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约谈会”:揭开履行职能新篇章
□言前 本报记者 李姗珊
2008年暮春时节,中共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部署。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达到汇聚民意、集中民智,使全市各族各界人士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的目的,贵阳市政协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为主线,举办主席约谈会。约谈会将紧扣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精神,以联系实际、关注民生为重点,分若干专题,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月至7月,贵阳市政协连续举办了话题为“的哥的姐看交通,普通百姓谈用水”、“市民话师德师风”、“就业促进和谐,创业促进发展”、“市民话医德医风”、“市民谈菜篮子”五次主席约谈会(每月一次),以此反映普通民众的现实问题,传递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
之后,“主席约谈会”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市长袁周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数意见和建议被党政决策采纳,约谈成果转化为有关职能部门保障、改善、发展民生的具体工作措施和行动,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省、市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由此揭开了履行职能的新篇章——
“约谈”现场拾絮
“没有名额限制,没有条件限制,真没想到能够面对面地向主席、副主席反映问题,这就是民主,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示范作用。下次活动,我还要报名参加……”在3月25日贵阳市政协举办的2008年首场主席与各族各界人士约谈会上,市民赵文福谈起参会感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由提案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的“的哥的姐看交通,普通市民谈用水”的第一期主席约谈会在市政协行政办公大楼成功举行,来自全市社会各界的53位市民代表就约谈主题,与部分副主席、政协常委及市交通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向市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71条。
长期以来,师德师风建设是市民最为关注、热议的话题,也是教育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4月25 日,贵阳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成功举办了“市民话师德师风”约谈会,市民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4条。
5月29日,由贵阳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就业促进和谐,创业促进发展”约谈会在金阳举行,来自全市各地的大中专学生、复退军人、下岗职工、个体户、教师、民企人员等市民代表围绕“劳有所得”计划,与贵阳市政协领导、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向市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8条。
医德医风的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广大市民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贵阳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紧扣民生热点、敏感问题,确立了以“市民话医德医风”为约谈主题,于6月25日在金阳成功举办了第四次主席约谈会,市民代表围绕约谈主题向市卫生局等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7条。
“菜篮子”问题既事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因而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至此,贵阳市政协“主席约谈会”也将热议“菜篮子”作为倾听民声、关注民情,为发展民生献计出力的切入点。于7月29日,由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市政协办公厅具体承办的第五次主席与市民代表约谈会,有来自包括边远山区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农贸市场经销人员、学生等在内的50名市民代表参加了约谈会,14名市民在现场积极发言,19位市民递交了书面发言,共向市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95条。
“约谈”方式新颖
——选好约谈话题。作为贵阳市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新举措,举办历时近一年的约谈活动,谈什么?怎么谈?这非常关键。如果选题过偏,参会市民无从谈起;如果选题不好,约谈者偏离主题,将直接影响到“主席约谈会”的效果。经过慎密思考和征求多方意见,贵阳市政协围绕“六大民生行动计划”,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为主题,选定了部分群众行路难、用水难、读书难、看病难、就业创业、“菜篮子”工程等事关老百姓现实生活中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约谈的主要话题,使所选话题既围绕中心,也贴近民心,为“主席约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搞好会前调研。为确保约谈质量,各约谈活动组织工作小组在会前都分别组织委员对约谈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负责“的哥的姐看交通,普通市民谈用水”约谈活动的三个专委会,组织委员深入到街道、社区调查了解我市城市中心区交通、供水情况;承担“市民话师德师风”、“市民话医德医风”两次约谈会组织工作的相关专委会组织委员赴部分学校、医院进行调查研究;负责“市民谈菜篮子”约谈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市政协办公厅组织部分委员和自愿报名的市民深入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农贸市场,就“菜篮子”工程的产、供、销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开好约谈会做到心中有数,并制作与约谈内容相关的调研宣传短片在约谈会开始之时播放,为提高约谈会质量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做好公告报名。一是提前通过省、市新闻媒体发布约谈会活动及约谈话题公告,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二是以个人自愿报名与团体推荐等形式,做好参会市民代表的报名工作,确定参会对象;三是加强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听取市民代表发言,并就有关问题作咨询答复;四是作好约谈会现场的会场布置、影像、证照发放等有关后勤保障,以约谈宣传确保约谈会如期顺利举行。
因此,每次约谈会一结束,立即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的归纳、梳理(五次约谈共梳理意见、建议235条),及时以《社情民意》、约谈活动专报等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供其决策参考。同时,主席、分管副主席,秘书长还及时约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向他们通报市民的合理诉求、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相关专委会也多次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通报市民意见、建议,跟踪督办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并组织委员进行专题视察,使约谈成果在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为扩大约谈影响,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密切加强同省、市有关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与协调,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共同策划报道方案。在每次约谈会之前,在主席和分管副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各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了约谈宣传工作协调会,听取新闻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与新闻单位共同策划宣传报道方案;二是约请有关新闻媒体在约谈之前制作宣传短片等有关资料;三是邀请有关新闻媒体参与约谈全过程,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景与动感;四是由分管副主席亲自参与,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把关,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扩大“主席约谈会”的社会关注及舆论影响。
每次约谈会,各工作小组在明确工作人员职责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各专委会与办公厅,专委会、各处室之间的团结协作;都能按照约谈方案,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了市政协机关上下全力抓好约谈组织工作的整体合力。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与市有关职能部门及新闻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借助“外力”推动约谈活动的顺利开展。
“约谈”社会影响广泛
“主席约谈会”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有4次约谈会报出的资料得到李军书记、袁周市长及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如:3月27日,在看到有关新闻媒体对第一期约谈会的报道后,李军书记在《贵阳日报》稿件上写到“这个活动搞得好,市政协围绕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工作开展的主席约谈活动,贴近百姓,关注民生,抓住了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是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言献策的工作创新……”;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在“就业促进和谐,创业促进发展”约谈活动总结材料上也作出了“约谈会是政协工作的创新,很有意义,对政府在促进就业、培训、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请社保局研究解决并回复市政协……”的重要批示。
“主席约谈会”解决了一些事关民生的现实问题,在“的哥的姐看交通,普通市民谈用水”约谈会结束当日,贵阳市供水总公司负责人便带队赴栖霞小区对市民反映的群众用水难问题进行调研,经过施工队连续3昼夜的工作,该片区400余户居民自此告别了“用水难”; 4月3日,市公交总公司决定将K47路、K48路和K237路公交车始发站调整至碧海商业广场,金阳新区碧海花园居民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市有关职能部门对市民反映的其他问题也在积极的研究解决之中,赢得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主席约谈会”引起了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的哥的看交通,普通市民谈用水”约谈会刚结束,贵州日报、贵州政协报、贵州商报、贵阳电视台、贵阳交通广播电台、贵阳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专集专版,以《汇民智、传民意、履职能——贵阳市政协领导与市民约谈》、《反映民众心声,建言生态建设》等文字及图(音)像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这之后举办的其他四次约谈活动也相继得到省级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作了大篇幅的宣传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主席约谈会”受到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好评,每次约谈会所归纳、梳理的市民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建议送市有关职能部门后,立即得到高度重视,对市民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办理,并作了书面答复。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认为,贵阳市政协举办的主席约谈活动,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创新性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助于广集民意、广纳民智,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同时,也搭建起政府职能部门与广大市民接触、交流的又一平台,有利于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贵阳市政协“主席约谈会”的话题还在继续进行,诚然,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这条主线上,倾听民声、关注民情、发展民生,是政协工作的长久约谈话题,必将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