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工作动态

致省政协委员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12-13 16:02:42 来源:提案处 原文作者:提案处

关于征集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

 

致全体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的一封信

 

  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政协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重要方式,是协助党政部门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广大省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通过提案提出了大量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含金量高的意见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谨向你们致以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省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各参加单位提案履职优势、建言资政作用,更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就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撰写及提交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前30天至全会闭幕当天提交提案均为大会提案,之后收到的提案作为平时提案处理。提案不在多而在精,注重质量不比数量,倡导有提案意愿的委员提交1-2件高质量提案。鼓励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委会发挥集体优势,加强相互协作,提出更多集体提案和联合提案。

  二、基本要求

  (一)精心选题。提案选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共贵州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全力建设“四区一高地”,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既要从宏观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要兼顾现实许可条件,找准角度,选准切口,力求提之能办、办之能成。

  (二)一事一案。坚持不调研不提案原则,内容要一事一案,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切忌内容空泛、笼统概述。正文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确需详细说明的,可将材料作为提案附件提交。提案的案由(题目)统一为“关于……的提案”。

  (三)规范撰写。提案案由应简短明了,正文内容应包含“背景或问题”“原因分析”“意见建议”等部分。层次分明,语言精炼,表述严谨。意见建议一般控制在3条左右,承办单位控制在5家,清单式撰写。

  三、精准提交

  (一)所有提案实现在线提交,不接收电子邮件或纸质稿。集体提案在线提交的同时,请另提供由提案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的纸质提案。

  (二)提案提交途径有以下两种,建议优先使用电脑端提交:一是通过省政协官方网站右上角的“贵州省政协委员履职与提案管理平台”模块登录提案系统进行提交。具体操作使用方法,请在省政协官方网站“提案工作”栏目下的“工作动态”中下载“贵州省政协提案工作大数据平台委员使用手册”,根据手册提示进行操作。开通电子政务外网的党派团体单位,请优先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登录平台提交。二是在大会期间,可将提案电子文本提交委员住地各酒店的提案组值班室或省政协办公大楼21楼2122大会提案组办公室。

  四、用好提案参考选题

  为做好提案征集服务,我们向有关部门、市州和社会公开征集了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提案线索,并整理编印成为提案参考选题供你们参考,也可结合提案准备情况自行拟定案由(题目)。

  衷心感谢你们对省政协提案工作的大力支持。

  祝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附件: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参考选题

                          

                   

  

 

    贵州省政协办公厅

  2024年12月12日

  

 

 

  联系人:李  储,联系电话:0851—86827089

  

 

 

  附件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参考选题

  经济建设方面

  1.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

  2.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

  3.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

  4.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产业化;

  5.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6.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8.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9.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营利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10.建立预防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11.加大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12.开展中小企业培优扶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13.申报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4.完善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体制机制;

  15.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6.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7.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8.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9.提高贵州北上长江、南下珠江水运通航能力;

  20.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21.加大国际班列集装箱补贴力度;

  22.提高农村“撂荒”土地利用效率;

  23.加快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

  24.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25.提高贵州科技成果承接能力和转化水平;

  26.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27.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28.降低省内货物运输物流综合成本;

  29.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提高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30.提高全省科研资源共享整合、统筹利用水平;

  31.打造全国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

  32.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33.加大农村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标准化改造提升;

  34.加快发展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

  35.提高对外开放港口、口岸通关协作水平;

  36.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37.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产业;

  38.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39.大力发展中外合作产业园、省际合作产业园;

  40.建设区域性科研成果和技术合同交易市场;

 

  政治建设方面

  41.健全统一战线知情明政、协商反馈、议政建言以及内部监督机制;

  42.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履职机制,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政协协商品牌;

  43.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44.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45.完善民族工作政策法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

  46.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和直接听取民意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47.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监督机制;

  48.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选育管用机制;

  49.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

  50.健全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机制;

  51.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52.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作机制;

  53.加强民营企业家的理想信念教育;

  54.加快推进执法司法“4+1”监督体系建设;

  55.健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犯罪预防和治理机制; 

  56.持续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

  57.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

  58.健全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

  59.完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机制;

  60.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健全覆盖乡村的政务服务网;

  61.构建协同高效的警务体制,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62.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完善单轨制办案、智能辅助办案和智慧监督系统建设机制;

 

  文化建设方面

  6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出海”;

  6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设;

  65.助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创新;

  66.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67.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68.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文化领域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 

  69.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0.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7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72.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73.培育和扶持我省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7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75.挖掘我省历史文化,提高贵州旅游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76.挖掘山地人文,助力贵州民宿产业发展;

  77.发挥我省特色文化优势,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

  78.加强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79.加强阳明文化的转化运用与推广;

  80.加强文旅融合,以非遗赋能旅游,以旅游活化非遗;

  81.支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

  82.加强文化场馆效能提升;

  83.加强我省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保护与开发;

  84.加强我省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

  85.加强我省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弘扬;

  86.进一步加强我省红色文化资源高效利用;

  87.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贵州民族文化的影

  响力;

  88.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省级媒体平台,增强贵州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社会建设方面

  89.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机制;

  90.优化新时代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91.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92.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93.规范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健康服务;

  94.加快实施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95.完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96.加强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

  97.提高省市职业院校专业化办学水平;

  98.加强基层学校校医配备及管理;

  99.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助力高层次人才培养;

  100.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01.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关怀机制;

  102.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103.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04.有效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健康可持续发展;

  105.加快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

  106.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优质医疗服务体系;

  107.加快新增医疗服务项目落地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108.进一步加强外卖行业卫生监管;

  109.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110.加大基础中医馆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

  111.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112.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113.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14.加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促进全省体育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115.加大对适宜山地农业特点的机械研发支持力度;

  116.加强城市道路人行道残疾人助行设施规范设置;

  117.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治理体系;

  118.构建关爱“空巢老人”的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119.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120.实施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

  121.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落实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

  122.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察、监管联动机制,推进大数据赋能生态环保;

  123.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

  124.健全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规范化管理机制;

  125.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126.构建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127.深化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严格执行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

  128.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129.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30.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31.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132.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

  133.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

  134.完善推进城乡生态环保设施补短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河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攻坚突破机制;

  135.推动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136.积极促进生态收益价值化补偿,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37.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138.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进碳汇交易;

  139.探索“以竹代塑”应用推广机制;

  140.全面推进生态资源产业化利用,完善促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开发经营制;

  141.完善分类推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机制;

  142.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实施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 主办:贵州省政协办公厅 黔ICP备17008417号-1

承办:贵州省政协办公厅信息网络中心 技术支持: 泰得科技

Copyright @ 2018-2022 GZS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