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贵州
发稿人: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06-08 08:53:27  文章字号:   
茶源晴隆卢氏缘
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作者:唐贤伦

贵州晴隆县,晴山唤风月,隆穹任霞烟。

晴隆县碧痕镇云头山,碧痕饱天际,苍树渺云头。

一颗茶籽化石在云头山守候了千百万年,终于等到它的有缘人——卢其明。

贵州晴隆县,晴山唤风月,隆穹任霞烟。

晴隆县碧痕镇云头山,碧痕饱天际,苍树渺云头。

一颗茶籽化石在云头山守候了千百万年,终于等到它的有缘人——卢其明。

卢其明老人炒茶
卢其明,1939年出生,广西横县南乡人,1956年考入贵州遵义农校,学习茶叶专业。1958年遵义农校毕业,被分配到晴隆县农业局工作。经一番调研,卢其明隐约发现晴隆是一块茶宝地,野生茶树广泛分布,树龄古老,分布范围广。明朝初年,晴隆就将当地一种叫“巴露茶”的原始野生茶树引种在普纳山,开创拓荒种茶。茶源远流长,民间爱茶嗜茶,走亲访友、待人接物、休闲娱乐、谈婚论嫁、丧葬祭祀等活动中一直延续着多样的茶礼茶俗,无茶不成礼,有茶方为俗。
晴隆一南一北,两条茶马古道横穿县境,春去秋来炊烟袅袅,峰回路转马蹄声声,点缀着星星点点、短短长长的茶闻茶趣。明朝武进士邓子龙,慷慨任事,能诗工书,万历年间任安南卫总兵驻扎晴隆,感叹晴隆茶艺茶俗,在城南鸦关、滇黔古驿道木鱼坡旁建造“莫忙亭”茶楼。邓子龙亲自撰写茶楼楹联,上联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下联是,“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本地雅士、羁旅行人常会聚“莫忙亭”品饮歇息,吟咏玩味,历久不衰,遗憾“莫忙亭”在清末毁于兵灾。雄奇险峻的鸦关,现为“二十四道拐”,盘旋于晴隆山和磨盘山之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卢其明在晴隆县云头山茶籽化石雕塑前介绍茶籽化石发现和鉴定过程
 
晴隆缤纷多彩的茶闻茶趣,丰富多样的茶礼茶俗,古茶树可能隐藏的历史秘密,茶产业亟待发展的时代使命,强烈吸引着卢其明。他初来乍到,就深深爱上这片土地,深深爱上晴隆茶。深深爱上,就是一辈子,一往无前,一往情深。卢其明翻山越岭探寻,走村串寨探访,拜师访友求教,协调组织办茶场建茶厂,设计制作制茶设备,携手同事选种育种,带领乡亲精耕细作;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春花秋实,硕果累累。1986年,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出版《生命在异乡闪光》,选编扎根贵州、奉献贵州的90位外省籍干部人物通讯。卢其明先进事迹入选,从芳年华月到雪鬓霜鬟,心心念念是茶事,默默无闻创奇迹。
最大的奇迹,是发现四球茶茶籽化石。
1980年7月13日,卢其明在碧痕镇云头山调查野生茶树资源,在茂密的古茶树林发现一块三枚似茶籽的化石,后经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初步鉴定,又送贵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化所、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经南京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权威专家郭双兴鉴定,结论是:“化石标本的外形、大小、是一种脐,其周边稍突起中,种脐旁侧有凹形,茶籽顶端扁平或微突。这些特征与现代四球茶的种子特征最相似,化石可归属于四球茶。”茶籽化石的形成时代是“晚第三纪至第四纪”。

