出自《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忠实履行、专心实行。“久久”出自《孔雀东南飞》,“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思是永远、时间很长。“为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非文辞不为功”,意思是目的、成功。
三是具有鲜明时代性。无论是运动员在体育竞技赛场的奋力冲刺,还是军人平时训练和执行任务,无论是一个地方众志成城共度时艰,还是一个团队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无论是一个人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奋勇拼搏,还是一个家庭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都需要加油鼓劲,都需要加油助威。可以说,“加油”一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润物细无声、日用而不觉,只要有拼搏奋斗的场景,就会有“加油”助威的呐喊,只要有奋发图强的努力,就会有“加油”鼓劲的呼声。
严修(第二排左二)与张伯苓(第二排左一)、周恩来(第一排左三)等在日本
以此为鉴,映照现实启示未来,是“添灯油劝学”经过传承发展成为“加油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尤其需要“加油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了“加油”的号召,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10月,在第五个扶贫日(10月17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咬定目标加油干,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2019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又强调:“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2023年1月18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谆谆教导:“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
正如张之洞在为诸生所写的教戒之语《輶轩语》中提出“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的主张,提倡通经致用。张之洞主张的读书治学的方法和原则,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结合“添灯油劝学”文化也不应该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要走出书斋,服务现实,启示未来。由此,结合现实对“添灯油劝学”文化进行诠释,就十分必要。
诠释“添灯油劝学”历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关系。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要求结合中国实际(包括历史文化)出发,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毫无疑问,“添灯油劝学”历史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生动的体现。
诠释“添灯油劝学”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不断“加油”努力,从而创造了几千年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人都熟悉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许多寒窗苦读的劝学名言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以及范仲淹为了求学“划粥割齑”,愚公移山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等等。正是这些生动的“加油”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遇到困难“加油干!”遇到艰难险阻“加油干!”取得了成就还要“加油干”的精神和优良作风。
诠释“添灯油劝学”历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高尚品质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面对任何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发奋图强、战天斗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把1949年前的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充满着全体共产党人的“加油”精神和作风,“有条件要上,没有也要上”“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等等都是生动的体现。
诠释“添灯油劝学”历史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张锳那一代有识之士看到山河破碎,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发出“问几辈能挽河山”的慨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靠的就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干出来的。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总书记又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同志仍然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油”干!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6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