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法治思想 共筑平安贵州
——全省政协系统助力法治贵州建设记事
□本报记者 田锦凡
“这两年我做了50多次宣讲,努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日前,全国政协在贵州调研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展情况“回头看”座谈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如是汇报他的履职实践。
时值民法典颁布两周年,身为法律专业人士,朱山感言他成为贵州宣讲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最早、最多的人之一,彰显了新时代委员的主体责任。
伴随着委员努力将履职答卷写在黔中大地,法治贵州建设亦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进一步强化。今日贵州,政通人和、同心同德,呈现出团结一致向前进、心齐劲足向未来的良好局面。
而致力打造全国最平安、法治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贵州马不停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维护司法公正;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等。
党委明部署,政协见行动。近年来,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的进程中,全省政协系统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优势善议政、尽心履职有担当,为建成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平安贵州持续做着贡献。
发挥专长优势 深化普法宣教
“那是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2020年5月底,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彼时全国两会,朱山见证了对民法典的讨论及审议,还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民法典导读。
法之恩泽,普惠大众。身为贵州省新联会会长、省律师协会监事会主席,朱山从京返黔当天,便怀揣“热气腾腾”的民法典,投身到紧锣密鼓的火热宣讲中。
“民法典历经几代人努力应运而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朱山深谙其重要性,直言对律师来说,释法、普法、用法既是职责、亦为“饭碗”。而此重要事,更贯穿他这两年的履职全过程。
期间,朱山除了一马当先自己宣讲,还带领全省新阶层人士、律师同行举办“网络公益直播大讲堂”,参与百名法学法律专家开展“民法典万人大培训”活动,从机关讲到基层、从企业讲到乡村、从社会讲到军营、从贵州讲到全国,累计宣讲2000余场次,覆盖人数逾1200万人。
扬专长勤履职,践责任促普法。“法律是律师唯一的工具,主动做好普法宣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两年来,省政协委员、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贵阳)事务所律师白敏也忙着为宣讲民法典奔走。
在省政协机关“每月一研”专题讲座上,她以“民法典与老百姓生活”为题讲故事、解疑惑;走进省工商联“法律大讲堂”,她的讲授吸引约35万人在线观看直播、在筑100余位企业家现场聆听;深入省政协定点帮扶的榕江县定威乡、车民街道,她开展“万人大培训”线下定向指导,州、县司法局负责人及当地80余名“法律明白人”参训……
白敏领衔的省律师协会,如今汇聚执业律师12600余人,已通过线上线下宣讲民法典2400余场次,吸引受众1900余万人。其中,有189名律师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他们用专业践行职责、以责任参政议政,在本职与履职之间找准契合点,实现了新作为。
去年,全省各级律师委员共提出提案155件,参与协商座谈68次、调研95次,对群众矛盾较突出、民间纠纷集中的村(居、社区)开展专项走访调查400多次,帮助化解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
强化履职议政 推动立法协商
“看到提案切实发挥作用,我们备受鼓舞!”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民建省委提交了团体提案《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建议》。作为执笔人,省政协委员、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省委常委滕树红对提案办理结果颇感欣慰。
该提案获审查立案后,交由省检察院主办、省法院等6家单位会办,经多轮调研所提的“大力发展家庭教育事业,提升家长法治意识”等5点建议均被采纳。随着提案办理落实,全省预防未成年犯罪“防护网”进一步织密,为《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于去年12月颁布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案集民意,议政收实效。强化提案办理协商,仅是省政协综合运用多种履职形式推动立法协商的一个缩影。
力促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邀请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与政协委员协商座谈的专题协商会,在省政协已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运行。2020年10月19日、20日,省政协接连召开两场专题协商会,共有14位委员围绕“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项行动”“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判监督工作发展”进行发言,现场向检察长、院长提出意见建议;去年9月26日,省政协先后围绕“高质量打造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升级版’,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举办两场协商座谈,又有18位委员作了发言、提了建议。
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对此高度重视,两年4场法检“两长”座谈均出席并讲话,点赞专题协商是“重要举措”“集中体现”,要求全省政协积极组织广大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坚持“两手抓”,发挥“两作用”。省政协既激发委员主体作用,又力挺专委会在助推法治贵州建设中彰显基础性作用。2020年,省政协社法委参加依法治省会议7次,参与立法协商4次;去年,该委就多个地方性法规(修正案)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并参加了相关论证会……
立法协商在路上。根据省政协履行三大职能年度计划,今年法检“两长”座谈议题分别为“司法服务保障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将由社法委负责推进。
践行责任担当 助力依法治省
“这是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具体体现。”
去年7月,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颁布实施。作为立法推动者之一,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此前牵头开展了系列调研、论证工作,近期又忙于组织对《条例》进行执法检查,可谓不遗余力。
践行法治为民,推进依法治省。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身体力行,更借助全国两会高端平台履职担责、出谋献策。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的提案》,建议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党政机关重要事务的事前论证、事中跟进、事后评估,适当招录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公职人员等;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林浩在《关于建立防范数据滥用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提案》中,建议建立数据治理基础标准体系、数据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心怀大局,言为民生。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不少省政协委员亦聚焦依法治省命题,纷纷为此“对症下药”——
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刘鸿丽建议,加强涉农法规及制度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健全和完善乡村法治体系。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贵州崇实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嫣建议,拓宽破产管理人资格,增加破产管理人数量,促进破产案件及时、高效办理;贵州中创联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刚建议,尽快出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的规定,简化手续妥善解决破产企业职工问题等……
“营商环境软实力需要法治良好的硬措施支撑,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才能保障市场主体稳预期、强信心。”贵州驰远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宏毅说。他在提案中建议筑牢职务犯罪“防火墙”,藉此彰显社会公平,并倡导廉洁、守法、诚信理念。
经济遇冷,春江水暖。记者注意到,省委、省政府近期针对工业企业、市场主体、服务业领域密集出台的多项纾困政策,均就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了相关具体明示,“含金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