位于晴隆县云头山的四球茶籽化石雕塑
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上限是距今4500万年,下限是距今164万年。茶籽化石是世界唯一,距今千百万年,足以终结因发现千年树龄古茶树就称为茶源地的论争。数千年相对千百万年,实在是太短太短,短到可以忽略不计。 卢其明有幸拾得茶籽化石,是宇宙级的发现,是茶历史上的巨星。
卢氏家族,还有一位茶历史上的巨星,就是唐代诗人、“茶仙”卢仝。
卢仝,号玉川子,生卒年不详。从交游看,出生时间稍晚于“茶圣”陆羽,年龄与贾岛相仿。卢仝无意科考,无心仕宦,是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其在追求险怪峭绝的创作中释放孤傲狂放的主观心性,诗文峭挺严放,脱略拘维,独步群品之外。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说:“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
卢仝一生生活寒苦,爱茶成癖。以茶代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以茶引客,“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以茶养生,“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以茶遣怀,“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成为中国茶诗之最,成就卢仝“茶仙”之名。
812年春,卢仝挚友孟简时任常州刺史,派人给卢仝送来阳羡新茶。卢仝有感于孟简深情,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以酬。“走笔”,意为“快速书写”。从写送茶、采茶、制茶、品茶再转向为苍生请命,全诗共262字,一气呵成。最精彩最经典的,也因此成就诗作千古名篇、成就诗人千古名人的,是关于七碗茶的神来之笔: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为《七碗茶诗》《七碗茶歌》,也称为《茶歌》。卢仝对茶学的贡献是将饮茶从第一碗的生津润喉推向第七碗的羽化成仙,从生理上的“解渴”推向心理上的“解闷”,从物质上的品饮需求推向精神上的超脱追求。卢仝,后世誉为“茶仙”,称“卢仝七碗”“卢七碗”。在中国咏茶诗词曲赋中,卢仝之名及茶诗《七碗茶诗》被引用、化用最多。卢仝之后,“七碗”成为茶的代名词,“两腋清风”成为文人雅士品茶吟咏的基调,中国茶诗进入“两腋清风”时代。
卢仝生于河南济源,葬于河南济源。祖籍幽州范阳,祖父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祖上世居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场。据卢其明家谱记述,广西横县南乡卢氏,是从幽州范阳迁徙而来。如此,卢仝和卢其明实为北方望族范阳卢氏后裔,范阳望族,涿州家声。
卢仝的茶贡献在文学,是茶感知的体验升华;卢其明的茶贡献在科学,是茶认知的时间追溯。中国茶史一氏两巨星,仅此一例。
如今,卢其明已过耄耋之年,平时栽花养草,看书阅报,练字写稿,主题还是茶。卢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步履轻快,时常上茶山巡茶园进茶场,闲聊茶故事,讲解茶工艺,示范茶制作。客人来访随行,卢老兴致盎然,现场亲自炒茶相赠。客人视为纪念珍品,请以卢老之名“卢其明”命名;或试问可否将“明”写成“茗”,用“卢其茗”纪念卢仝、卢其明对茶的贡献。卢老欣然应允,晴隆有渊源,卢氏有福缘。
晴隆茶,卢其明或卢其茗,有渊源也有福缘,古往岁月千千万、今来诗画万万千,一啜芳味来、七碗清风生,仙侠缥缈、芳菲氤氲。
卢其明,1939年出生,广西横县南乡人,1956年考入贵州遵义农校,学习茶叶专业。1958年遵义农校毕业,被分配到晴隆县农业局工作。经一番调研,卢其明隐约发现晴隆是一块茶宝地,野生茶树广泛分布,树龄古老,分布范围广。明朝初年,晴隆就将当地一种叫“巴露茶”的原始野生茶树引种在普纳山,开创拓荒种茶。茶源远流长,民间爱茶嗜茶,走亲访友、待人接物、休闲娱乐、谈婚论嫁、丧葬祭祀等活动中一直延续着多样的茶礼茶俗,无茶不成礼,有茶方为俗。
晴隆一南一北,两条茶马古道横穿县境,春去秋来炊烟袅袅,峰回路转马蹄声声,点缀着星星点点、短短长长的茶闻茶趣。明朝武进士邓子龙,慷慨任事,能诗工书,万历年间任安南卫总兵驻扎晴隆,感叹晴隆茶艺茶俗,在城南鸦关、滇黔古驿道木鱼坡旁建造“莫忙亭”茶楼。邓子龙亲自撰写茶楼楹联,上联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下联是,“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本地雅士、羁旅行人常会聚“莫忙亭”品饮歇息,吟咏玩味,历久不衰,遗憾“莫忙亭”在清末毁于兵灾。雄奇险峻的鸦关,现为“二十四道拐”,盘旋于晴隆山和磨盘山之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晴隆缤纷多彩的茶闻茶趣,丰富多样的茶礼茶俗,古茶树可能隐藏的历史秘密,茶产业亟待发展的时代使命,强烈吸引着卢其明。他初来乍到,就深深爱上这片土地,深深爱上晴隆茶。深深爱上,就是一辈子,一往无前,一往情深。卢其明翻山越岭探寻,走村串寨探访,拜师访友求教,协调组织办茶场建茶厂,设计制作制茶设备,携手同事选种育种,带领乡亲精耕细作;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春花秋实,硕果累累。1986年,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出版《生命在异乡闪光》,选编扎根贵州、奉献贵州的90位外省籍干部人物通讯。卢其明先进事迹入选,从芳年华月到雪鬓霜鬟,心心念念是茶事,默默无闻创奇迹。
最大的奇迹,是发现四球茶茶籽化石。
1980年7月13日,卢其明在碧痕镇云头山调查野生茶树资源,在茂密的古茶树林发现一块三枚似茶籽的化石,后经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初步鉴定,又送贵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化所、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经南京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权威专家郭双兴鉴定,结论是:“化石标本的外形、大小、是一种脐,其周边稍突起中,种脐旁侧有凹形,茶籽顶端扁平或微突。这些特征与现代四球茶的种子特征最相似,化石可归属于四球茶。”茶籽化石的形成时代是“晚第三纪至第四纪”。

