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54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社区“小协商”写活基层治理“大文章”

  

——观山湖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工作纪实

  

□汪元甫


  通过调研、视察、协商、监督等方式,提出推进“厕所革命”“破解买菜贵”等100余条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采纳落实,有效促进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养老、托幼等民生领域问题化解,推动建成惠民生鲜超市19家、加油站22个、中小学校67所、公厕58座,完成背街小巷改造50条……

  这是观山湖区政协探索发挥基层政协助推基层治理作用,纵深推进“社区协商”的生动实践。5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张庆黎在观山湖区调研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展情况“回头看”时,对区政协推进“社区协商”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观山湖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基层协商民主“六进”为抓手,纵深推进“社区协商”,让社区“小协商”切实解决基层治理“大问题”,架起了党政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发挥了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六进”推动 协商阵地遍地开花

  区政协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将平台建设作为推动社区协商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支撑,深入研究探索“请群众走进政协”“让政协深入群众”的方法途径,以基层协商民主“六进”为抓手,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与党政中心工作、社会治理、民生关切深度融合,拓宽公民有序参与协商的平台。

  进社区,把政协委员组织起来,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扩大居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如:在金阳街道金元社区,通过政协委员宣讲团宣讲传播,广泛凝聚共识;通过“智慧政协”二维码、心愿墙,收集社情民意,组织政协委员协商议事、办理好事实事,积极回应民众诉求,推动居民期盼已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顺利开通;“数治小区”智慧管理平台落地建设,构建了以GIS地图、网格为基础的“人—房—物”关联系统;搁置多年的外围商业区停车场重新翻修,原本破旧的道路焕然一新;养老服务站顺利开业……截至目前,已办理事项32个。

  进学校,助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在中小学设立委员工作室,利用委员专业特长、整合辖区资源,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家风养成、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如:北京外国语实验小学付晓娟委员工作室“呵护心灵筑梦成长中心”,设有来访接待室、团体辅导室、个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区、音乐放松调节区、压力情绪发泄区、心理测评区等。近一年来,通过“父母课堂”培训家长1000余人,为辖区中小学开展个体咨询50次,跟踪个案13个。

  进商圈,为改善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区政协针对辖区中心楼宇多、社会组织多、商家多、社会资源也多的特点,在商圈设立了委员工作站,组织引导政协委员积极投身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协商民主和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如:西南商贸城委员工作站,落实坐诊、出诊、会诊“三诊”工作法。通过“委员接待日”,接待群众500余人次,受理处置大小事80余件。每月组织委员走访企业、群众,帮助委员企业、困难家庭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19名政协委员协调各类资源在商圈开展了“小微企业如何合理规避用工风险”法律讲堂、“培育创富思维应对后疫情时代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等培训活动,开展商圈视察5次、营商环境改善调研3次。

  进领域,全省第一家在司法矫正中心设置“委员驿站”,助矫正对象早日回归社会。在观山社区矫正中心设立“委员驿站”,针对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社会接纳、心理重建、能力提升三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救助等活动,为矫正对象更好地回归社会“架桥”。目前,通过委员驿站搭台和帮助,为100余名矫正对象解决了就业问题,190余名矫正对象顺利解除缓刑,200余名矫正对象成功回归社会。

  进行业,在人口密集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设置委员驿站,推动基层协商与行业管理相融合,促进社区和谐。如:在世纪城颐和物业管理公司设置委员驿站,以委员驿站为依托,组织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促进了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如今,这个拥有45000余户18万余人的超大社区,连续两年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8.3%。

  进农村,将更多资源和力量汇聚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区3个镇通过基层协商方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把脉问诊,通过组织委员深入村组履职,促进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乡村振兴主战场汇聚。

  据了解,截止目前,区政协已经搭建政协联络组、委员驿站、社情民意室、委员工作室等履职阵地19种。

  

“五事”规程 机制保障更加有力

  健全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规程》,明确点事、议事、领事、监事、亮事“五事”协商程序。对协商议题、协商程序、协商原则、协商主体等进行规范。如:在金元社区设立“社情民意室”,通过“居民说事”问民需、“委员理事”顺民意、“协商议事”汇民智、“监督办事”解民忧、“定期亮事”得民心,有效地把政协委员组织起来,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下去,为“三感社区”建设、矛盾纠纷化解、民生问题解决等汇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区政协还创造性建立专家库、智囊团,将社会贤达、律师、法官、仲裁、调解等人员纳入参与主体,利用网络平台、二维码、公众号收集议题,探索线上协商、上门协商、上提协商、下派协商、联合协商等协商形式,滚动公示、网上评议、当面反馈、集中公开等做法,深受群众好评,做到了以机制保障群众有序参与,以公信力、公开度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

  

多督结合 促协商成果提质增效

  区政协坚持把每次“协商”见诸成果,对一次性可以办结的协商成果,通过认领交办及时予以处理;对具有长期性的协商成果,组织制定办理方案,明确相关各方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协商式监督模式,对党委、政府采纳的协商成果,将重要问题解决、重点事项办理纳入督办督查部门专门督办。此外,区政协还经常性开展“过程跟”“回头看”“成效评”监督性视察,以委员的主动性激发群众的互动性,促进协商的人民性、多维性,在将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协商成果提质增效。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问题,区政协通过组织委员专题协商,深入20多个小区走访、调研、协商,有效解决了达成共识难、审批周期长、资金筹集难、后续管护难等瓶颈问题,在全市第一家实现“无痛感”加装电梯。

  去年3月,委员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南校区由于“铁塔”的存在,导致学校食堂、宿舍无法修建,学生只能走读,师生午餐也只能由送餐公司统一加工、打包配送,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了解到该情况后,区政协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的作用,通过协商式监督,全程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委员跟进各个环节,并积极筹措资金,最终促成“铁塔”搬迁,顺利完成学生食堂、宿舍的修建,及时解决了1000余名师生的食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