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回顾之一
□黄芸
“写给总书记的信收到了,得知村里的白酒、火腿产业日益兴旺,有望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总书记非常高兴。”2018年2月,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转达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拿着这封回信,余留芬委员激动不已,她回想起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所在的贵州省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情景。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时,她大胆地“推销”起村里生产的火腿和白酒。一时间,余留芬委员和她的“人民小酒”迅速走红。
一句祝福,满是牵挂,也饱含希望。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2018年,余留芬开启了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时间。几年来,无论是出于本职工作的考虑,还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担当,她一边继续让“人民小酒”带动村民致富、带动本土小微企业发展,一边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方面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理清原因,把一条条建议带到十三届全国政协5次全体会议上。
脱贫攻坚——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这是党委、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使命,也是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重点。身在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贵州,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尤其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
2018年以来,结合全省政协2018年启动的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以拳拳的担当,找准位置、履职尽责,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中凝聚了强大的政协力量。
黄宗洪委员早在2014年就因参与“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作为农业科研方面的专家,黄宗洪委员从未将自己“高高挂起”,反而总说自己是“拿工资的农民”。反复深入深度贫困的赫章县铁匠乡处卓村、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新龙村、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镇宁自治县简嘎乡等地调研,走入田间地头指导火龙果、百香果等经果产业发展……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黄宗洪委员提出了加快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建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支持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今年,他又提交了《关于推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贵州优异种质资源对我国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地方优良品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履职路上,黄宗洪委员一直在用自己的专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他说:“只要专注这片土地,就不会没收获。”
曾任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的李三旗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把脱贫攻坚作为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两年将“旅游扶贫”确定为2018年第十三届和2019年第十四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题,组织召开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牵头制定旅游扶贫“九项工程”“1+9”实施方案,用实际行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他说:“作为住黔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项光荣的职责要求,我必须认真担负履行这一重大使命,努力为全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蒙启良委员多次到帮扶点指导春耕备耕及农业生产;黄家培委员在视察中建议稳定产业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黄榜泉委员倾情参与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提出“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成效”等建议……
除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决胜仗,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也贡献了非凡的力量。
“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发挥好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6日,省政协党组召开会议,安排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措施,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再次发出号召。
住黔全国政协委员闻令而动,在防控一线、后勤服务、政策解读、知识普及等各项工作中出主意、想办法、尽力量、作贡献。
罗玉平委员带领企业捐赠500万元用于抗疫物资采购,所在的中天金融集团联动成员企业累计捐赠1150.43万元,并通过全球渠道采购N95口罩10万个、医用防护服1万套。
严彬委员组织旗下航空公司架起肺炎疫情防控物资运输“空中走廊”,拨备3000万元资金采购物资“驰援”湖北省各大医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
余留芬委员带领岩博村和岩博酒业筹集160万元捐款,连同价值约50万元的7000个口罩、35吨消毒液、1000箱鸡蛋送往武汉。
何力委员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调研市场供给保障工作;魏定梅委员到贵阳市多家医药企业调研复工复产和疫情应对工作;胡国珍委员到基层卫生机构察看隔离病区病房建设;王能军委员到乡镇值守检测点慰问干部,并送去物资;朱山委员为公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编写《新冠疫情典型案例启示》,助力依法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林浩委员到贵阳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复工复产面对面服务;潘晓慧委员和同事们做好了迎接学生复课的一切准备……
李汉宇委员作为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就物资筹集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接连3天向广大贵商发出倡议,得到了工商界人士的积极响应。
孙诚谊、张光奇、左定超、黄宗洪委员作为省级民主党派负责同志,在部署民主党派助力抗疫工作、指导联系点脱贫攻坚、视察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还带头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撰写了有关公共安全重大应急事件专家委员会决策制度、完善中医药有效参与传染病防控机制、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哨点作用的多篇信息,积极履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职责。
唯其艰难,方显本色,更显担当。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中,住黔全国政协委员用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和履职担当。在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委员们也在用新阶层的专业力量,尽心尽力作贡献。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赋予贵州“四新”重大使命。省委、省政府围绕“四新”要求,提出全力以赴抓“四化”目标任务。
如何把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的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刘晓凯委员带领省政协借力全国政协资源,邀请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组织专家学者为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重大使命,推动“四化”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站在国家层面开展系列政策调研,为贵州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在国家层面进行了强有力推动。
李汉宇、孙诚谊、张光奇、蒙启良、左定超、黄家培等委员结合“四新”“四化”内容,先后围绕“支持贵州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等主题开展调研视察,提出意见建议。
2022年春节前夕,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正式出台,提出了103项重大政策、明确了139个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贵州建设11个重要基地。
一个个重大利好政策的出台,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们有着十分自豪的参与感,自然成为他们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热议的话题。
“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是贵州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贵州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前行,我们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感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孙诚谊委员说。
林浩委员仔细研读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关于“支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设,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政策,专门提交了《关于以数据资产为切入点,促进数据交易的提案》。
朱山委员表示:“要为新国发2号文件的实施,发挥好法律专业人士的作用,为推进有关政策、项目、资金的对接落实落地做好相应服务准备工作,服务好市场主体。”
初心决定使命,历史昭示方向。5年来,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一直在为改革发展尽职尽责、为民生福祉尽心尽力,着眼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贵州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扎实履职、积极建言,以敢担当、善作为的履职态度,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履职瞬间。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任期的最后一年,委员们将继续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放在各项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以高质量的履职服务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