 

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上限是距今4500万年,下限是距今164万年。茶籽化石是世界唯一,距今千百万年,足以终结因发现千年树龄古茶树就称为茶源地的论争。数千年相对千百万年,实在是太短太短,短到可以忽略不计。 卢其明有幸拾得茶籽化石,是宇宙级的发现,是茶历史上的巨星。
卢氏家族,还有一位茶历史上的巨星,就是唐代诗人、“茶仙”卢仝。
卢仝,号玉川子,生卒年不详。从交游看,出生时间稍晚于“茶圣”陆羽,年龄与贾岛相仿。卢仝无意科考,无心仕宦,是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其在追求险怪峭绝的创作中释放孤傲狂放的主观心性,诗文峭挺严放,脱略拘维,独步群品之外。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说:“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
卢仝一生生活寒苦,爱茶成癖。以茶代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以茶引客,“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以茶养生,“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以茶遣怀,“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成为中国茶诗之最,成就卢仝“茶仙”之名。
812年春,卢仝挚友孟简时任常州刺史,派人给卢仝送来阳羡新茶。卢仝有感于孟简深情,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以酬。“走笔”,意为“快速书写”。从写送茶、采茶、制茶、品茶再转向为苍生请命,全诗共262字,一气呵成。最精彩最经典的,也因此成就诗作千古名篇、成就诗人千古名人的,是关于七碗茶的神来之笔: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为《七碗茶诗》《七碗茶歌》,也称为《茶歌》。卢仝对茶学的贡献是将饮茶从第一碗的生津润喉推向第七碗的羽化成仙,从生理上的“解渴”推向心理上的“解闷”,从物质上的品饮需求推向精神上的超脱追求。卢仝,后世誉为“茶仙”,称“卢仝七碗”“卢七碗”。在中国咏茶诗词曲赋中,卢仝之名及茶诗《七碗茶诗》被引用、化用最多。卢仝之后,“七碗”成为茶的代名词,“两腋清风”成为文人雅士品茶吟咏的基调,中国茶诗进入“两腋清风”时代。
卢仝生于河南济源,葬于河南济源。祖籍幽州范阳,祖父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祖上世居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场。据卢其明家谱记述,广西横县南乡卢氏,是从幽州范阳迁徙而来。如此,卢仝和卢其明实为北方望族范阳卢氏后裔,范阳望族,涿州家声。
卢仝的茶贡献在文学,是茶感知的体验升华;卢其明的茶贡献在科学,是茶认知的时间追溯。中国茶史一氏两巨星,仅此一例。
如今,卢其明已过耄耋之年,平时栽花养草,看书阅报,练字写稿,主题还是茶。卢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步履轻快,时常上茶山巡茶园进茶场,闲聊茶故事,讲解茶工艺,示范茶制作。客人来访随行,卢老兴致盎然,现场亲自炒茶相赠。客人视为纪念珍品,请以卢老之名“卢其明”命名;或试问可否将“明”写成“茗”,用“卢其茗”纪念卢仝、卢其明对茶的贡献。卢老欣然应允,晴隆有渊源,卢氏有福缘。
晴隆茶,卢其明或卢其茗,有渊源也有福缘,古往岁月千千万、今来诗画万万千,一啜芳味来、七碗清风生,仙侠缥缈、芳菲氤氲。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